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村旅游开发的审美缺失及对策
2019-09-10牛玉兰
摘 要:郭亮村在古村落旅游中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近三十年的旅游开发中,郭亮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开发,但也凸显了诸多问题与不足。要提升郭亮村旅游就必须坚持遵循当地建筑风格的审美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保护机制。在郭亮村的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加强对审美体验方面旅游产品的开发,同时还应注重对景区工作人员健康审美观的培养。
关键词:郭亮村;旅游;审美价值;审美缺失;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基于审美角度的河南古村落旅游开发——以辉县郭亮村为例”研究成果。
在近三十年的旅游开发过程中,郭亮村在古村落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景区管理与服务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河南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创建了较好的发展典型,但发展中也凸显出一些问题与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民的收益和旅游口碑。旅游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不论是从自然景观、人文景区还是旅游者、景区工作人员等都逃离不出审美的视角。从郭亮村的美学价值、审美缺失及解决对策方面探讨郭亮村的旅游发展,能为河南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古村落作为民族记忆和传统文化的载体,既拥有包括建筑在内的物质文化遗产,又有民俗、宗教、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美的自然风光,在乡村旅游中占据独特的地位。在由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大规模筹办的中国传统村落的评选活动中,河南共有124个村落入选。作为旅游文化大省,河南有着丰富而独具特色的古村落旅游资源。然而,据《河南省旅游局2018年第二季度旅游投诉情况公示》结果显示“被投诉较多的企业”中,新乡万仙山景区(包括郭亮村)有4件;《河南省旅游局2018年第三季度旅游投诉情况公示》中新乡万仙山景区(包括郭亮村)在“被投诉较多的企业”中排名第一。此外,《河南商报》以“河南公布第三季度旅游投诉:龙门石窟第二次登榜,万仙山景区被通报”为题,报道了包括郭亮村在内的万仙山景区旅游业的突出问题,其中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景区设施及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等方面。近年来,通过旅游开发来保护、修缮古村落的方式已变为古村落发展的一种模式。事实上“古村落的旅游开发在慰藉了现代人饥渴‘乡愁’的同时,也将乡村社会卷入资本、技术和大众文化混杂的現代性旋涡”[1],单纯地旅游开发并不利于古村落的整体性保护。
美学家叶朗先生说:“旅游,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审美活动。”[2]它是集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生活美之大成的综合审美活动。作为一个和美学密切相关的休闲产业,旅游美学对旅游产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郭亮村旅游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郭亮村旅游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凸显了旅游发展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景区的旅居设施、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旅游内涵的挖掘、文化的包装和人的素质与管理品位的提升等方面,而旅游美学能帮助我们运用审美心理学的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开发和美化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为郭亮村新一轮的旅游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二、郭亮村的美学价值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西北部的太行山腹地,海拔1672米,四面环山,峰岭嵯峨,因奇特壮观的太行风光、人工开凿的“绝壁长廊”及“中国影视村”等为世人所知。村庄依山势而建,共分为郭亮、另山、回逃站、不蝶凹4个自然村,全村105户,约420口人。据村民介绍,郭亮村得名于东汉末年揭竿而起、劫贫济富的英雄郭亮,当年朝廷派周君追杀郭亮,他到此地躲避战乱,用“悬羊擂鼓”之计翻山而去,逃到山西,并死于山西的“郭亮村”,后来人们将山西郭亮村戏称“死郭亮”,新乡郭亮村被称为“活郭亮”。郭亮村四面悬崖峭壁,1977年以前,村民靠一条由430个碎石板铺成的百米高的天梯古道出入村庄,闭塞的交通使村民面临“娶亲难、看病难、上学难、买东西难”的困境,甚至有人一辈子未曾走出过郭亮村。为了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闭塞的交通及世代贫困的问题,1972年,在郭亮大队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带领下,开始了“打穿郭亮山,把路修上山,目的达不到,死也不甘心”的壮举,经过5年的奋战,一条长1250米、宽6米、高5米的“绝壁长廊”悬挂在巍巍太行山上。1976年,日本名古屋电视台在郭亮洞拍摄电视片《开拓太行山的人们》,称其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从此拉开了影视拍摄的序幕,先后有《清凉寺钟声》《举起手来》等60多部影视片在此地拍摄,被誉为“中华影视村”。
郭亮村传统民居建筑主要为三合院式石屋,有的是单层,有的是两层,其石料就近取材于当地的太行山石,整个建筑群随山势布局,疏密和谐,错落有致。其中,郭亮村有清末明初两代建筑50余座,用平毛石做基础,青色乱毛石或红色乱毛石垒墙,白灰勾缝,灰瓦屋顶,石砌楼梯,嵌以方格木窗,极具特色。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其他材料相比,木头、泥坯在中国人眼里饱含生命温度,而石块是冰冷、沉重的。郭亮村民居建筑以青石、黄石或红色夹杂堆砌垒墙,再用白灰勾缝,饰以方格小窗,赋予整个石块建筑一种视觉美感和生命的温度。再者石料因质地坚固厚重、色泽纹理丰富美观等特点,其美学效果不会因年代的推移而改变,反而在保持原有美感的基础上又多了几分古朴与韵味。郭亮村石屋建筑有的建在悬崖之边,有的居在山坡之上,有的借山势蜿蜒,形成参差错落、乱中有序、疏密适宜的建筑形态。以片石护坡,石板石块铺成的羊场小路犹如血脉般连接了各家各户,随处可见的石磨、石桌、石凳、石头栏杆、石头花盆……杂树果林散落于民居周围,使整个以石为居的郭亮村掩映在巍巍太行的磅礴与雄伟中,表现出严谨而缜密、静谧而古朴、灵动又和谐的审美特征。
“天然的材料经过人的聪明建造,再受时间的洗礼,成美术与历史、地理之和,使它不能不引起鉴赏者一种特殊的性灵的融会,神志的感触。”[3]284郭亮村民居建筑除了给人“天人合一”的美感之外,因其四面环山的封闭环境和历代贫困的生存状态,沉淀出郭亮人淳朴、友善、团结互助的文化心理。以石为生的自然环境、石屋的建造、“绝壁长廊”的开凿无不需要肯于吃苦、敢于冒险的精神。20世纪70年代响彻全国的“辉县人民干得好”口号反映的正是郭亮人不畏艰辛、敢于吃苦的精神。古村落的旅游不单是建筑参观,更是游客与村民不同审美文化之间的碰撞,郭亮村位于太行山南麓,山的气势靠的就是组合和团结,这与郭亮人团结互助的精神相映衬。这些古村落背后的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是维系并支撑村落延续的血脉,更是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润滑剂。
事实上,除了民居建筑和审美文化外,郭亮村还有丰富的美育资源。从《尚书·禹贡》开始,太行山作为具有标识意义的山脉出现于中国地理版图上。古往今来,以太行山为题的诗歌、绘画、摄影作品数不胜数。太行山不只作为一种地理、物质层面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因其险、俊、奇、秀的太行风光,郭亮村每年吸引了众多画家、学生、诗人和摄影家到此写生、采风、游学。许多绘画、诗歌和摄影作品被出版发行。郭亮村也被多所学校挂牌写生基地,郭亮村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也以艺术作品的形式为人所知。
三、郭亮村旅游的审美缺失
(一)集中建筑的单调
在旅游开发中,景区通过整体规划在郭亮村打造了民宿、农家乐等消费场所一条街,左侧是大小相似、形态构造相同的棕色仿木式建筑,大多用来出售崖柏工艺品,部分用来开餐馆,出售特产;右侧是村民自建的洋楼式民宿、农家乐,铝合金门窗、或灰或白的水泥墙面,加以透明塑料棚顶、一方水泥铺成的小院、几盏红色灯笼,风格样式整齐统一,建筑布局十分紧凑,甚至颇显拥挤。这种新式集中建筑已完全摒弃了郭亮村传统民居建筑的结构、布局及砌筑方法,砖块瓷砖代替了天然石料,水泥路面代替石板、石块砌成的羊肠小路,铝合金门窗代替了别致精巧的方格木窗,泥瓦匠代替了石匠……然而,前者给人整洁统一的视觉感觉外,与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集中式建筑相似,更多表现出似曾相识的单调与乏味。此外,集中式建筑的兴盛也不断挤压着传统村落的生存空间。建筑学家梁思成说过:“建筑的审美可不能势利的。”[3]284浓厚的现代文明氛围带动着新式建筑的热潮,郭亮村村民眼中的传统民居建筑变成落后与贫穷的象征,一些老旧院落已呈现千疮百孔的衰败景象,还有些新式建筑在古村落中拔地而起,甚至郭亮村的“崖山人家”景点变成了悬崖边矗立的一排排四、五层高的楼房。
(二)人情美的缺失
“人情美不论在社会生活还是在艺术中,都是连结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它在人的社会实践、共同事业、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并且和理智相互作用,体现了一种价值关系。它表现为人际之间的互敬互爱、互谅互助、团结合作以及对假恶丑事物的憎恶等情感。”[4]郭亮村旅游开发与商业氛围不断侵蚀着其内在的文化肌理,人情美等宝贵的非物质遗产已渐渐流失,甚至消失。未开凿“绝壁长廊”之前,郭亮村人靠一条天梯古道出入村庄,这条天梯古道凝聚着村民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的品德与情感。据当地村民介绍,几个村民挑着货物走天梯,先到崖顶的人会停下来等后边的人,或是又走下崖去帮忙;如果天黑后村民还没回来,邻里们便去天梯口等。后来交通便利了,旅游业使人们富裕后反倒出现“抢生意”的吵架打骂事件;有些村民夸大他在开凿“绝壁长廊”过程中的功劳,博得同情,欺骗游客捐款,日收入达千元之多。此外,网络上有关郭亮村旅游消费的负面新闻频频流出,暴露出村民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进程中一味追求利益的问题,衍生出许多人性美缺失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郭亮村的口碑,对今后郭亮村精神文化的传承及旅游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三)“园蔬空寥落”的尴尬
“绝壁長廊”的开凿,虽然改善了当地先前闭塞的交通状况,但由于郭亮村地处太行山深处,当地的教育资源、公共设施及交通条件相比城镇仍较为落后;加之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郭亮村多数村民在辉县县城购置了居民房,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3月份这段旅游淡季,大部分村民关闭民宿、农家乐和店铺,搬到县城生活,而年纪尚大、不愿迁居的孤寡老人留守村中。据当地村民介绍,郭亮村已变成了做生意的地方。与中国其他“空巢”“空心”村相比,郭亮村是一座旅游淡季期的“空心村”。由于旅游业远比传统小农经济能增加个体收入,家家户户开店、招揽生意成为村民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块的田园、果林早已不见绿色与丰收。“古村落的整体性特征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交融,也表现于村民与村落的共生”[5],郭亮村旅游业发展导致的旅游淡季期“空心村”现象,以及村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村民与村落的共生,使村民的生活与村落的关系仅仅表现为一种场所和记忆。“孟夏桑叶肥,秾阴夹长津。蚕农有时节,田野无闲人”的画面只停留在古诗里;农家乐菜单上挂着“山野菜”“山菌菇”“山韭菜”的菜名,却不见野味的耕种与采收;随处可见的太行崖柏商铺,只见形态各异的崖柏,却少见制作与雕刻过程。这种“园蔬空寥落”的境况没有给游客带来多样化的审美体验,使郭亮村传统生产生活的文化传承也面临着困境。
四、改善郭亮村审美缺失的对策
(一)科学、合理地引导民居建筑风格
郭亮村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是由当地自然环境、历史积淀和人文精神共同作用形成的,又经过长期的锤炼和实际生活的考验,建筑风格较为成熟,同时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和人民性。在搞景区建筑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新式建筑,尤其是供人游赏旅居的建筑,应该接近郭亮村传统民居建筑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而富有天然野趣,又不失与太行山风景相得益彰的建筑意境。政府应划定不同层面的改建范围,既对原有民居建筑进行保护修建,又能够满足现代文明下村民对住房的需求,以及对基础设施,包括道路的改造、电力电信、供燃供热、卫浴设施、供给排水等生活条件的需求。采取原有民居建筑的建造风格,并对其进行设计与升级,最大程度契合原有民居建筑风格。在整个景区规划与设计中,政府应结合专家意见,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审美培训,与村民、当地石匠和设计师协商沟通,以拿出与郭亮村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相统一的、让村民和设计师满意并具美感的建筑设计方案。
(二)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游客审美体验
在保护郭亮村民居建筑风貌的同时,辅之以当地生产生活方式,让游客在视觉、感官欣赏中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更要让他们参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首先,经营者要合理布局,突出设计主题,丰富旅游吸引物,提升郭亮村旅居设施的审美风格,打造当地主题客栈。例如,在旅居设施中融入“以石为生”的生活元素——石磨、石碾、石凳、石缸、石桌……其次,旅游者到乡村旅游更多是为了寄托一种乡愁,感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寻找“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生活气息。因而,经营者一方面要打造郭亮村的特色菜肴;另一方面,就近开辟田园,种植当地特色蔬菜作物,让旅游者参与到种植、采摘与制作菜肴的过程中,充分接触和体验古村落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给予他们田园生活般的审美享受。这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郭亮村民俗文化和生产生活的方式,也能解决郭亮村民宿、农家乐等逐渐惨淡的生意局面。
(三)引导村民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郭亮村景区工作人员大多是本村或邻村的村民,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但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与旅游者构成一种十分密切的审美关系。首先,郭亮村村民是当地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下共同孕育而生的,他们既是古村落的一员,又是旅游者的直接审美对象,还是旅游审美信息的传递者和旅游审美行为的协调者。政府应加强对村民的培训引导工作,开设郭亮村旅游发展百姓大讲堂,聘请高校学者专家为村民培训、答疑解惑。在小学或中学课堂设立旅游和美育讲座,从小培养当地学生的乡土情怀和审美意识。关注郭亮村村民中的知识分子,鼓励并支持他们以绘画、诗歌、书法等艺术方式对郭亮精神的宣扬和传承。
总之,以审美的视角来切入郭亮村古村落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关系,重新审视郭亮村近年来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文化精神方面发现尚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将郭亮村的文化价值转变为旅游价值,有助于郭亮村旅游进入一种良性循环。从审美的角度发现古村落之美,培养村民作为审美对象的审美意识,满足游客在旅游审美活动中的审美需求,一定程度上扭转当下郭亮村旅游所处的困境,提升村民的收益和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当地古村落人文景观及文化精神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唐晓云.古村落旅游社会文化影响:居民感知、态度与行为的关系——以广西龙脊平安寨为例[J].人文地理,2015(1):135-142.
[2]石云霞.中国旅游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30.
[3]梁思成.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M].北京:线装书局,2006.
[4]朱立元.美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45.
[5]魏成.路在何方——“空巢”古村落保护的困境与策略性方向[J].南方建筑,2009(4):21-24.
作者简介:牛玉兰,郑州大学文学院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