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09-10李亚鑫刘斯斯郭亚娟常桂凤张万明
李亚鑫 刘斯斯 郭亚娟 常桂凤 张万明
◆摘 要:制药工艺学是以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及设备、质量控制为核心内容,并结合典型产品生产应用实例的一门学科。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工艺的创新,改革生产工艺及开展新药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是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
◆关键词:制药工艺学;生产工艺;实验技能
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和药物制剂工艺学领域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使学生掌握药物生产过程的基本实验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开展新药的研制与开发,药剂工艺改造等方面的工作。为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培养具有扎实实验能力的本科生,作者借鉴其他实验课程教学经验,同时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本校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进行改革。
1利用现代化技术构建精密仪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
2018年5月3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的要求,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各学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推进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项目、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
药学类专业(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等)课程均以实验为基础,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药品生产、检验、使用、研究与开发领域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根据我校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学生能力”为修订重点之一。然而重大精密仪器如高效液相、核磁共振、液相-质谱联用等由于操作较为复杂,价格较为昂贵,维修成本较高,一些工科类实验教学项目受硬件或场地限制等因素,高校本科生未经专业培训很难动手实践,这与强化实践教学的初衷相违背。因此,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节约成本、客观准确、生动直观等作用及优势,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开辟新路,利用现代化技术构建精密仪器虛拟仿真实践教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2利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实现理论实践相结合
我校药学系现已建成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教学中心),与北京欧贝尔、南京药育、大连微瑞等厂家购买安装了数款模拟仿真软件,可以实现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质谱、原料药生产车间、制剂生产车间等仪器或厂房的模拟操作及训练。承担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制药工艺学和药学系综合实训等实践教学课程,在教学中心多次辅导药学系学生使用模拟仿真软件了解熟悉大型仪器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药学系17级学生成为我校培养方案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参与了两次综合实训周的设计性实验,通过虚拟仿真软件预先对液相色谱仪的操作进行了深入学习,对仪器的了解和动手能力显著优于其他同学。
3改编实验教材适应现代化教学模式
制药工艺学实验传统教材由我系教师编写,侧重于化合物合成的工艺改进研究,缺乏相关仪器的操作指导。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后,一方面需要利用实践教学时间充分讲解仪器工作原理及操作,另一方面需要改进实验教材内容。将有关虚拟仿真软件的教学内容编入制药工艺学实验教材中,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记忆,也有助于软件的正常使用和维护,避免出现人为原因导致的软硬件损坏。教材改编后将实现化学合成工艺研究与精密仪器操作使用说明为一体的新型实践教材,从化合物的合成、分离、鉴定到实验工艺优化完成整合。
4改进实验考核形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制药工艺学实验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实验报告为主,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评价标准不齐全,实验结果与过程往往并不一致。经过长时间探索,我们形成了实验课程评价体系,其中最终的实验报告占总分数的50%,主要考察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记录,实验过程中的随机提问占总成绩的20%,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研素养。通过考核方式的改进,弥补了传统考核方式的不足,使得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总结
通过对制药工艺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引入了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更加贴近现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广荣,元英进,蒋建兰,et al.国家精品课程制药工艺学的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2010,27(1):17-20.
[2]王亚楼.化学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改革[J].药学教育,2003,19(4):23-25.
[3]沈广志,梁启超,邹桂华,等.提高制药工艺学实践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5(5):151-153.
[4]王卫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考与建议[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5-8.
[5]杜月林,黄刚,王峰,等.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v.32;No.231(12):26-29.
作者简介
李亚鑫(1990—),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药物化学、有机合成。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9年河北北方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药学精密仪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新方式的建立”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J2019057。负责人:李亚鑫,参与人:张万明,王风萍,常桂凤,尤斯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