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教学不可任意东西

2019-09-10程永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66期
关键词:点题教会记叙文

程永萍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应付考试。作文课没有教案,课堂随意性很强,只注重作文的次数而不顾及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总是先宣读一篇范文,再讲开头要怎么写,最后怎么结束,学生写作时只需照着套写。当然,有的教师能进行一些“指导”,但无非是“选材一定要得当,中心一定要突出,布局一定要合理,语言一定要流畅”等苍白无力的空洞说教而已。我们都知道,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必须立足实际,切切实实地教给学生一点最基本的而又行之有效的写作方法。

一、教会学生点题技巧

什么是“点题”?就是在作文关键处用一两句话点明题意,不仅可以使中心更突出,而且可以使结构更紧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能有意识地通过点题表现出清晰的思路,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使作文与题旨扣得更紧密,中心也必然更鲜明和突出。

点题就如歌曲的“过门”,把精华的主题先强调出来,进行定调、定位。教会初中学生“点题”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上了一节“作文巧点题”的指导课。这节课从点题的作用、点题的位置、点题的技巧、修改未点题的作文四方面加以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平常的作文中加以运用,同时也可以检测自己的作文是否离题。

同时,点题还是挽救离题作文的“救命草”。在考场上,出于种种原因,常常会有作文写到一大半才发现审题有误,作文偏离题意的情况,重新写显然时间不允许,此时可以在点题上想办法予以补救,如在后半部分中急转直下,多用能够体现题旨的语句。比如考试作文《心灵的呼唤》,有考生大半篇幅在写“心灵的沟通”,没有触及中心,但结尾处却如此点题:“听吧!用你的心灵去聆听,因为心灵的语言是世间最真最美的语言,有了它,我们才能真正架起沟通的桥梁,走进彼此的世界。”这样的点题之笔,就把心灵与语言扭结在一起,让阅卷人看到了作者对语言与沟通关系的一种独特认识,虽有些牵强,但不至于判为完全离题。由此可见,教会学生掌握“点题”的技巧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会学生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一定要有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灵魂、血肉。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形象鲜明、惟妙惟肖,增强作文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细节就是品位,它决定了作文的高度和深度,因此在記叙文习作中有意识地精心编写几处精美的细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作家韩映山把细节比作“生活的浪花”是非常恰当的。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使客观事物的特征形象地再现出来,使读者得到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

为此,我上了两节细节描写的指导课——“肖像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细化动作,刻画人物性格”。指导课中,我采用比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比较以下两段话,要求学生找出细节描写并体会其好处:

A.妈妈进门叫我睡,我却没好气地说话,而后后悔,妈妈没有责备,反而又端了牛奶进来。

B.忽然只觉得耳膜一阵振动,一串细细的脚步声,那么碎、那么轻,生怕打搅了我。这声音再熟悉不过了,它承载了数不尽的爱,奔走在两扇门之间。“吱”,门轻轻地开了,妈妈走到我旁边,轻轻地说:“不早了,睡吧,别累坏了。”“要睡你去睡,没看我正忙着么?”我没好气地喊道,似乎这一声能把所有埋在心里的怨气都发泄出来。妈妈无语,满脸迷茫。随后又是一阵脚步声,还是那么轻,那么碎,不同的是那声音越来越远了。又是一个人独处,唉,我怎么能这么跟妈妈说话呢?妈妈会伤心的。我眼前一阵模糊,眼泪滴落在了眼前的书上。这时,又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只是比刚才更轻、更碎。这回,妈妈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进来,放到书桌上说:“孩子,喝杯牛奶吧,别累坏了身体……”

作家李准认为,“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托尔斯泰更是以他的写作经验说:“我在生活中到处寻找细节,如果把我的作品比做编织好的生活网,那么细节就是网中的结点。”可见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我想,在语文教学中,努力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分析、指导、练习,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会学生穿插景物描写

在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穿插景物描写是一种写作技法,也是一种构思的方法。记叙文当中的景物描写(下转第3版)

猜你喜欢

点题教会记叙文
奥本大学:一个教会你热爱生活的地方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画与理
我最爱的那个人,教会了我……
文末点题太直接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What I've Learned So Far
浙江文成:“点题公开”打造“阳光党务”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