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管理效率增强职业认同

2019-09-10高昕

天津教育·中 2019年6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措施

高昕

【摘  要】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忙碌的主任,他享受着较少的权利却承担着较多的义务。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除了要承担日常教学过程中普通教师必须承担的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研等任务外,还要负责学校教学活动的落实、班级问题的治理、家校之间的沟通等多项活动,可谓是“身兼数职”。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个人成长的初级阶段,是学生个人问题的多发阶段,所以在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的班主任都是“早出晚归”,每天处理大批班级问题,但班级管理状况并未因此而得到改善,班级管理效率低下,教师职业幸福感极差。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已有经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改善措施,希望对各位同仁今后的班级管理活动有所帮助。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措施

一、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改善小学班级管理现状、提升小学班主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岗位认同感,就必须优化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要想优化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就必须深入分析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针对具体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率。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我将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学生方面

受到自身成长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小学生过度自我、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很少会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考虑他人感受,合作与交流能力差,故在班级生活中学生们常常会因为交流沟通不畅而产生摩擦,导致班级管理问题。

(二)教师方面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低估小学生的管理能力,认为小学生没有足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味“大包大揽”,不仅激化了师生矛盾,引起了学生的反抗情绪,而且也导致众多教育机会的流失,加重了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影响了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针对上述教学问题的改善措施

针对上述教学问题我改善了教学措施,经过一系列的管理方式改革之后,我班的班级面貌焕然一新。故我将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大致总结为以下几点,希望对各位同仁今后的班级管理活动有所帮助。

(一)以爱为基,助力成长

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要想提升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首先就要做到关爱学生,让学生们在爱的感召下健康成长。班主任的爱与其他形式上的爱不同,它是分层次、多维度的,是温暖的,也是严厉的。

首先,班主任的爱应该是温暖的。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核心力量,也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而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社会的初级阶段,也是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尽可能展现自己温暖的一面,给学生心中留下积极阳光的社会印象,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心态的养成。其次,班主任的爱应该是严厉的。班主任是班级小船的掌舵人,也是班级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而要想始终保持正确的航向,就要在涉及原则问题的事件上寸步不让,要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是规则,什么是秩序,要很好地融入社会就必须尊重规则,遵守秩序。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正视社会规则,更好融入社会生活。

总之,爱是班主任教师展开班级管理活动的根本,是贯穿班级工作的主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提升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就要树立“以爱为基”的班级管理意识。

(二)完善制度,民主管理

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活动实施的理论保证,也是学生们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只有具备了完备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活动才有法可依,学生行为才有尺度可量。所以,要想提升小学班级管理质量,就必须完善小学班级管理制度,让学生在完备的班级管理制度的指引下展开教育教学活动。而要想充分发挥管理制度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作用,还要提升小学生对班级管理制度的认可度,为解决这一班级管理问题,我实施了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制度建立办法如下:

在班级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我先为学生们召开了以“我眼中的班级问题”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们以自我揭露或相互指正的方式明确自己在班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我将该问题汇总到黑板之上并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可行的班级问题解决办法。随后,根据问题汇总顺序,以民主投票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逐条通过问题解决办法,形成班级问题管理条例,并将该条例打印出来,张贴到教室中显眼的位置,督促学生按照条例规定,更正自己的问题行为。

在这一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以民主商议的方式集全体学生的智慧,分析了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该问题制定了针对性的班级管理方案,既增进了学生对班级管理条例的理解与认同,推动了班级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和制度行为约束作用的充分发挥,也提升了小学班级管理的民主性,增强了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和集体认同感。

(三)职责细化,个人解放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处于主人翁的地位,落实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而且也可以将班主任从烦琐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让班主任不再处于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状态,有更多时间去把握班级航船的方向,学习班级管理新方法,在方法学习和理念更新中提升班级管理能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强化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故要想提高小学班级管理质量,我们不妨以落实学生们在班级管理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们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例如: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我是以班级职责细化的方式,落实学生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的。首先,我按照本班学生人数对本班班级管理任务进行了细致的划分,给每一个大小不等的岗位都设置了班级管理岗位。然后,我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优势认领班级岗位,对于认领人数较多的岗位则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最佳岗位承担者。接着,我又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推举班级管理职责履行监督员,组成班级管理职责履行监督委员会,监督学生们认真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保证班级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在这一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以班级管理职责细化的方式增加学生们的班级管理参与机会,进而在对班级管理活动的参与中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实现了自我管理,减轻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量。

(四)文化构建,环境熏陶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环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班级是对学生成长产生影响的环境,也是对学生产生影响的直接环节。而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又是一群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孩子。故要想提升小学班级管理质量,我们就不能忽视对班级文化的构建,就要以优越的班级文化环境引领学生的成长。例如:为了给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我给学生们组织了一次班旗、班训、班徽、班名创建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我先以创意征集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了班级文化的构建过程中,然后让学生们以民主投票的方式,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择了独具特色的班名、班训、班徽和班旗,形成了集体文化和共同价值观,让学生们在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逐渐凝聚力量,在班集体的感召之下产生了拼搏向上的思想观念。在这一班级管理过程中,我通过创建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让学生们更好地融入班级生活之中,在优质班级文化环境的熏陶之下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小学班主任的职业认同感,就要以爱为基,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优化班级管理策略,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聂永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

[2]吕欢欢.幼儿教师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班主任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我的班主任①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