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9-09-10黄永寿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课堂有效性高中化学新课程

黄永寿

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施行,高中的教育教学受到了较大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当的下新课程发展趋势,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简述,点明课堂有效性提升的重要意义,并在后文提供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实验教学;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33-0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课程顺利开展和教学最终效果相关,新课程标准推进,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关注点。但是观察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传统教学思想仍然是教学发展改革的主要阻碍。教学方式枯燥陈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中的化学实验教学的效率水平,提升课堂中的教学有效性是化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新课程背景中高中实验化学教学中的问题

1.1 化学实验地位较低

与初中的化学课堂不同,高中化学增加了所学知识的思考深度和涵盖广度,学习难度呈阶梯上升趋势,许多学生赶到很难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化学本身源自实际生活,教学中实验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许多理论知识都能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实验中也能帮助学生探索发现更多的理论知识。新课程标准推进,高中教材增加了化学实验部分的比例容量,但是传统的教学影响仍然存在,仍有部分教师不重视实验课程教学,盲目屈从于考试成绩,极为看重理论知识却刻意忽略实验内容,这显然是与新课程标准相悖的,不仅能影响学生学习能力,还会对学生综合素养培育产生影响,不能促进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生。

1.2 教学辅助资料繁杂无用

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增大,除了要完成教材的基本要求,还要增加额外的练习训练,以更全面的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接触更多题目类型,而这些仅凭借课本和课上教师的讲解是不能做到的。尤其高中化学理论之外,还要考虑实验内容。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要不断通过课外辅助资料复习回顾课堂上的知识内容,增加题目的认知量,也因此市场中逐渐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辅导图书、试卷,数量很大类型也也足够满足学生使用需求。但事实上高中所学知识仍然是有限的,辅导资料数量种类繁多最终出现重复现象,不仅没有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积累问题经验,反而浪费了学生宝贵学习时间,增加了学生的任务量和学习压力。高中学业压力大,学生的空闲时间十分珍贵,需要合理规划,有效使用,如果资料频频重复、出现错误,学生调整情绪和问题查证就会花费较多时间,明显降低学习效率,造成更多问题。

2.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高中研究自然的科目很多,化学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作为高中生学习自然界生物学发展原理的基础科目,学好高中化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生物的微观构造、自然景观的成因、土地中含有的元素和演化过程,以及多种生命的发展起源,而这些都能够作用于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念的培养形成。此外,提升课堂有效性的含义不仅是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改进,更多的是教导学生怎样去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理解其中的原理概念,掌握它们应用他们。在一点点的积累中加深对化学这门课程的理解,而不是在高中学习结束后只记得课本上的元素表、方程式和生物反应理论。

3.提升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措施

3.1 明确学生的应用需求

要实现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自身思维理念,意识到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把学生的应用需求作为课程主要内容,而不是盲目解读教材,僵化理论知识。可以说课程前的准备阶段,教师即应当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的相关情况,从中寻找学生在学习生的漏洞与不足,对于哪部分知识掌握薄弱,又对哪部分知识一知半解。若果能对学生需求有清晰具体了解,即能增强授课过程中的针对性,避免相同内容的重复讲解和模糊内容的遗漏,实现化学实验课堂上的内容充实详略有度。

3.2 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学习方式

教学的有效性要由学生掌握程度来体现,而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掌握很大程度上要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关。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就像语文更强调理解记忆、数学更重视思维逻辑,化学也有自己适合的学习方法。所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改变原有思维重视学生主体的同时,还要教导学生应用合适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化学科目。而这个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执教经验和过硬的教学能力,并且有着积极的态度和创新的意识。这些要求中,如果教师缺乏经验,能力不足就不能发现多数学生使用的最为有效的化学学习方式,许多教师教学历很高却没有实际经验,课程的教授紧跟教材,担心出现错误,丝毫不敢脱离课本。或者过于依赖信息设备和教辅资料,缺少这些正常讲课都不能做到。并且教师是否有足够的创新意识也是很重要的,当前我们讲解的化学内容都是从前的优秀化学专家学者们不断探索试验出来的,这些知识经得起实践的验证,但是这些知识多数晦涩难以理解,需要教师以创新的理念赋予其新的讲授形式,使学生接受并掌握这些知识方法。

3.3 尊重学生的努力成果

教学中的评价部分是新课程背景下的重要内容,评价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不再仅限于书面,对于改变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有些效果。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课程课时较多,对实验部分的教学也不可省略,因此提升化学教学有效性不能忽视实验教学。实验的设置进行能帮助学生更为具体的理解课本上的化学原理和定理方程,而不是只是面对文字想象实验可能出现的現象。实验的实质是实践,不同的操作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现象结果,尤其是验证化学反应的相关实验,即使是药品质量的细微差异也会与预期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教师的考察评价准则也不应当只看重结果,要看到学生的努力,重视学生的过程付出和最终结果。不做绝对化的评判,保护学生操作实践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有效性。

综上,新课程标准提升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地位,明确了学生的主体性,在探讨当前实验教学相关问题后,也对如何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有效办法,转变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寻找合适学习方式,并且尊重学生的努力,以科学的方式提升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建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过程性评价多元化的实践与思考.化学教育.2014-01.

[2]赵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化学教育.2013(09).

[3]杜琴.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西安:西北大学.2015.

猜你喜欢

课堂有效性高中化学新课程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