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背背”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2019-09-10陈杰
陈杰
苏教版小学语文从第二册起每个单元的“读读背背”都有两项内容:一是排列有序、和谐押韵的四字成语(或词语);二是短诗、名人名言、《三字经》、春联等其它内容。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兴趣、降低难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积累,针对不同的读背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恰当的引导,让“读读背背”这一内容变得精彩纷呈,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观察画面,联系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第三册练习3“读读背背”中关于自然现象的词语“风吹草动、雨过天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笔者通过媒体播放,给予学生视觉感受,学生很快就能说出风吹草动的意思(风一吹,草就摇动),雨过天晴(雨过后,天气转晴),有的学生住在农村,家里种过西瓜,所以很快就能说出“西瓜熟了之后瓜蒂自然就会落掉”),水到渠成(水流到一起就会形成水的道路)。第二部分是选自老子的三句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学生通过看图很快了解其大意,然后将学生带到野外,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一下。霍山有棵古树因上面有九个树丫名曰“九丫树”。秋游时,笔者就让两三个学生合抱九丫树,知道这样大的树不是一下子就长成的,而是从细小的枝丫生长起来的。学校旁边正在盖楼房,便带领学生去参观,明白了高达许多层的平台,是从堆积泥土逐步建造起来的;我们要到很远的地方去,都必须从脚下开始迈步。如练习2中的有关时间的词语“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寒来暑往、星移物换”和“三字经”中的几句话,练习5中的四个与严寒天气有关的词语“滴水成冰、地冻天寒、鹅毛大雪、瑞雪兆丰年”及短诗《蜡梅花》都可以通过观察生动形象的画面,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展开想象,感悟深层词义,让静态的读背内容变为动态的理解运用。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他们配上自己喜爱的乐曲《新年好》,《兩只老鼠》等乐曲来唱读成语和三字经内容。用击节诵读的方法来读背《蜡梅花》并配上动作,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读背兴趣,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能当堂背诵。
讲述故事,揭示要义
第三册练习6中“读读背背”安排的四个与不甘落后有关的成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人一己百、奋起直追”,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根据图意讲述“龟兔赛跑”的故事,知道乌龟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胜利,然后再补充几个与成语相关的故事。如海伦·凯勒由于先天原因,双眼失明,双耳失聪,经过后天的勤奋学习,终于成为世界名人;童第周经过勤奋学习终于赶超他人,令外国人钦佩,成为有名的生物学家。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不足,明确学习目标,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再让学生用激昂的语调、带上奋发向上的动作来诵读,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随文揭示,文词结合
练习4“读读背背”中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一往无前”及两段名人名言(伊索和莎士比亚的话)。教学中,联系同组课文来理解词义。在学习《小鹰学飞》这课后,重点指导学生诵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当小鹰觉得飞得很高时,用试探性的语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老鹰向头顶指了指,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小鹰通过老鹰的教育和自己的实践,终于明白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永远进步,笔者随机出示“读读背背”中的四个成语,用课文来理解词义,并让学生带上动作诵读。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时,狐狸用了三次谎言终于骗取了乌鸦嘴里的一片肉。让学生明白这就是莎士比亚所说的话:“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学生很快理解并记住。
拓展感悟,主动学习
在学习练习1“读读背背”中的短诗“秋天到”时,启发学生边看图边想象庄稼和水果的样子、色彩,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色彩鲜艳的丰收景象图,采用个人、小组、男女生之间的朗读和背诵等竞赛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根据平时的生活积累,分四人小组讨论:秋天的蔬菜和花儿各有什么特征。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学生兴趣浓、热情高,有的学生说得特别形象,增强了学生的语言积累。看学生自主创编的小诗歌多么有趣:“秋天到,秋天到,秋天蔬菜长得好。南瓜圆又大,茄子穿紫袍,白菜一片绿油油,又轻又红是辣椒……”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学习了每组的四字成语后,让学生练习用上一两个成语来写话,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了描写冬天严寒天气的词语后,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到:“下雪了、下雪了,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虽然是地冻天寒,但可小朋友们不怕冷,还在户外玩耍呢!你看……”
“读读背背”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取开展活动、情感熏陶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读读背背”的内容。只要我们积极探索,激发兴趣,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就能增强学生的读背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