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的逻辑结构及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路探析
2019-09-10田鹏颖李雨珊
田鹏颖 李雨珊
[内容提要]“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理解劳模精神需要厘清劳动、劳模、劳模精神三者的内在逻辑联系,并通过思想、实践、信仰三个维度对劳模精神的逻辑结构进行整体把握。劳模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关键词]劳模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逻辑结构;理路探析
[作者简介]田鹏颖,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雨珊,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力量。”[1]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地揭示了劳模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联系,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把握当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入口或抓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劳模精神无疑提升了劳动的丰富内涵,展现了劳动者的崇高境界,反映了新时代的精神要求,引领了社会的文明进步,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力量,弘扬、践行劳模精神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
一、 正确把握劳动、劳模、
劳模精神的内在逻辑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2]劳动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基石,并通过劳模的生产实践衍生出劳模精神,在现实社会中引领中国人民开拓进取、迎难而上。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生动诠释,是促进经济生产与社会进步的内在需要,是提升国民素质与人民情怀的精神指引,更是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现实力量。劳模是劳模精神的承担主体,劳动是劳模精神得以体现的现实路径,劳动、劳模、劳模精神三者辩证统一。
1. 劳动是打开社会奥秘的锁钥
劳动是人类适应自然的活动和改造自然的方式,是人类生存的手段,是社会发展的根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道:“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162所谓“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指的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劳动实践,在马克思看来,正是劳动实践使现实的个人产生了类特征。“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3]196人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人本身,也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人类文明、创造了人类历史。恩格斯也曾对劳动进行了深刻思考,他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4]。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阐述了劳动是生产的主要要素,是人的自由活动,并部分肯定了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所指——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他通过唯物史观深入探究了劳动的本质,认为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前提、财富创造的基础、社会进步的途径。
2. 劳模是在劳动中展现的人和人的一种社会关系
在马克思视野中,资本不是物,而是物掩盖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按照马克思把握资本的逻辑理路,我们发现,劳模既是“现实的个人”,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成绩卓著的劳动者;又是人与人的一种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劳动者(劳模)与社会(国家)之间的一种真实社会关系。作为劳动者中的杰出代表,劳模本质与普通劳动者一样,需要在劳动中确认与肯定自身。
马克思指出:“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從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劳动是我真正的、活动的财产”,“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5]劳模在劳动中表现出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赋予劳动自主性,扬弃资本主义劳动的剥削性与压迫性,使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从而使自身获得自由。劳模是当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劳模通过劳动创造出物质财富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劳模所体现的劳模精神则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3. 劳模精神是劳模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意识的最高形式
劳模精神是劳模的劳动观、价值观、人民观的集中体现,是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劳动意识。劳模精神开创了人的劳动意识新境界,是引领个人积极向上、集体团结一心、时代快速发展、国家富强文明的精神力量。可以说,劳动意识是劳模精神的“秘密和诞生地”。
劳模精神是劳动者劳动意识的最高形式。作为一种价值观,劳模精神以诚实劳动为精神导向,随社会发展而升华,具有先进性;作为一种理论探索,劳模精神以时代需要为现实逻辑,随时代变迁而精进,具有发展性;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劳模精神以人民需求为价值引领,随人民生活而变化,具有人民性;作为一种历史传承,劳模精神以优秀文化为精神资源,随文明衍变而流传,具有民族性。当代劳模精神从无到有,历经革命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今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作为时代精神、中国精神、人民精神,劳模精神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劳动观和人民观,以担当、奉献、创新、奋斗等精神为载体,为推动国家与时代发展提供动力。
劳动、劳模、劳模精神三者辩证统一。劳动是以人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现实的人创造的实践活动;劳模通过劳动实践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劳动意识;劳动意识通过高度凝练形成劳模精神,劳模精神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 劳模精神的逻辑结构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构建,赋予劳模精神新的意义、新的使命和新的责任。
1. 在思想层面侧重展现“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劳动不仅仅是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更是人的一种内在本质需要。马克思说:“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3]53人的生产劳动,既是自由自觉的过程,又是有意识的行为,始终体现着人的类本质。积极的劳动者在自由自觉的劳动过程中达到身心和谐统一,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其劳动意识不断增强,个人价值不断提升。随着劳动者工作技能的日益精进、工作成果的不断加深,“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在思想层面得以发扬。“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是劳模精神的基本特征。从神农尝百草到大禹治水、周公吐哺……中国文化关于“爱岗敬业”的事迹说不尽、讲不完,这些事迹体现了中国人民从古至今对劳动的热爱与坚持,对工作岗位的坚守与忠诚。“争创一流”是当代劳模以最高标准要求自我,其社会价值得以实现的精神,是劳模精神的灵魂,其关键在于追求先进与进步。
2. 在实践层面侧重展现“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石油精神、钢铁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等先后涌现出来,其所依靠的是中国人民敢闯、敢拼、敢干的精神,正是这些精神帮助中国人民度过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最为艰难的阶段。劳模精神是在艰苦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劳动者在吃苦耐劳中用自己坚强的意志、不屈的品质、创新的智慧学以致用、把活干好、把事做实的精神体现。“艰苦奋斗”源于劳动者的坚守,硬骨头精神、老黄牛精神等是其形象表征,体现了劳模精神的建设性特征;“勇于创新”源于劳动者对进步的追求,以“两弹一星”精神、袁隆平精神等为代表,即劳动者通过不断创新实现了突破性发展。劳模是辛勤的劳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创新的实践者。他们以中华民族精神为依托,以自己的专业技术为路径,不畏艰苦、不怕困难、奋发图强、敢为人先,通过自身实际行动带领国人开拓新视野、掌握新知识、传播新技能,实现行业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坚定不移、不遗余力地推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迈进。
3. 在信仰层面侧重展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纵观历史长河,在人类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往往专注于自己的研究,热衷于自身的事业。唯有专注,方可精进;只有钻研,才能始终。从古代社会上善若水、仁义礼智信,到当今时代的劳模精神,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民谦和豁达、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国劳模们默默无闻地坚守工作岗位,不计个人得失,不为利益所惑,为中国之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与动力。“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也是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淡泊名利”源于劳动者的不争,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是无产阶级名利观的重要内容,是劳模精神的价值引领;“甘于奉献”源于劳动者的大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根基,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弘扬,是劳模精神的体现。“既然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6]在马克思看来,集体和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集体和社会的利益是多数人的利益,多数人的利益要高于个人利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脚踏实地的行动者和默默耕耘的奉献者砥砺前行,发扬与践行“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生动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劳模精神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的深刻表达和高度凝练,更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归宿和情感寄托。弘扬劳模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价值观、人民观的继承与发展,弘扬劳模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路径。
三、 劳模精神融入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逻辑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我们提供了探索劳模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启示:把劳模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于家庭、學校、社会三个层面着眼,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1. 劳模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启于家庭熏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7]家庭是劳模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第一站。
家庭的责任在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由亿万个家庭组成,这亿万个家庭包含着近14亿人民。对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而言,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在儿童时期,父母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通过教育熏陶,使作为个体的人能够在成长阶段逐渐意识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界限,认识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意义,从而奠定未来发展的思想基础和道德范畴。劳模精神是时代孕育而生的中国特色的先进思想,它承前启后,在继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诠释着新时代的精神境界。个体在家庭氛围熏染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树立爱小家、忠国家、学习认真、工作专注、不畏艰苦、敢为人先、不争名夺利、不追求回报、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道德情怀;传承中华百善孝为先、尊师重道等优秀传统文化,养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恭敬长辈的优秀品德;培养好学、勤奋、创新、敬业、节俭、担当等品质,让劳模精神在心灵中生根、在践行中升华。
家教和家风的关键在于言传身教。好家教和好家风是中华文化的珍贵财富,更是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家教理念要深刻反映时代要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家教对人的影响是持续的、长期的、深刻的,是影响人的品德与素质形成的重要因素,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程度。随着时代发展,家教和家风得到国家与社会更多的关注与重视,也因此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劳模精神是一种对国家忠诚、对社会担当、对工作热爱、对他人奉献的精神,是一种不计个人得失、不为个人利益、无时无刻无不体现出大爱的境界。要将劳模精神融入家教与家风中,就应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甘于奉献作为培育劳模精神的思想导向;要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作为引领劳模精神的实践指南。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应在思想上肯定劳模精神的模范性,在意识上向往劳模精神的先进性,积极践行劳模精神,做到言行合一、注重言传身教、传承优秀家风。
2. 劳模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关键在学校教育
马克思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毛泽东强调学校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习近平强调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弘扬劳模精神,也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把劳模精神贯穿到立德树人全过程。高校应大力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规划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劳模精神是教育的导向,高校教育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模精神。一是讲劳模。通过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不同历史时期劳模事迹的讲解,让学生走进劳模、认识劳模、了解劳模,通过对不同时期劳模劳动事迹的学习和理解,增强学生的劳动情怀与劳动热忱。树立劳模光荣形象,把劳模事迹与劳模精神深刻而丰富地体现在思政课教学中。在教材编写上,融入劳模事迹,体现劳模精神。二是劳模讲。把劳模请进校园,为全体师生讲述自身经历与光辉事迹,向广大师生传播鲜活的劳模精神;请大国工匠进校园,为全体师生展示高超的技艺,向广大师生传播严谨的工匠精神。加强教师劳动观教育,建立“教师劳模”评价系统,并纳入教师考核机制。鼓励教师学习、践行劳模精神,以劳模精神传道,用专业知识授业,做到树人有耐心、育人存爱心。与此同时,在校训、校风中弘扬积极的劳动观,用劳模精神丰富校训励志、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丰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让劳模精神贯穿于学校社会实践。参观纪念馆,通过文字、图片和遗物使学生感受革命先辈与劳模忘我的献身精神;参观博物馆,通过文化作品、艺术藏品和历史遗迹使学生了解辛勤劳动创造的文明;参观科技馆,通过实验、体验和经验使学生领略科研与创新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动力;设立职业体验活动,使学生轮流参与,从而丰富爱岗敬业体验、增强甘于奉献情感,树立为人民服务志愿。认识劳动,才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劳动,才能更深地了解国情;增强劳动,才能更多地增强责任感。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志愿服务活动,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践行劳模精神。设立志愿者奖励机制,完善志愿者考核制度,使劳模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发扬。
3. 劳模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重在社会推进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劳模精神源于亿万中国劳动群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精神力量,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动力源泉。因此,我们要坚持在多样化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中始终弘扬劳动最伟大、实践最光荣、创造最崇高、奉献最美丽的高尚价值追求,不断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争当劳动模范、争创劳模精神,在劳动实践中实现自我审视、自我净化、自我磨炼、自我提升,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汇聚强大正能量。
让劳模精神引领时代精神。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人类不断遭受到来自经济危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生态环境破坏等的威胁与挑战,在精神文化方面的价值取向与道德观念差异也日益凸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劳模精神的承载者,如果说过去、现在、未来都是由感性的人的活动构成的,那么劳模精神则在保留其核心价值的前提下,伴随着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外化特征的发展而发展。新时代中国面临着国内、国外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与此同时,也处在经济腾飞、赶超西方的重要时期。在一个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进军、由“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来支撑起正在崛起的中国。只有在学术上不断探索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劳模精神的评价体系,在社会中不断维护劳模精神的崇高地位,才能使劳模精神发挥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
让劳模精神成为人民精神。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机制体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8]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这一要求充分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劳动分配将更合理,劳动风气将更积极。劳动事关民生,弘扬劳模精神关乎大众生活。弘扬劳模精神应形式更多样、途径更广泛,形成常态化评选与宣传机制:可以有国家层面的政治表彰公示,可以有省、市、区、县地区的评选推广,可以有单位、部门选拔宣传,等等;劳模事迹大到宏观层面,小到微观范畴,表现为特殊或平凡的工作或是行为中的“创新贡献、专业贡献、坚守贡献、精神贡献”等对国家和社会的崇高的奉献精神。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模评价体系,让劳模从普通人民中来,劳模精神才能称作人民的精神,“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才会蔚然成风,“先进劳动、奉献劳动、光荣劳动”才会被人民不断谱写。劳模精神面对的是人民大众,其所表达的应该是时代对价值观的定位,是社会对价值观的诉求,是人民对价值观的呼唤。要着力加强大众传媒宣传,增强劳模精神的影响力、号召力、感染力。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劳模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是弘扬劳模精神的前提,也是劳模精神打动人心、成为人民精神的关键。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9]劳模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现实路径,也是提升国民素养与精神文明水平的创新探索,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2).
[2]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4-29(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67.
[7]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2).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9]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1).
(编辑:李江静)
本文系2018年中央宣传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