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金永明
金永明
摘 要:中职物理是一门具有实践意义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而保证教学质量是中职物理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他们也因此对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和创新。比较法就是教师创新的产物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对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理解;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它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本文笔者基于此,围绕这三方面对比较法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比较法;物理教学;中职物理
比较法在中职物理教师的教学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是因为中职物理知识的具体特征所造成的。中职物理知识之间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教师利用比较法可以将这些分散的知识集中在一起,进而让学生在对比中对知识有着深刻的印象。这样看来,比较法所应用的范围极为广泛,教师可以将之应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也可以将之应用在学生的复习巩固过程中,都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一、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
学生之所以认为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学习起来颇有难度,物理知识的复杂性占据着一部分原因,它涉及到了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维度,有着多种多样的物理公式、物理概念和物理实验,并且其中很多知识都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学生一旦记混,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时中职物理教师就可以利用比较法来改善这一情况,他们通过对比各种物理知识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帮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例如:牛顿三大定律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其中第一定律与力的含义有关,第二定律点明了力的作用效果,第三定律则揭示了力的本质。学生在学习这三大定律的时候往往会将其内容混淆,这时笔者就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来将三者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从定律内容到公式到性质再到具体的事例分析,这些都属于对比的范畴。除此之外,笔者在向学生讲解单个物理知识的时候也会运用比较法,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挂钩。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对这些物理知识有着清晰的认知,理解起来也会变得更加容易。
二、运用比较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动力
在传统的中职物理教学课堂中,学生昏昏欲睡的情景是很常见的,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大。这时中职物理教师就需要采取措施来为自身的物理教学活动增添趣味,进而让学生有着充足的学习动力。比较法的运用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戏的设计,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去寻找知识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就可以完全被激发出来。例如:在进行《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这一节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究两种运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时笔者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动力,就为他们设置了找茬游戏,游戏中有很多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的曲线运动图形,笔者会让学生去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理由。当学生表现优秀的时候,笔者就会为他们所在小组加分,最后得分最多的小组就可以得到笔者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在这种心情的激励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三、运用比较法,有效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课堂时间是短暂的,学生要想彻底地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变为属于自己的知识,他们还需要利用课下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但这个过程对学生而言是枯燥的,他们也因此无法达到教师预期的复习效果。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来将知识间的联系和对比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能够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除此之外,微课中比较法的运用也能够让学生的复习效果更佳。例如: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都是物理电磁学部分的重要法则,但学生很容易将之混淆。因而在进行复习的时候,笔者就利用微课将这三者的区别详细地介绍给学生,如安培定则和右手定则都是用右手来进行的,不同之处在于手势。这时笔者提供给学生的微课中就会将手势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声色俱全的视频对学生的吸引力远比平淡的文字对学生的吸引力要大得多,这就使得学生复习的动力很充足。与此同时,笔者还会让学生之间进行比较,比较复习的态度、复习的进度和复习的效果。这样的话,学生复习的效果就能够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
总而言之,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和严谨,教师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讲解,学生很有可能无法轻松地理解,还会将各种复杂的物理知识弄混淆。这样的话,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因而中職物理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将比较法贯彻落实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进而帮助学生去探索神秘的物理世界。这样的话,具有基础性的物理知识就会让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李小燕.中职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225.
[2]李云霞.中职物理教学高效课堂构建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