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精神之花”开在贫困户心田

2019-09-10董广

资源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规划局新乡市驻村

董广

“俺在家门口就业,一个月也能挣上3000元,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好日子。”近日,封丘县李庄镇李庄村贫困户杨保付的脱贫故事,一度在当地广为流传。

67岁的杨保付老来不幸,儿子在十几年前因触电意外身亡,儿媳不久外嫁,身边只留下一个孙子,三口人的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屋漏偏逢连夜雨。2018年,杨保付的老伴王秀枝患上了青光眼,双眼几乎失明。巨大的生活压力,让杨保付几乎失去了生活希望。

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驻村第一书记丰虎了解情况后,主动邀请新乡市中心医院的眼科专家给其老伴治疗,还借助李庄镇党委政府集中为群众免费办理残疾证的契机,给老人办了一张残疾证,从此每月能够领到60元的护理补贴。同时,丰虎还经常到他家中促膝长谈,劝他多找致富门路,提振了他的信心和决心。

2017年,封丘县出台扶贫“好政策”,決定对发展养殖、种植的贫困户每年奖励5000元。趁着政策的“东风”,杨保付凭借多年的养殖经验,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一下子购买了7头猪。在村里组织的农牧专家授课中,杨保付积极性很高,总是第一个到现场,用心记录,虚心请教。

通过精心养殖,家里的猪仔不断出栏。随之,猪饲料也渐渐紧张起来。在丰虎的建议下,老人在自己家里开了个小磨坊,不仅实现了猪饲料“自给自足”,还为附近村民提供磨玉米糁、磨面等服务,给村民带来了极大便利。2018年底,通过发展养殖业和小型加工业,杨保付一家脱贫摘帽。

像杨保付这样的脱贫“先进户”还是少数。丰虎在走访时发现,村里不少贫困户安于现状,等靠要思想严重,有的认为“穷占便宜富吃亏”,有的认为“我不脱贫干部难交差”,还有的认为每年直接发钱最实惠,对扶贫项目持徘徊观望态度,只关心赔了谁负责。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要取决贫困户有没有这种内生动力。”这是丰虎的经验之谈。为此,丰虎和村干部商量后一致认为,要想使贫困户早日脱贫,必须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增强信心,克服畏难情绪。于是,他们通过开办专家辅导、知识讲座、道德课堂、个别谈心、文艺汇演等形式,让党的好政策入脑入心。

与此同时,村里还不断树立身边率先致富的先进典型,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他们脱贫信心。在此基础上,村里建立激励机制,对脱贫致富能手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极大激发了贫困户的脱贫积极性。

(作者单位:新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猜你喜欢

规划局新乡市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遇见“真爱”
新乡市关工委慰问 凤泉区优秀基层“五老”代表
书法(大篆)
新乡市知识产权局行政诉讼案再审胜诉
驻村第一书记
新乡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立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浅谈规划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