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效课堂实践“问题导学,启迪思维”
2019-09-10冯丽华
冯丽华
◆摘 要:本文是在“20+20”高效课堂实践中的“问题导学,启迪思维”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次教学探究。课题为选修五第三章第三节的羧酸,运用问题导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本节课是针对元素化合物课型而进行的一次问题导学课堂的探究。对于羧酸概念的构建与酯化反应的知识迁移与拓展都以问题导学的形式展开,配套三重表征方法、以点至的等教学策略,以学生为本,启迪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问题导学;“20+20”高效课堂;“羧酸”;元素化合物
一、问题导学
(一)“问题导学”的意义
新课标实施后,关于课堂的预设和生成越来越受到关注。预设的重点、生成的焦点不再是知识,而是问题以及由问题引发的学生活动和思维活动。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是教师预设问题的质量。
(二)“问题导学”模式在化学课堂中的构建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用问题来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和技能,发掘他们的主动性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通过以上课堂活动,使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诛仙,问题在不断的发现、解决中得到推进和再认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品质得到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二、元素化合物教学
(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①与化学实验密切相关;②知识繁多,规律性强;③与生活练习紧密。
(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过程
(1)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获得。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获得是指新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贮存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只有引起学生注意的知识,才会进入到短时记忆中。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储存过程。进入短时记忆的知识,如果不经过加工、编码,就很难纳入常事记忆中。当学生主动发现新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相互联系,并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油的知识体系时,才会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
(三)元素化合物中适用于有机化学的教学策略
(1)三重表征法。化學三重表征包括三重外部表征和三重内部表征,其是指宏观知识、微观知识以及符号知识外在的呈现形式和在头脑中的加工与呈现形式。有实验研究发现,学生对一些化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存在相异构想的原因是缺乏三重表征的理解。三重表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实验教学;合理利用微观模型;理解符号表征的意义;加强表征之间的转换意识和能力。
(2)加强感性认识,多法协助记忆。通过实物展示、实验观察并自主归纳等方式来教学,充分利用感性知识的优势,结合鲜明的实验现象,去理解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三、“问题导学”指导下“羧酸”的教学设计探讨
(一)以点至面引导学生构建羧酸的概念
【引入】:醇可以氧化成醛,醛可以继续氧化成羧酸,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酸这类物质。
【知识回顾】:回忆熟悉的羧酸——乙酸。(写出乙酸的结构式)乙酸有酸性是因为羟基上的氢容易断裂,而电离出氢离子。
【提问】:乙酸有酸性,乙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再列举出你学过含有羟基的有机物。
【学生回答】:乙醇、苯酚
【提问】:这三种物质都含有羟基,是不是都具有酸性?
【学生回答】:不是,乙醇是中性的,苯酚和乙酸是弱酸性的。
【引导】:三种物质都含有羟基,但并不是都具有酸性,这说明三种物质羟基上的氢是不一样的。
【提问】:酸性越强,羟基氢的活性就越强,那么哪种羟基氢活性最大?
【学生回答】:乙酸的羟基氢活性最大。
【讲述】:乙酸的羟基氢的活性最大,苯酚次之,乙醇羟基氢活性最低。这是因为烷基、苯环、羰基对羟基氢的活性的影响程度不一样,羰基的影响程度最大,苯环次之,而烷基的影响相对较弱。
(二)利用三重表征法构建酯化反应的模型
【学生活动】:写出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发生酯化反应的断键方式。书本P61科学探究2-酯化反应的脱水方式。
【讲述】:实验证明,乙酸乙酯中存在18O,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
【展示】:乙酸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强调:可逆反应,反应条件。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看似像一个必修二的关于乙酸的复习课,但是其实它是建立在必修二的基础上对一类物质——羧酸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重点不应该是乙酸,而应该是从乙酸出发,对羧酸的定义、官能团、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学习。重点放在从典型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学习。所以在整个教学设计上紧扣重点展开,所有练习的设计都是围绕学生的已有知识和认知规律,设计好之后再以学生的角度去学习一遍,再发现问题,再不断改善,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很多平时没有在意的教学盲点,对教学有新的感受,获益良多。
四、感悟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培养思维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上,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它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师由“主讲”变为“主导”,学生由“听”变为“学”,从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到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来说,都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特别对于元素化合物课型来说,更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进行创新,不断完善,使学生能更科学、更轻松地学习元素化合物。
参考文献
[1]韩立福.“问题导学”当代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新方向[J].百家论坛,2013(01).
[2]李燕.“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化学课堂中的实践与思考[J].课堂教学研究,2012(08).
[3]谭燕.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建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
[4]黄法祥.“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研究,2009(6):78-80.
[5]班英.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教育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6]廖林芳.新课程背景下元素化合物学案编制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