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关联效应促进阅读教学更高效
2019-09-10许翠琳
许翠琳
摘要:北师大版低年级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是教材中出现的一幅或多幅插图。色彩鲜明、构图精妙的插图拥有情景再现的独特长处,是强化孩子与文本对话的有效载体。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的目标出发,巧妙借助这些插图,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锻炼表达能力,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图文;关联效应;阅读教学
有人说过: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尤其喜好感性的学习内容,对图文并茂的课文很感兴趣。如何让文中形象直观、趣味性强、丰富多彩的插图为教学服务呢?
以图为引,激趣导入
在《可爱的娃娃》这课导入,借助文中的两幅插图,课件先出示第二幅。图上色彩鲜艳,生动逼真的娃娃一下子就给孩子视觉的冲击,发出“哇!”的赞叹声。笔者趁机引导,除了“哇”谁还能用一、两句话来夸夸她呢?“娃娃,你真漂亮,我喜欢你。”“多么可爱的布娃娃”是啊!这么可爱的娃娃,谁会不喜欢呢?既然,你们这么喜欢这个可爱的娃娃?你会怎么做?这时同学中就开始有讨论了,“我会让妈妈也给我买一个一模一样的”“趁人不注意,哈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时,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你们瞧,这是谁?“珍珍!”“她神情特别不自然,双手死死捂着书包,书包里究竟是藏着什么呢?”望着插图学生顿时来了劲。借机引导:想了解详情,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走进文中去吧。好奇心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内驱力和催化剂。这样,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插图来获取表象,学习兴致高涨,求知欲望一下被唤起,专注于将要学习的内容。
以图为路,促进理解
二年级的教材中,有的课文篇幅较长,文字较为抽象枯燥,学生学习起来吃力。经过研读分析,发觉课本中活泼、具体的插图,就是为学好课文指点迷津的。如果能充分利用插图,通过图文对比,不仅可以发挥图形和文字的互补优势,还能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教学《我们的玩具和游戏》一课时,由于文中介绍的是北方农村孩子的玩具和游戏,而班上的学生大多数是居住在镇上,对于农村生活比较陌生,缺乏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的经历。如何引导学生去体验农村孩子就地取材的玩具也能玩得快乐,去向往那种自由自在的开心。这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第二自然教学中,结合插图一,启发学生想象:孩子们采来了哪些山花,会有哪些颜色、样子怎么样?可以想象花环编成后,发散着诱人的香味。这时,孩子们会做些什么?“叽叽喳喳,叽叽喳喳”那是林中的鸟儿也来凑热闹,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这样一来,在无拘无束的交流过程中,学生感同身受,能够体味文中孩子们的快乐,完全受益于图文的关联效应。
以图为托,指导朗读
语文课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学生的朗读声。一篇课文通常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细读感悟,体验情感。教学《小狮子》时,小狮子和大树爷爷的对话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第二课时,复习生字词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文中的小狮子吗,为什么?生交流。课件出示插图1,说说:原先小狮子的生活是怎样的?生畅谈: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在大树下晒太阳睡觉和玩耍。接着让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师:小狮子是怎样个“懒洋洋”?请一孩子做出“懒洋洋”的神态。在插图的旁边出示句子,让学生图文结合,把感受读出来。课件出示插图2,师:同学们,此时你们看到什么?生:一棵皱着眉头的大树;生:一棵忧心忡忡的大树……师: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纷纷发表看法,课件出示:大树和小狮子的对话,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和理解分角色多种形式朗读。师:后来的小狮子呢?生交流:学会生存的本领了;成为了一只真正的小狮子了……随即让学生观看课件上狮子奔跑、扑食、撕咬的画面,谈感受,最后把感受融入到朗读中。那活灵活现的朗读,充分说明他们对小狮子的喜爱越来越浓。出示课文的插图3:引导学生看图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满脸笑容的大树爷爷;大树爷爷笑得特别开心……师:他是怎么对小狮子说的?请生表演读:手缕胡须,流露出肯定的语气。通过形象的表演读,读好小狮子努力学习的句子,读出大树高兴的心情。
以图为翼,锻炼表达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熊过河》,书上画了四幅图,如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连续看图,建立图与图之间的联系。课件一出示四幅图,学生感到高兴,笔者先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看图,基本弄懂故事梗概,然后进行交流。图上都有谁?在做什么?结果怎么样?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这樣一来,大家你一言我一句,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瞬间,学生攻克语言表达的难关,一个个信心十足、能说会道的“故事大王”诞生了。在自读课文《小猴吉吉》,课文故事性较强,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练习复述。针对插图生动有趣,构成四格连环画的特点,抓住:小猴吉吉共摔下来几次?每一次它都是怎么做的?通过学生根据插图,练习复述,不但锻炼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儿童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