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篮球情境化教学策略
2019-09-10邓文华
邓文华
【摘要】篮球运动是大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将情境教学法与大班篮球教学有机结合,创设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学情境,可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优化篮球教学,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大班篮球教学中依据现实生活、运用经典故事和仿生物形态动作创设教学情境,还可以将竞争意识融入教学情境。
【关键词】大班幼儿;篮球;情境化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和模拟真实情境,从而加深记忆和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将情境式教学法融入到大班篮球学习中,能激发幼儿不断探索,引起幼儿极大的兴趣,将幼儿带入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同时还可一改单调、重复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根据现实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大班幼儿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但重复动作技能的练习会使他们易于疲劳,产生厌烦情绪,以致经常出现教师难以实施教学的现象。把篮球活动的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创设的情境贴近真实,密切联系生活,让他们带着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游戏,在入景动情中促进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
球性练习也叫控制球能力的练习,是结合各种持球技术动作的特点进行的专门性练习,以熟悉球的性能、增强手对球的感应能力和控制支配能力。球性练习是让幼儿学会运用手指、手腕力量控制篮球,为之后的高、低运球、左右手交替运球、传球、投篮等动作打下基础。为此,笔者创设了“去小猴家做汤圆”这一情境,幼儿将手上的球想像成一辆汽车,在地上推着球按照教师的指示“开车”,红灯停,绿灯行,遇到行人就拍打球并发出“叭叭叭”的声音以提示行人。到了小猴家,要按门铃(拨球),并一起搓汤圆(搓球)、煮汤圆(低运球)。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练习了球性,为下一步的课程做好铺垫。
在“中低运球”中,创设“坐电梯”这一情境,在地上用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当“电梯”,幼儿抱球坐电梯,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楼层高度,当教师说“出来运球”,他们就立刻向前一步,走出电梯,马上运球,看谁反应快,为了避免幼儿反复游戏而产生厌倦情绪,并培养自我觉错、自我纠错的良好学习品质,继续创设“电梯坏了”这一情境,增加练习的时间。并用语言引导:“现在电梯坏了,我们要继续练习,你们的动作越标准,修理员就能越快地修好它。”这些情境的创设,为单调枯燥、重复机械的练习注入了好玩的元素,更能激励幼儿在练习中调整自己的动作,力求达到标准,化被动为主动学习。
二、运用经典故事创设教学情境
大班幼儿心理上的发展相对小、中班幼儿来说比较成熟,只需要创设一个氛围,他们根据这一氛围和教师的语言提示,就可以很投入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来。
三步上篮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一个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个技能,必须通过循序渐进、大量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笔者将幼儿熟悉的童话故事《灰姑娘》进行改编,小朋友就是故事里的“小仙女”,要帮助“灰姑娘”找到所需的东西去参加舞会。他们通过找礼服(急停持球)——找水晶鞋(练习上篮步法)——找南瓜车(连贯的上篮动作)这一故事主线,学会了特定的篮球技能后才能帮助“灰姑娘”得到相应的东西,挑战性的情境让他们在活动中始终保持激情,以极大的兴致投入到学习中来。而且有了这一主线的支持,就会产生内在的驱动力,对活动始终保持激情。运用经典的故事创设情境,避免了教师用大量的语言去进行讲述、组织,他们能更快的代入角色,对情境的理解更加清晰、明了。
三、运用仿生物形态动作创设教学情境
运用仿生物形态动作创设情境,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能达到入景动情、寓教于乐的目的。比如,在学习大班侧滑步防守动作时,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侧滑步,设置了“小螃蟹守护家园”的情境,先让他们学习侧滑步:要求四肢充分展开到位,横向移动,就像一只小螃蟹一样,训练其防守动作与意识。当他们掌握了侧滑步后,加入“章鱼怪破坏家园”的情境,教师及部分幼儿扮演“章鱼”带着“炸弹”(运球)闯关,扮演“螃蟹”的幼儿待“章鱼”来到时运用侧滑步防守,并将入侵者赶走。
在练习“扫球防守”时,让幼儿扮螃蟹怪,两脚打开,下蹲一点,两只大钳子举起来,看到对方的球在面前,就把一只钳子放低到与球一样高,横扫过去,尽量将对方的球打掉,成功防守。
四、将竞争意识融入教学情境
在教學中加入竞争性的情境教学,可以让幼儿在篮球运动的开展中不断增强自身的竞争意识、能力及规则意识,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一些形象可爱、角色性格鲜明的卡通形象对幼儿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将这些角色引入到竞争性的情境教学中来,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增加刺激性,更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比如游戏“光头强砍树”,将幼儿分成“光头强”“熊大、熊二”两组,用雪糕桶设置森林情境。先要求“光头强”组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边低运球一边砍树(把雪糕桶推倒),再要求“熊大、熊二”组一边低运球一边把砍掉的树重新种上(扶起雪糕桶),看哪组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两种技能相对而言,“砍树”比“种树”简单,可以在比赛的过程中互换角色,让幼儿都有机会练习不一样的技能。当他们对两种技能都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就同时进行比赛,“光头强”组负责“砍树”,“熊大、熊二”组负责“种树”,这边的树“砍掉”了,立刻就有人把它扶起来,幼儿乐此不疲地加入到这场没有输赢的比赛中,胜负不再是重要的,只有参与游戏的快乐萦绕在他们的身边。
通过这些情境练习,幼儿的篮球基本技能得到提升,防守的意识在幼儿的脑中形成,而且对幼儿形成上下、前后、高低、远近、大小、长短、先后、快慢、轻重等时空和运动知觉大有裨益,为以后的实战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悦.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J].学术研究,2015(2):220-221.
[2]教育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李亮.球性练习在高职篮球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内江科技,2009(8):170.
[4]曾志,陈婕,曾伟.幼儿小篮球运动的开展分析与实践路径阐述[J].运动,2017(9):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