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化之盐城淮剧传承与保护的调查研究

2019-09-10蔡雨轩

美与时代·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淮剧乡土文化

摘  要: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淮剧是从盐城地区乡土文化的土壤中孕育而生,并受其滋养不断发展、壮大的地方戏曲剧种,成为盐城乡土文化中戏曲文化的代表。如今,盐城作为一个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势必对乡土文化产生大的冲击,文化根基正逐渐流失,精神家园将逐渐崩塌,作为淮剧,不可避免地也受之波及,陷入窘境。虽然一代淮剧人为振兴淮剧做着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努力,可如何让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淮剧在与现代城市文化冲突的困境中真正走出来,开辟一条符合本地特色而又可借鉴之路,是需要一代代盐城淮剧人不断探索的。

关键词:乡土文化;淮剧;城市化进程;传承;保护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1]无疑,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戏曲文化,当属其中一支奇葩,具有地域特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基于此环境变化的乡土文化正悄然嬗变,戏曲文化受到的冲击自然更为显现。苏北城市盐城,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淮剧则是其戏曲文化的突出代表。笔者作为一名来自于盐阜地区、从小受“淮剧”熏陶的高校“文化遗产研究”专业的学生,深感有责任将熟悉的感性认知,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进行理性的思考并付诸文字。本着遵循“原真性”与“活态性”的原则,在面对城市化进程的现实大背景下,探讨传承与保护的具体对策,更當放在乡土文化资源整合的大视野下。

一、乡土文化下诞生的盐城淮剧

所谓乡土文化,学界有很多观点,没有统一界定,但不管怎么说,它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其实质是农业文化,包含了农村的民风民俗、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等多个方面,是由农民所创造并享用的。在土地、农村、农民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环境中产生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群体性特征[2]。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所讲:乡土中国的根在土里,向土地讨生活,从土里长出光荣的历史……只有直接有赖于农业来谋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地在一个地方生下根。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3]。

盐城,从地理位置上说,地处里下河平原,临黄海之滨;北有厚重刚劲的齐鲁文化熏陶,南受飘逸儒雅的吴越文化浸渍。从历史上看,《元和郡县志》云:“盐城,本汉盐渎县,长百六十里,在海中。”先民们利用近海之利“煮海为盐”,之后“穿渠通运”,烧盐、打鱼、种地、收割,无不浸透了盐城人的生活艰辛……至“洪武赶散”,废灶兴垦,大批崇明、启东、海门人迁入,带进外来文化,民俗民风……所有这些兼具海洋和农业文化的形态,经过千百年沧桑岁月的熔炼,决定了盐城乡土文化的复杂性、多样性、兼容性、开放性以及沉郁的苦情意识,也造就了苏北人温厚平和的秉性,博大包容的胸怀,形成了盐阜文化特有的气韵和风格。这一独特的人文环境和社会土壤,产生了极具艺术个性的淮剧艺术,同样孕育出了乡土文化中的“董永与七仙女”“施耐庵与《水浒》”“枯枝牡丹”“沈拱山”等传说故事和“建湖杂技”“义丰龙舞”“弶港渔民号子”等传统技艺。

淮剧,就是在这样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中诞生。盐城、建湖地区因黄淮合流,位于下游地区频遭水灾,农民为避饥荒,离乡背井,外出乞食,常沿街挨门卖唱,并因一唱三叹,形成了“门叹词”。“门叹词”语调哀婉悲泣,内容多为悲歌怨词,感怀身世,表达乡土情怀,令人感伤。明代以后,盐城、阜宁地方“香火”兴盛,并出现了童(僮)子做香火的巫觋活动,其中有很多说唱、表演成分,如童(僮)子唱忏等[4],并进而产生了“香火戏”。“门叹词”与“香火戏”两者融合,形成了淮剧最原始的演出形态——“三可子”,又称“盐淮小调”。继而沿淮河、运河发展,随地域推广,唱腔进入“徽夹可”“京夹淮”阶段,终于产生出一门与多元化乡土文化特点相符的艺术形式——淮剧。

这种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流行于社会底层的乡土剧种,语音语调多来自盐城地方语言系统,唱词多来自民间生活和传说,由于扎根于乡土文化的土壤,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

淮剧不仅产生于乡土文化的大背景之中,其传播与发展也受益于乡土文化。光绪末年开始,大批苏北人逃荒至上海,在大上海从事着最底层的工作,拉黄包车、工厂工人……生活辛劳困苦,其聚集的地方,常弥漫着浓浓的思乡情绪。与他们一起逃荒而来的淮剧艺人便在这里“搭台子,拉围子”,唱起了淮剧,使远在他乡的苏北人听到乡音乡曲,得到一丝心灵的慰藉,这也成为最受他们欢迎的娱乐方式之一。由此,淮剧便在上海渐渐传播开来,并与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相结合,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20世纪30年代,基本形成淮剧的三大主调——淮调、拉调、自由调。

20世纪80年代前后,淮剧逐步走向繁荣,淮剧团遍地开花,演出遍及苏、浙、沪、徽、豫、闽、台等省,剧目数以千计,从传统剧目《九莲十三英七十二记》到现代戏《奇婚记》《打碗记》《蝶恋花》,无不极受欢迎。《奇婚记》参加1983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荣获七个一等奖,被誉为“江苏戏曲新的里程碑”。可见,淮剧承载着盐城地区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学、宗教、民俗等地域文化,自身也成为盐城乡土文化中戏曲文化的代表。

二、 城市化进程对于盐城淮剧的冲击

城市化发展对于人们最为直观的影响就是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城镇用地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对农村进行掠夺式开发与整合,原生态的乡村环境越来越少,更多的人从农村走向城市,从平房住向高楼大厦,乡村风貌和人际交往规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脱离了传统风俗和契约关系的束缚,取而代之的是理性化的人际关系和交往规则[5]32,使乡土文化氛围逐步削弱。对应的,客观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对乡土文化形成巨大吞噬与冲击;特别是市场经济初期的功利心态对乡土文化内涵和价值形成一定的扭曲与扼杀;主观上,一度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乏力,乡土教育失范,现代传播媒体曾经对乡土文化似乎“视而不见”,疏于宣传,等等,都使城市化发展中传统乡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生冲突与不适。

以盐城为例,建市时的1983年,盐城GDP在31.906亿元,位列江苏各地市的倒数,农业人口655.23万人,非农业人口59.70万人,农业人口占比91.65%。至2016年,盐城GDP已达4576.1亿元,跃居扬州之前,列第七位,农业人口454.25万人,非农业人口374.29万人,农业人口占比降至54.83%。显然,盐城正从一个农业型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化城市。

而淮剧,却在这一大背景下,至20世纪90年代,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坎坷的路。

从淮剧的担当者——剧团来看,规模和数量不断萎缩,原本各县区的淮剧团名存实亡,省淮、市淮人员大量分流至当时的商业系统各企业,导致演员人数下降,结构偏老化。在对曾经的江苏省淮剧团团长何亚雩的采访中得知,省淮当时共45名员工,40岁以上占三分之二。而县淮,以滨海为例,共50多人,40岁以下没有,40-50岁7个,50-60岁5个。

从淮剧的受众者来看,据一份2013年7月—2014年8月间专门组织的专题调研显示,受访的当地群众中,36.9%的人表示不知道淮剧,甚至18%的人表示从未听说过淮剧。而仅仅14.4%的人表示知道,有兴趣,常观看。居然有35.5%的受访人表示不知道盐城是淮剧的发源地。知道的人数也只占总数的不到20%[6]。淮剧作为传统戏剧的一种,被人们冠以“老掉牙”的刻板印象。

从淮剧的表演场地来看,内部统计资料显示,原有乡镇影剧场所114座,到后来属危房的36座,变卖的14座,出租、承包改超市的25座,常年闲置无人管理的35座,几无场所可供演出。与崛起的高档影剧院市区18座(含大丰区),六个县(市)区37座形成鲜明对比。

站在乡土文化备受冲击的大背景下深刻反思,不难发现,一是淮剧所依赖的乡土文化氛围逐渐衰落,原先适逢盛大节日或活动,一个村的老少聚在一起观戏的文化氛围不见了。二是淮剧所基于乡土文化的苦情意识不再适用于现代人的审美观,悲情化的腔调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一唱三叹的唱腔感觉拖拉、呆板。三是原先家家户户说方言,流传着地方的各种民间故事、民歌民谣,而现今久居城市的青少年都在说普通话,缺乏对乡音深厚的情感,对地方民间故事、民歌民谣知之甚少。所有这些,使得观众缺乏应有的代入感。但是,城市化进程与全球化一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更应反思的是我们自身应对上的缺失:20世纪90年代始,国家对戏剧剧团改制,一刀切取消财政补贴,实施“断奶”;自1958年创办的淮剧学校,几经“鲁迅艺术学校”等变迁,却意外予以解散;宣传媒体不遗余力地打造一个又一个的“流行”,却对传统戏剧漠视。

三、面对城市化进程盐城淮剧人的努力

对于淮剧的困境,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国家予以高度重视,国务院于2008年将之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尤其在财政上的支持,基本采取了包办式的补贴,以盐城市淮剧团为例,盐城市盐都区财政3年累计投入就超千万元。而盐城淮剧人,更是为淮剧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近几年打造了全国戏曲现代戏创作的“高地”,形成了淮剧艺术创作的“盐城现象”。

首先,音乐唱腔上的创新。针对淮剧曲目大多悲情化的唱腔,以致后来形成的淮剧唱腔——小悲调、中悲调、大悲调等,淮剧人进行了大量改进,对音乐唱腔体系做了相应的修改与创新,变得自由、灵活,确立了规范化的板式音乐体系,包括腔调创新、旋律创新、形式创新,等等,使以“自由调”为主调的表演更加适合现代题材。还有比如接近有板无眼类的领唱与群唱的“流水板”,以及对于重唱、伴唱、帮唱、合唱的重叠运用,均为淮剧音乐声腔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丰富了淮剧表情达意的方式,同时激发了观众新的审美意趣[7]。经过一代淮剧艺术家的不断努力,淮剧唱腔在保留其本土乡音特色的同时,不断改进、创新,越来越契合现代人的音乐审美观念,產生了又一“里程碑”式的两大变革形式:以上海为代表的“新都市淮剧”和以盐城为代表的“乡村淮剧”。

其次,最关键的是剧本的创作。时代发展,为符合现代人的精神需求,盐城及各县(市)区专门成立了剧目工作室,从事剧本的创作,形成盐城剧目创作的“四季歌”,即“春播、夏耘、秋收、冬储”,也就是春季文化行政部门下达创作任务,夏季进行剧本研讨,秋季举办新剧目调演,冬季将一年新创作剧目归档。这些年来,盐城平均每年产生20多部大小剧目,先后培养了陈明、徐新华、卢冬红、贺寿光、徐恒斌、袁福荣、邵秀华、王有理等一批优秀剧作者。盐城淮剧在城市化进程对乡土文化的冲击下,创作中表现出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三小”思路,即以人物之小,彰显人性之真;以事件之小,彰显故事之真;以制作之小,方便还戏于民。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反映民众的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精神,不失为一种为现代人的灵魂“寻找回来的世界”之举,如《小镇》,荣获“文华大奖”。二是“宏大精品制作”意识,大背景、大场景,如《送你过江》,荣获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剧目奖,201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评审中入选全国10部重点扶持剧目名录。

一系列有利于淮剧传播推广的“淮剧下乡”“文化惠民”等活动,免费下乡或向市民演出,让淮剧回归乡村,让市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淮剧,每次都有几百人前来观看演出,牢牢抓住这批淮剧“戏迷”,也就抓住了基本受众。

2011年淮剧博物馆成立,向人们介绍了淮剧的历史沿革、艺术特色、名人名作,为盐城淮剧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场所。同时,淮剧博物馆也成为淮剧研究的学术基地。

在这样的形势下,淮剧传承与推广的民间组织在基层发挥着重要作用,现有民营剧团41个,从业人员600余人;淮剧工作者人数也有所增长,已达250人,其中一级编剧4人,一级演员24人,二级演员57人。

四、 盐城淮剧在传承与保护中的缺失

虽然盐城淮剧人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冲击做出了巨大努力,为重振淮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站在传承与保护的角度审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还有所缺失。其可持续性是衡量的一项指标,这是由观众普及性决定的,而普及性取决于淮剧观众年龄层次结构。以此深入剖析,笔者以为宜放在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在乡土文化的大视野下,进行原因探究。第一个问题:盐城淮剧目前的发展是否不靠补贴就能够达到自身的生存与繁荣?

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补贴,可以为盐城淮剧发展提供基本的保障。近几年来,政府对于淮剧团的财政补助,一定程度上拯救了濒危中的淮剧团。可依赖政府的补贴并非长久之计,存在着严重的潜在弊端。一方面政府每年规定演出一定量的下乡、进社区等惠民演出场次,都是免费的,笔者在淮剧博物馆“文化惠民”现场进行了120份问卷调查,对于是否“喜爱淮剧”的提问,无一例外均表示“收费不看”。民众已经养成了“看戏不花钱”的习惯,自然剧团也就无法门票收入。另一方面淮剧演员和工作者每月固定的基本工资只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为了获得额外收入,只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婚礼、丧礼的“走场”、外接私活上,导致现阶段除在参奖精品淮剧上投入极大热情外,各剧团自身鲜有整台剧目的商演,基本停留在下乡、惠民的免费片段演出上,质量也就不能得到保证,受众面很窄,更不用说盈利。这种过分依靠政府补贴的传承与保护方式,打破了传统淮剧自身发展的规律,破坏淮剧的活态性,阻碍了淮剧自身的良性发展循环。

怎样摆脱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支持?看戏收费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但答案看似简单,实则至少面临两大困难。一是靠什么收费?淮剧行业创“新都市淮剧”的上海经过努力做到了每场费用要好几百,依然常常爆满。相声行业的“德云社”几经曲折做到了全国连锁。它们都已打造出了自己的文化品牌。而盐城淮剧如还是以“乡村淮剧”为主,仅靠下乡、惠民以及进行精品剧目参奖的方式,很难走出一条市场化的道路。二是靠谁来收费?笔者在淮剧博物馆“文化惠民”现场进行的120份问卷调查中20%的年龄段在40-60岁,80%的年龄段在60-80岁,都是中老年人。在他们的传统消费观念中是不会把钱“浪费”在看戏这件事上的。所以现有的观众,需要保护,不过暂时并非是收费的群体。对此,自然衍生出淮剧艺术需再创新、观众结构亟待改善的严峻现实问题。

第二个问题:盐城淮剧目前的发展节奏是否跟上盐城城市化进程步伐?

沧桑巨变,今天的盐城,是一座正在崛起的中国东部沿海新兴城市,是一座承载国家“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重要战略的节点城市。2019年,盐城市委市政府谋划新一轮发展,确立了“两海两绿”新路径,即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跨越,提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争创生态环境新优势、发展湿地生态旅游、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路。习近平在两会上对文艺界社科界委员的讲话中更是指明了“以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的艺术发展方向。这些无形中对淮剧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曾经的城市名片,时下绿色文化构建的传统文化基因,理应发挥导向功能,承担引领文化的责任,它要与扎根在这片土壤的众多传说故事等,共同成为这片土地上人脉宝贵的文化财富,使流淌着的人们的精神血脉,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要求淮剧这一当地最接地气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生命活力。存续传统文化底蕴和精髓也是优秀乡土文化传承的核心要义。

五、盐城淮剧在乡土文化大视野下

传承与保护的思路和措施

围绕尚存的问题和不足,如何进行盐城淮剧的传承与保护?笔者以为,不能仅仅限于淮剧艺术本身,为传承而传承,为保护而保护。因为,首先乡土文化是一个完善的有机的系统,只有用整体性视角,才能全面理解乡土文化的要素和意义所在。其次,只有用整体性视角进行把握,才能实现乡土文化资源价值最大化,必须有规划地进行整体引导。再次,对乡土文化的再认识还应注意将“小村落”置于大社会中进行分析和把握。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价值需要用一种城乡互联的方式来进行思考和判断。用这种互联式的方式进行思考,对乡土文化的价值判断才是符合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8]。站在盐城乡土文化生态环境的大视野下保护淮剧,关键在于对乡土文化资源的整合,既保其具有的乡土特色,有利于淮剧传承与保护的原真性,同时也要将淮剧与其他各种乡土文化进行关联与整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有利于淮剧传承与保护的活态性,使之回归成为我们存在的精神家园,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笔者的基本思路是,在近期盐城淮剧人不懈努力而形成的大好局面下,在进一步保持完善现有做法的基础上,将盐城淮剧放在乡土文化之中,顺应城市化进程的形势,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进行第一步的“立足”。同时,融入乡土文化教育,深入校园,培育下一代潜在受众群体,不断改善观众年龄层次结构,进行第二步“立基”。利用乡土文化优势,打造与城市化进程充分契合、能够走出去的旅游品牌、真正新的城市名片,完成第三步的“立牌”。旨在构建一系列立体化的传承与保护机制,进行所谓的“三步曲”,真正迎来盐城淮剧的“第二春”。

(一)“立足”——置于乡土文化之中,形成自身发展的良性循环

随着盐城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文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我们在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的同时,更需要顺势而为,进行更高层次的发展与创新,进一步凸显地方特色,提升当地乡土的影响力,孕育出既有乡土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这已经成为对乡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5]34。对于作为戏曲文化的淮剧更是应该提倡再创新,在盐城“乡村淮剧”的基础上进行再一次创新与突破的所谓“第三次变革”,旨在扩大受众基本面,增强受众代入感。这是笔者采访老一辈淮剧理论工作者何亚雩、淮剧博物馆馆长、淮剧研究会会长刘正阳等人时,他们共同的看法。这种“变革”应有别于“新都市淮剧”,是符合盐城地区多样性、包容性特点、融于盐城乡土文化之中、适合盐城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形式上对淮剧内容、唱腔、服装、器乐、动舞改良,不断推陈出新。内容上在文化下乡、惠民,满足原有观众群的同时,进一步突出“三小”的功能,挖掘盐城城市化飞速发展中的精神动力源泉,即反映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乡土风骨,反映乡土文化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乡风荣辱观。进一步融入盐城红色文化,“铁军精神”,打造品牌宏大制作,发挥巨大的精神导引价值和教育感化功能。改良民风民俗,提升文化品位,改善人文环境,为盐城市的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尽的“能源”。投入上建议将政府财政补贴费用的一部分,用于淮剧艺术市场化推广运作,设立如淮剧广场、淮剧一条街以及淮剧茶社或茶馆等场所,学习德云社、南博院茶社等。或如昆曲在景区设立专场收费的观戏区——“淮剧大舞台”,逐步打造出本地化的“商业品牌”,不断扩大吸引培养各层次的观众群,倡导“花钱看剧是对于淮剧演员的尊重”的意识,逐步将看戏收费的消费习惯重新逐步培养起来。将政府财政补贴的另一部分用于艺术性奖励,使其成为剧团提高艺术质量、发展产业的原动力,形成盐城淮剧艺术靠自身生存、发展并繁荣的大好局面。

(二)“立基”——结合乡土文化教育,将淮剧真真实实走进校园

现有的从小学到中学的义务制9年教育中,已将美术、书法、音乐等艺术类学科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但各地的乡土文化教育还未能进入学生课堂,学生接触到的淮剧更是少之又少。现在,从新成立的盐城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艺术处潘慧萍处长处了解到,淮剧进校园已提上议事日程。但笔者看了计划后发现,仅限于按时下流行的一些身段、动作等蜻蜓点水般的介绍,因而在此呼吁是否协同教育部门等共同努力,让当地优秀的乡土文化走进校园,或与美术、书法、音乐并列,或成为思政课的其中一部分,一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在乡土文化教育普及中,培养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只有从小培养厚重的乡土文化底蕴,也才能真正产生其具有代表性的戏曲文化的兴趣与了解掌握的冲动,而对于盐城淮剧的重点教育,也才能做到不仅仅是让学生看到淮剧、听到淮剧,更要让他们愿意亲身体验淮剧,学习淮剧关键的唱腔和语言。因为淮剧的乡土文化属性主要在于它独特的声音属性、唱腔和语音语调,建议可以放在基础音乐教育中进行普及,既培养学生欣赏淮剧的审美能力,又体会其中蕴含的乡音乡情,让盐城淮剧教育在乡土文化的普及中,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

(三)“立牌”——利用乡土文化优势,打造地区旅游品牌与城市名片

现在,一个外向型的厚德崇文的文明沃土——盐城已然显现,伴随的是旅游产业将得以迅速发展——东部沿海滩涂自然风光带,以“湿地之都,水绿盐城”的生态形象示人。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陆公祠、施耐庵纪念馆、东台西溪古镇、建湖朦胧宝塔等历史遗迹,与这方土地孕育出的乡土文化中大众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传统技艺,以及以此形成的里下河平原水乡民俗风情,共同构建的红色文化、乡土文化,显示了盐城地区的旅游文化定位,构成了盐城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了盐城自然旅游与人文旅游的组合度。而盐城人文旅游资源中,能够代表盐城文化特色的,无疑淮剧最为典型。因此,借助旅游开发的新一轮浪潮,利用现代高度发达的媒体传播手段,进行淮剧的宣传与推广,在笔者看来,不失为一传承与保护的良策,也顺应了国家大部制将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合并的宗旨。

(四)用淮剧形式将“传说故事”搬上舞台

盐城红色文化已不断地被搬上舞台,并收到很好的效果,而“董永与七仙女”“施耐庵与《水浒》”“张士诚与枯枝牡丹”“沈拱山”等美丽的传说故事,包括这方土地的历史人物范仲淹、陆秀夫、陈琳、韦彻、宋曹、冯道立、宋泽夫等,以及大纵湖、范公堤、九龙口、“五谷树”等盐城历史风物,甚至包括“建湖杂技”“义丰龙舞”“弶港渔民号子”等传统技艺元素,完全可以创编出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淮剧新戏,包括影视剧本,使乡土文化中传统戏曲文化与传说故事等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打造屬于这方土地的旅游线路与品牌产品。

(五)在历史文化和旅游风景区展现淮剧的魅力

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的话剧、歌剧不同,它声音高亢洪亮,身段、神情具有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美,某种程度上更适在自然风光优美的室外进行表演,“戏”与“景”遥相呼应,形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画卷,如昆曲《游园惊梦》等在古典园林或风景区中的实景演出。借鉴这种模式,将“董永与七仙女”的西溪古镇、“施耐庵与《水浒》”的大丰白句、“张士诚与枯枝牡丹”的亭湖便仓,突出以淮剧为主的表现手法,创作景区大型综合演出,或许更能达到情景交融之效。

(六)在乡土文化展示中体现淮剧独有的风采

近期,以回归自然的“农业生态园”一时兴起,多数在硬件装修上注重所谓“中式化”,点缀以字画,但缺乏文化内涵,建议结合当地的乡情风物,增加乡土文化底蕴,突出营造适合淮剧的展示氛围。不单单是搭建“古味的戏台子”,还可以设立不同时期的淮剧代表人物舞台艺术形象雕塑。有条件的改造为“淮剧文化园”,吸引民间淮剧社团,成为票友唱戏、文化惠民以及淮剧研究的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将丰富的盐城乡土文化进行再梳理,定期举办有深远意义、有一定影响力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东台庙会、便仓枯枝牡丹节、盐城各县饮食文化节,牛郎织女相会的“七夕节”等,进行以不同节目创新的淮剧表演,形成各自鲜明的主题,进行品牌化运作。

(七)加强景点等地的淮剧文创

要运用一些商业营销手段推销淮剧,大量开发关于乡土文化、尤其是淮剧的文创产品,并投放到旅游景点中去。制作精美、符合大众审美观念的文化产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人们到景点看淮剧表演,买淮剧人物脸谱、服装、道具的文创产品,具有持久的效应,力争让淮剧成为人们日常娱乐休闲生活的一部分。

盐城淮剧是盐城地方人民创造的,历经两百多年的历史,已融入盐城的乡土文化中。因此,想要让淮剧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依然占有一席之位,就要既保持其乡土文化的属性,保护淮剧的原真性,又要与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生活习惯相适应,能够不断地创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保持淮剧的活态性。融合了原真性和活态性的淮剧艺术,一定能长久地被盐城地区人民所认同、持久传唱。

附:调查问卷

1.性别

男(     )    女(     )

2.年龄

20-40岁(   )  40-60岁(    ) 60-80岁(    )80岁以上(    )

3.您是哪里人?

市区(     )     乡镇(     )    外地(     )

4.您是否喜欢淮剧?

喜欢(         )      不喜欢(        )

5.您对淮剧了解吗?

相当熟悉(      )       比较了解(     )       一般(        )        不太了解(      )

6.您平时常听淮剧吗?

每天都听(      )     每周都听(      )   每月都听(        )     很少听(       )

7.您平时常看淮剧演出吗?

每周都看(      )    每月都看(       )    一年几次(        )     几乎不怎么看(         )

8.您是怎么知道这次淮剧演出的?

亲朋推荐(      )    关注公众号(      )   社团推荐(        )    其他( )

9.您對这次演出是否满意?

满意(     )   较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10.您家里的小孩(20岁以下)是否喜欢淮剧?

喜欢(     )     不喜欢(     )

11.您认为有必要对淮剧进行保护吗?

很有必要(    )  没有必要(    )  不知道(   )

12.您对目前淮剧发展有哪些建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EB/OL].[2014-09-24].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25/c64094-25729647.html.

[2]刘艳君.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的困境与选择[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12-116.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4]邓小秋.淮剧的渊源与形成[J].戏曲研究,1995(1):181-193.

[5]曹云,周冠辰.城镇化进程中的乡土文化的保护困境和有效传承策略[J].现代城市研究,2013(6):31-34.

[6]孙晓东.淮剧艺术通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214-218.

[7]周兴洲,孙晓冬.论戏曲现代戏创作中的盐城现象[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23-124.

[8]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再认识[J].贵州:贵州社会科学,2018(1):4-10.

作者简介:蔡雨轩,南京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城市化进程淮剧乡土文化
淮剧还好吧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关于城市人行道透水路面技术的研究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系数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