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艺术社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
2019-09-10常超
常超
摘要: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在学生社团中占绝大多数,是学校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开展第二课堂的主要渠道.大学生艺术社团是丰富在校学生的业余生活、提升自身艺术素质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综述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组织管理进行剖析,对存在问题及其管理弊端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所在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为当下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健康有序合理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社团;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7-0163-03
当前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和发展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促进大学生艺术的大学生艺术社团便成了诸多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在一定时间与空间下,艺术社团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对大学课外艺术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了较大的作用.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存在,一方面可以提高大学生文化素养,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大学生艺术社团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对构建和谐校园和建设多元的校园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当下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发展来看,诸多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尚未充分发挥其重要功用.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应该如何调整与改进,则是当下大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本文所关注的核心.本文意在通过对当前大学生艺术社团的问题剖析,进一步探寻其根本问题、查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1 大学生艺术社团对高校教育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艺术社团对高校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实践发展过程度中,要对其定位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具体表现为它是活动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1 大学生艺术社团是活跃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是把校园作为活动空间载体,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内容,通过学生的主体发挥,组织大学生自己来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以此来展示大学生艺术才能活躍思维,陶冶情操成为大学生融入社会的“练兵场”.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颁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就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方向.近些年来,各个高校也都不断地把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设与发展作为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当然,就其本体而言,大学生艺术社团较其他类型的社团而言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给校园文化带来活力和生机的同时,还可以让大学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历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生艺术社团往往都会成为校园文化的亮点和特色,也会对校园文化潮流起到带头和引领的作用,对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起到助推作用.
1.2 大学生艺术社团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艺术社团活动更是学校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在高校教育中,既要发挥大学生课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同时,也要依据新形势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在高校教育中,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特色的教育形式,大学生艺术社团活动则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方式.其中,结合校园特色文化发挥学生艺术专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把智育和美育和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开拓创新和深入挖掘大学生团活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组织主体鲜明具有教育意义的专场演出和慰问活动,例如组织庆“七.一”和“一二.九”慰问演出,这一系列活动都是非常不错的做法,可以让大学生的社团活动更加具有教育意义,既让社团活动贴近生活也增强了大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也使其思想道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1.3 大学生艺术社团也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育的根本是提升学生素质,当然,教育也被划分为诸多层次.其中,美育教育则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全面育人的视角上来看,美育教育更是培养和提升审美能力的直接体现,因此,美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高校把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团活动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个体的美育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艺术社团作为大学生课外教育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当然,它也是各个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艺术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展示表演,与高校加强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完全契合,由于其注重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也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也是社团成员最多最积极的团体,学校即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也提升了学生创新能力,大学生艺术团体则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2 大学生艺术社团在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经过近十几年各级政府、高校与师生的共同努力,当下,大学生艺术社团已经初步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当然,也不乏出现诸多问题,诸如定位缺乏创新、管理不到位以及组建无序等等,也不断地制约着当下社团的发展.
2.1 大学生艺术社团自身定位不准缺乏创新
大学生艺术社团在最初成立之时都有明确的艺术追求和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很多社团都会邀请专业的老师作为艺术指导和顾问.然而,很多大一新生都是怀着诸多幻想来加入艺术社团,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课余文化生活和期待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和艺术内涵.这一内在需求,也使得大学生艺术社团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随着社团活动的增加,大学生对社团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简单的重复和单一的娱乐和模仿社团的传统活动和节目在一定时期内难于被更新,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视觉疲劳,由于缺乏相应的创新很多活动也会趋于表面化的应付态势,也因此导致了大学生社团由于缺乏激励机制和准确的社团自身定位,而使得社团活动就会变得越发单调而没有活力,从而使社团定位弱化对会员失去吸引力,使社员对社团活动失望,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两极分化.
2.2 大学生艺术社团干部管理松散混乱随意性大
从其发起形式来看,一般大学艺术社团的发起人往往都会根据个人兴趣加入社团,进而成为艺术社团的管理者,多数管理者都是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的,不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或者缺乏管理经验.社团也没有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社团内部事务管理和活动的规范组织,社团活动大多数由学生干部和社团发起者管理的简单组织方式.但这种管理方式就会容易导致社团的内部管理混乱.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团活动,一般会赋予社团的正会长和副会长较多的权利,一旦社团组织者忘记了形势正确的职责和义务就会做出以权谋私损害社团及其成员的利益的事情,从而导致人心涣散失去凝聚力,一开始轰轰烈烈的社团也会因为管理松散和混乱导致黯然结束.通常会出现,大一的学生满怀期望进入艺术社团参加社团活动,可是到了大二之后便出现退出社团的现象,这样既不能很好地促进校园文化的创新也给社团管理发展带来隐患.
2.3 大学生艺术社团的组建稳定性差与自主性不强
从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建构机制上来看,大学生艺术社团都是多数都是在高校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或者学生联合会的组织指导下,由学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发组织的学生艺术团体.会员多数都会具备一定的艺术才能和艺术特长,多数学生都有很强的自主性,由于对艺术的热爱,参加和组织活动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往往很多艺术社团的成员都是打破班级、院系和专业的界限因为热爱艺术而组成的校园团体,由于生活习惯和学习安排的原因,组织社团活动就会出现很大的流动性和随意性,由于艺术社团组织的复杂性往往会因为会员的流动性大而出现缺乏凝聚力.在一定空间与时间下,社团里除了少数骨干成员比较稳定,社团其他成员流动性相对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会大大地弱化了社团的作用,也给社团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3 高校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发展与模式创新
针对当下大学生艺术社团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高校教育中要想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首先,要与时俱进发挥自身特色促进大学生社团发展;其次,要规范社团组织和加强社团骨干培养系统化;第三,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带头作用.
3.1 与时俱进发挥自身特色促进大学生社团发展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而大学生艺术社团也要把握好社团自身定位,发挥好自身特色,以此来提升艺术社团的核心竞争力,做到与时俱进挖掘艺术的内涵.大学生艺术社团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完成学生自我教育,还能挖掘培养大学生的不同能力、发展学生个人爱好,培养和发挥学生艺术特长激发学生兴趣爱好为准则,通过艺术社团彰显大学生的艺术气息和活力.同时,艺术社团也要紧跟校园主流话题和大学生关注热点为参照,做好主体鲜明的社团活动策划,做好关于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思想、党的精神等方面宣传,做到舆论宣传的与时俱进和多元化,也为多元的校园文化建设增加了亮丽色彩,既彰显了自己艺术社团的特色,也扩大艺术社团声誉和影响力.通过发挥社团自身的特色大学生艺术社团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编排自身文化水平也是一种提升.
3.2 规范社团组织和加强社团骨干培养系统化
高校要规范社团组织管理,根据社团的艺术性定位合理规划好社团的加入和退出机制,坚决服从学校团委的领导和安排,艺术社团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和特点,使社团既要有凝聚力还要注重艺术社团成员的个性化发展,就要建立一套严格的社团管理办法.社团的发展离不开社团骨干力量的发挥和带头作用,因此社团领导的选拔、培养至关重要.作为社团的主要负责人,既要有组织管理能力,还要有独特的艺术表演才能,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威信和人格魅力协调好艺术社团与其他社团的关系和往来,还要处理好社团内部成员的关系.最大限度的发挥和调动艺术社团成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团队的凝聚力.除此之外还要注重管理梯队和后备力量的培养,使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力的保证.
3.3 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社团的带头作用
大学生艺术社团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相比较其他社团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首先艺术社团比其他社团更有自身优势,能够把校园的不同优势力量整合到一起为校园文化带来活力和生机,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由于艺术社团容易吸引具有表演天赋和艺术才能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其展示的活动和表演的节目也是学校各种文化活动、文艺汇演开闭幕式的主力军,往往都会成为学校的明星社团,在学校社团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有了展示空间和平台社团成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文化活动的开展也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不但丰富了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也更好地促進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也发挥了艺术社团的模范带头作用.
4 结语
大学生艺术社团是校园社团的主力军,大学生艺术社团是基于学生兴趣爱好而建立起来的学生社团组织.集艺术性、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其多样化的社团生活也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大学生艺术社团为载体既提高了学生实践组织能力,可以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文明和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通过对大学生社团存在问题的剖析,明确了定位艺术社团管理机制及方向,可以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尹余萌.高校艺术社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初探[D].天津理工大学,2017.
〔2〕洪虹.艺术院校大学生社团的培育与管理[J].当代教研论丛,2016(06):75-76.
〔3〕刘笑谊.辽宁省高校艺术社团现状调查与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7(05):135-139.
〔4〕唐韶军.生存·生活·生命:论武术教化三境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90.
〔5〕胡映.民族地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现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4(35):138-139.
〔6〕周瑜,张舒,满炫,高小媛.艺术社团在公安大学生中的影响——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27(07):185-187.
〔7〕胡剑.浅析当代大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