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尊重源于心 培养成于行

2019-09-10周迎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3期
关键词:课题教研学校

周迎霞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要让其发挥最大的效益,不仅要用心去尊重,还要费心去培养才能使教师资源效益最大化。我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而我在这片田地间耕耘十五年,在教师的培养和引领方面积累了些许体会,现不避浅陋,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实施人文关怀,提升教师的幸福感

和谐的人文环境是教师愉快工作的基础。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让班子成员达成共识:要想做好学校管理工作,除了制度建设和管理之外,必须要关心热爱教师,给予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一个和谐的环境中应当有领导的关爱、同伴的互助,所以管理者应把人文关怀体现于日常管理中,应从小事、从细微处关心他们。

如学校老师生病必访、岗位变动必访、家有喜事必访、情绪波动必访的“四访法”不仅是温暖人心的交流,还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人际氛围;每月一次的教职工集体生日会,让教师感受大家庭的温暖;“三八”妇女节为女教师送上鲜花和祝福,令女教师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关爱;为了让老师在工作之余释放压力,放松心情,上学期还开展了每周两次的瑜伽练习。帮助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找到对学校的认同感和生活的幸福感。

在水田实验学校工作过的教师都会被一种氛围所感染,尽管这里工作很忙碌,但洋溢在师生脸上的是微笑与自信,尽管这里工作很紧张,但体现在师生身上的是和谐与温馨。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那份理解与宽容、团结与协作,让每位教师的潜能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就是人文关怀的力量。

正是在生活的每个细节中融入了学校领导的尊重、理解与关爱,才使教师在愉悦的工作氛围里幸福地工作,共同为学校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荣誉,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

二、尊重多元需求,提升教师的成就感

每一位教师的兴趣、爱好、特长都不尽相同。“骏马能驰骋,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如何让特点各异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各得其所,挥己所长,这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学校应该在理解教师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教师的特长,尽力为教师施展个人才华创造条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做到各尽所能、人尽其才,如此,便能轻松地管理好教师。

首先,我们注重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为每个人找到最适合的位置,让尊重成为工作的动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能充分尊重并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让教师有选择的机会,在不同时段均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就以班主任岗位而言,在班主任岗位上的教师可以提出换岗位,想当班主任的科任教师可以通过申请加入班主任队伍。科任老师对年级教学的选择可以向学科负责人进行申报,在课程安排允许的情况下让申报教师实现年级的对调。如本学期五年级语文老师胡苗向学校申请跨一个低段,想尝试低段教学,进一步领会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学校对胡苗老师的申请给予了批准。因为岗位是教师自己选择的,所以教师工作主动性、积极性高,责任心强,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其次,我们从教师的能力着眼,让每个人都成为优秀的自己,让尊重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从教师的能力着眼,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我们不可能把每个教师都培养成为名师,但我们可以让每个教师都成为优秀的自己。我们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舞台上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释放,不断的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逐渐成为优秀的自己,这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选择。

学校在董事会正确理念指导下,领导班子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对于能力出众,教学、教育突出的教师,大胆使用,创造环境和机会让其施展才华。他们从一线教师走上领导岗位,通过领导压担子,自身的不懈努力,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管理能力脱颖而出,不仅自己成长进步,还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在学校教学工作乃至石岩街道教学工作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他们的成长、进步,让全校青年教师看到了希望,工作有了奔头,这不仅对效绩突出的教师是一种支持和鼓舞,对普通教师也是一种激励和鞭策。

再次,学校高度尊重中层,给予重返的信任支持。尊重中层干部就是要尊重管理团队中的每个人,不干涉中层干部职权内的决策,在他们实施创新管理活动时给予提点和帮助,不断肯定中层干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效,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能力与创新的平台和机会。

例如,本学期分管初中部的校长助理张良文向校长室提出了两点想法:一是根据中考改革的方向,考虑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够充裕,故提出调整初中作息时间,增加初中第八节课堂时间,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保障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二是对于初三学生,他提出以中考为导向,调整学科教师,老中青结合,充分發挥学科教师的积极性。

基于他的想法,校长室给予充分肯定,并在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促使初中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一方面满足了中层干部对成就感的需求,也带给他们更真实的成功的体验,激励他们更勤奋更主动的工作。

三、搭建多种平台,提升教师的成长感

成就感对于激励教师奋勇争先、大胆创新颇有作用,但是成长感能保证老师们学到知识、拓展能力、增加智慧,它所带来的愉悦感和实用性要超过成就感,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更具价值。

1.优化科组建设,开展竞聘上岗,让成长成为一种必须。学校为适应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学教研管理,培养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现代化的高素质的教研组长队伍。变“让我干”为“我要干”,实施教研组主动发展,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施学科教研组长竞聘上岗。因为岗位是教师自己选择的,所以教师工作主动性、积极性高,责任心强,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2.开展师徒结对, 促进教师均衡发展。近年来,学校教师群体中新教师的比例不断增大,他们学历高,基础好,潜力大,只是缺少教育教学经验,如果有骨干教师提携很容易快速成长。为了使新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骨干,学校决定在新教师的校级培训中实施新老教师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由年轻教师自己找师傅,让骨干教师和新教师结对子。签订协议,拜师学艺,通过“磨一阵”“扶一把”“引一程”,指导新教师的成长,使其在“传、帮、带”下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形成科组与班级管理中的教师均衡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3.推行辩课,提高教研实效。为切实提教研活动成效和改变以往的你说我听的单向活动形式化、任务化,不敢讲,不会评的教研模式。为改变这单一的教研模式,学校从上学期推行了辩课活动,通过辩课不仅加深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还能让老师在辩课中将重难点越辩越辩越清晰,语言越辩越辩越生动,活动越辩越辩“有味”,促使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实现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从而提高教师专业知识能力,使其敢说、会说、能说,真正达到上课教师与听课教师共同提高。

4.学校推行岗位练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结合教师成长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分层次地指导教师个人专业成长研修活动。新入職教师上督导课、师傅上展示课、徒弟上汇报课、同年级上同课异构课、组长上观摩课、常规教研课、期末复习上复习研讨课等练兵活动,提升了教师的技能,提高了全体教师课堂教学的实质水平。开设专题研究——内涵发展、校本论坛——交流提升、读书交流会——濡养心灵、以会代训——二次分享,提高全体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性认识。让“源自问题形成专题”的论坛,取代“指手画脚”的说教,精心组织,及时发现典型,重点总结推广好的教育教学做法和经验。

学校还鼓励每位教师在寒暑假期间进行读书研修,再结合工作实践进行交流分享,不断丰富充盈自己。

四、加强学科研究,提升教师的获得感

学校工作繁琐而细微,年年月月如是,除了孩子们在一天一天长大外,如果不加以整理记录成文,感觉每年在忙忙碌碌中无所收获,很难产生切切实实的获得感。

基于此,我们提倡平常的工作不仅要“气化”——讲出来,还要“液化”——写出来,有必要还要“固化”——发表出来。从而,让老师们能明明白白体会到每天、每月、每年的积累,从而有一种令人开心的获得感。

学校鼓励老师从课堂出发,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课题研究是将工作做细做精的好方法,为教师立足岗位提升专业水平提供了多条路径。学校紧密围绕“营造魅力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学科教研活动,收集那些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诸多不能适应课改理念的问题,找出最真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分析、讨论,找出一些具有共性、突出性、价值性的问题进行研究。

学校还鼓励老师从实用实效出发,提倡校级课题研究。每个教研组的课题均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方式灵活、方便的特点,培养了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要求教师立足于实际,以实际和实效为原则,将一个问题、一个现象、一种方法、一次活动成为小课题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研究。目前学校已形成了“科科有课题,人人会研究”的良好科研氛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校级课题研究成熟后,由学校审核批准申报宝安区级课题,至今,学校以科组为单位的第三轮校级课题有7个。

学校在校级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又成功申报了宝安区级规划课题。数学组根据学校大班额现象,提出的《大班额下小组合作有效性探究》,成效明显;小学语文组进行了《提高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研究 》;初中英语组研究的问题聚焦于《初中生积累英语词汇的有效方法研究 》;初中语文组研究的《批注式阅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四个课题都已顺利结题,上级领导专家对学校教师认真参与科研的热情和氛围给予一致好评。

老师通过参与教研和科研,慢慢学会了把平常的经验进行总结凝练提升,从“听别人讲”到慢慢学会了“讲述自己的故事”,不少老师感觉这些年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在养家糊口之外,其实还是收获了许多许多。

总而言之,只有充分给予老师幸福感、成就感、成长感、获得感,让教师感受到在学校工作既是理性的需求,又是情感的需求,让他们享受工作带来的幸福,才会带着愉悦的心情把工作做得既出色又出彩。

猜你喜欢

课题教研学校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学校推介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