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让人的灵魂走向高远

2019-09-10田红岩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习惯读书人生

田红岩

摘  要:最新的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说过一句话,惊呆了众人:“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也就是说,只看教材,别说高考语文,就连中考语文都将应付不来。6~12岁是阅读能力长足发展的黄金时期。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如同种子,需要条件才可以发芽生长。这个条件就是海量阅读和动手动脑的游戏方式。

关键词:人生需要光明,阅读改变人生。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这样一组数据:中国每人每年大约读五本书;欧美国家、日本每人每年读40本书;犹太民族每人每年读55本,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想?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书籍是文明的催化剂,读书而修身,读书而正心,正心而文明。

阅读,让人的灵魂走向高远!人生需要光明,阅读改变人生。人类的精神成长历程,是通过阅读来获得的。如果没有阅读,人类的精神可能就会退化,衰落。我们应该给孩子什么?应该是阅读的兴趣、阅读的能力和阅读的习惯。一个孩子如果仅仅看教科书、教辅书,他就会精神发育不良。所以只读教科书、教辅书的孩子一定是走不遠的。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在合适的阶段去阅读那些最重要的作品。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使人的内心幸福,同时也是能够延长人的生命长度的。文化不是在经典中存在,而是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存在。

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别再说什么应付考试没时间阅读!孩子不阅读,根本应付不了考试!小学阶段忽略阅读,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阅读对人一生发展都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阅读习惯越好、阅读能力越高的孩子,未来智商水平也越高。阅读能力强有助于儿童思维的敏捷、深刻,有助于儿童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儿童自信心、提升自身整体素质。

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模仿对象。你若想让他读书,自己就要先读书,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读书。孩子的读书习惯不能靠刻意培养,而要提供给他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读书破万卷,从小养成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但可以丰富孩子课外知识,一本好书还能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孩子正确的德行。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昵?首先,家长要舍得购书、藏书,构建书香家庭,培养主动读书的意识,要努力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第一需要。只要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孩子就会热爱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享受。

孩子的阅读习惯是越早培养越好的。父母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给孩子起到正面示范作用。孩子模仿能力强,如果父母亲能作为榜样,孩子自然会爱上阅读。

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要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父母最好能够和孩子一起阅读,比如每周进行一次。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仅能够营造读书的气氛,让孩子乐于阅读,而且父母也可以提前看看孩子要看的书,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他带着问题去阅读,提高阅读的目的性。对于一些优秀的作品,父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让孩子发表意见和观点,以培养孩子的理解力,激发阅读的兴趣。孩子在家庭中,必然会受到家人潜移默化的影响,若想孩子热爱读书,父母就该身体力行地带头读书看报,着力营造家庭的读书氛围。

著名作家麦家说:我想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心变得宁静了,饱满了,柔软了。读一本好书,无异于交一位好友,你的心灵会因此而少一份孤独,你的生命会因之而多一种牵挂和爱。孤独的心灵是痛苦的,没有爱的生命是残缺的。和书为友,与书作伴,是我们对生命最深层次心灵的关怀。

阅读是一辈子的修行。养成阅读习惯、与经典书籍为伴,是终生学习最重要的方式。用读书来沉淀浮躁的思想,用读书来培育严谨、踏实的学风,用读书来提升人生的品味,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生化”的学习理念,将阅读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给教师的建议》 《思想、理论、教育》 《再论教育目的》

猜你喜欢

习惯读书人生
上课好习惯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人生中的某一天
好习惯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