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分析
2016-11-14张武军高旭东
张武军++高旭东
[摘 要]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下,如何切实保护耕地,寻找城市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契合点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故在本文中主要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耕地保护;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226-01
1、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问题及原因
1.1 对保护耕地的认识不到位
只有增加耕地面积,才能大规模的提高粮食的产量,因为即使使用高科技,一定面积的土地产量也依旧是一定的,因此想要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满足我国最近基本的粮食供应,就要提供足够的耕地面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性。但是我国许多的官员对于耕地的重要性认识能力还不够,将目光只投入到促进经济发展上来,还有一些企业,工厂随意占用耕地面积,只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对耕地资源的保护,对耕地保护的意识不够强,使得耕地得不到合理利用,导致城市化进程中的可用地逐步减少,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1.2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我国土地的利用结构存在着大量的不合理的现象,并且土地的利用效率低,大量的土地被浪费,然而大量的农村的耕地却依旧被城市建设大量占用的原因就是城市的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不健全和存在着一定的历史遗留问题。甚至是在土地价格昂贵的市中心,依旧存在着大量的企业和单位,这些单位占据最好的城市地段,但是土地的利用效率依旧很低,大规模的存在着土地浪费的现象;我国的经济结构中工业的比重占据最大的地位,因此在城市中心,重工业工厂占据的比重大,大部分还是重工业工厂,并且重工业的工厂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扩张,因此需要占据更大的耕地,因此,导致交通用地和城市绿地占用的比重就会减小,许多重工业企业占据了城市重要的地段,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反而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此同时,城市绿地和交通用地的紧张,造成我国城市存在交通拥挤,环境质量差等现象。
1.3 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
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多以牺牲大量的耕地来扩大其发展面积的模式,因此耕地总量急剧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耕地的被占用是很正常的,这使原本就紧张的耕地资源面临更严重的问题。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都达不到统一,两者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难以很好的衔接,从而导致城市管理失控,土地利用率低下。一直以来,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因此,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是必须的,但是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因此城市化进程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将长期存在。
1.4 缺乏耕地保护监督机制
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耕地在保护过程中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并且缺乏专门的部门对其进行监督管理,从而导致城市在整体发展过程中所制定的一些规划完全无法适应耕地的实际情况,从而无法协调耕地的利用和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再加之当前我国耕地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违法占用耕地的现象较为常见,土地管理力度不大,从而导致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
2、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2.1 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提高土地存量和耕地保有量
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加强对未利用土地的适度、合理开发;对荒废的土地、闲置已久的农村旧宅基地以及废弃的工矿用地进行复垦,治理已污染土地;对现有耕地进行土地平整、地块规整和基础设施配套等整理工作,从而提高土地存量和耕地保有量,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以及耕地的有效利用和节约集约利用程度。
2.2 新城建设做好合理的城市规划,旧城建设以内部挖潜为主
新城建设应提前做好合理的城市规划,合理布置各城市功能区的位置与道路交通布局,避免重复拆建新楼,城市发展不应以扩大城市规模为目标,应控制城市的盲目扩张,通过提高住房容积率、开发城市立体潜力等方式集约节约用地。旧城建设应充分优化现有的城市结构,以内部挖潜为主,杜绝城市“城中村”和城市土地闲置现象,从而避免占用不必要的耕地资源。
2.3 完善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建立土地开发整理新机制
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责任,负责本行政区内的耕地占补平衡,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落实耕地占用补偿的法定义务。建立包括经济发展与耕地占用数量的关系、耕地质量评价、耕地的食物生产潜力评价以及耕地变化的粮食安全效应等在内的耕地储备体系,推动土地开发整理产业化。严格土地开发、整理的项目管理,建立从事土地开发、整理的专门机构,采取招标的方法推行企业化经营。鼓励开发整理机构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利用优惠的税费政策调动各方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各地区耕地占补平衡。
2.4 加强对土地市场的监管,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
我国土地一级市场由政府完全垄断,存在土地审批不严,行政内部腐败的现象。这就需要相应的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体制,制约权力部门和个人违法行为的产生。我国土地二级市场是一个垄断竞争的市场,政府过多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市场的自我发育,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应适度减少政府对土地市场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因为一旦土地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土地非农化的成本上升,进行土地非农化的生产活动利润下降,相关利益者就会考虑以其他方式来代替土地非农化的行为,如开发荒地、进行城市用地内部挖潜等,不断完善土地市场的竞争机制,这样便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总之,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发展和耕地保护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项内容,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耕地的节约利用,更好的实现对城市土地潜力的挖掘,建立健全城市建设用地管理体制,有效地实现对耕地的保护,确保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巧玲.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 罗琦.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 郑纪芳.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相关主体行为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9.
[4] 秦文,林鸿.成都市城市化进程中的耕地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01:78-8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