APP下载

论体育的重要性

2019-09-10金玲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佩奇乒乓球运动

金玲

这一周,学校举办年级篮球比赛,儿子晚饭时便常和我说起班级比赛的情况,尽管他并不是体育擅长者。看得出来,体育比赛是一件牵动学校人心的大事。

说到孩子的体育,我是非常惭愧的。我本人几乎与体育绝缘,儿子继承了我的“弱体育”基因,也是个不爱运动的孩子。不知道是天性如此还是后天疏于锻炼,儿子始终显得身形笨拙,与他在学习上的表现相差甚远。小学时,我强制他报名参加的培训恐怕只有游泳和乒乓球了,我希望借助外力改善他体育不好的情况,再不济也能增强体质。儿子终究是没培养起体育特长来,与爬高上梯相比,他更愿意宅在家里做他自己的“研究”。庆幸的是,虽然他的体育能力欠佳,但对体育的兴趣还算不少。

最近读到一篇报道,美国亚裔新闻局相继发布“美国教育,赢在哪里?”的系列文章,引起较大反响。美国家长最在乎的究竟是什么?答案是:体育!美国人相当重视对孩子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不仅从娃娃抓起,而且绝对肯花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当中国孩子背唐诗三百首的时候,美国孩子则在足球、篮球、网球场上疯跑着。

联想到儿子刚入初中时,学校军训正值暑期末,烈日下吃不消,“扑通、扑通”晕倒被抬走的学生一个接一个,这件事情成

了孩子们的谈资。也难怪,看看我们的孩子,学习以外几乎没有多余时间用来运动。要么是缺乏活动体型肥胖,要么是身体单薄弱不禁风,强壮肌肉型的真正是屈指可数。美国儿童医生建议,11—14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至少1小时的運动时间,按照这个要求,我们的孩子基本不达标。

学生时代,孩子的“弱体育”不仅影响体育成绩,还会阻碍孩子的社交,特别是中学以后,爱好运动的孩子通常玩在一起,集体运动项目更容易吸引到爱社交孩子的加入。通过配合协作取得成功,不仅促进友情,还能提高自信。如果出国留学,一个好的体育特长还能为成功求学加分。运动不仅是强健体魄的方式,还是对意志品质的极好训练,包括对耐挫力、调节力等心理素质的培养。此外,通过运动还能提升思维。儿子在初中参加过仅有的一次竞技比赛,是初二的年级团体乒乓球比赛。有乒乓球练习基础的他虽然体能和技巧有限,但通过运用战术也为班级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主动分享他的对抗策略,用他的话说,打每一球都要动脑筋,以战术制敌。

体育这件事,很大程度上会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一般来说,父母爱好运动,孩子从小耳濡目染,通常也是运动达人。也有的,即使父母体育水平有限,但他们主观上重视体育锻炼,也会积极地培养孩子的某项运动技能。不管怎样,有一个充满运动氛围的家庭,对孩子运动习

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共同抚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个家庭,也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科学家发现,女性大脑两个半球之间的神经联系远高于男性,而男性大脑半球内部的神经联系远高于女性——这也解释了女性在感性直觉思维上更有优势,男性在运动技巧上更有潜力。也就是说,在提高运动能力这个艰巨的目标面前,更加寄希望于孩子的爸爸能勇于挑起陪孩子运动的重担。爸爸陪孩子运动还可以罗列出一连串的好处,比如增进父子(女)感情、促进家庭融合、为妈妈减轻负担等等。而且,爸爸的教育思维往往有妈妈难以企及的智慧一面,他们的教育有时更宏观、更艺术,也更容易被孩子喜爱。

要知道,美国凡是有孩子的家庭,周末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家人陪孩子练垒球、游泳、篮球、橄榄球……家长以身示范,甘心陪练。不少美国爸爸,平时工作再忙,一到周末,也会陪孩子做各种各样的户外体育运动。

《小猪佩奇》里的爸爸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他不仅是一位运动达人爸爸,还是一位有教育方法的爸爸。佩奇学滑冰摔倒了,沮丧地说:“我再也不滑冰了。”爸爸并没有说教,告诉佩奇要勇敢,而是用自己的摔倒来告诉佩奇,大人也会摔跤,摔跤并不可怕,重新站起来就好。

所以,我们的爸爸们,要努力哦。

猜你喜欢

佩奇乒乓球运动
我家有一只佩奇
佩奇换零钱
我看见
稻田里的小猪佩奇
不正经运动范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