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晓白:翰墨长卷 再现盛史

2019-09-10麦宇旻

大社会 2019年7期
关键词:长卷广州

麦宇旻

李晓白,1958年生于广州,祖籍广东新会,早年深造于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广州市业余艺术大学绘画系,后又深造于广州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李延声工作室高研班。现为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课题班刘大为工作室画家,广东省美协理事,广东省书协理事,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白云区文联副主席,广州市白云区美协主席。

“越不容易得来的东西就越珍惜。”回溯学画历程,李晓白不无唏嘘。他说,追求的过程愈坎坷,追求的愿望就愈强烈,收获以后自然也倍加珍惜,他的学画之路并非坦途,而是山路崎岖,这正成就了今日的李晓白。

道路崎岖  迎难而上

“小时候,小表哥经常到家里串门,他特别喜欢在纸上涂鸦,我也加入進去,就这样喜爱上画画。”童年的稚趣玩耍,种下小小的种子,生根发芽,李晓白上学后开始积极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果然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他不自觉中踏上艺术之路,以成终身事业,这是他自己以及少年时支持他的父亲都始料不及的。

少年时代,学画不易,特殊年头,一册难求。当时,身为中学墙报组组长的李晓白,曾经四处寻觅美术画册、名人字帖等学习资料而一无所获,反而被大人因为担心背负“文革”时代的特殊罪名而泼了一盆冷水。在没有任何学习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作画欲望又极其高涨的李晓白,只能不放过任何一个参观画展的机会。“那时候,市内只要举办任何画展,我都赶去,在展览作品前抓紧学习、观察、临摹,回到家以后,又凭着记忆和想象,重新作画。”他常常连续多日流连忘返,不舍昼夜,连抄带学,拼命汲取艺术养分,在青涩的童年就打下了一部分熟练的绘画技能。

中学毕业后,李晓白来到农村插队,上山下乡期间,他没有放弃哪怕是片刻的作画机会。“只要手里有纸,有笔,我就作画。没有纸,没有笔,我就在床板上用手指画,在饭桌上画。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真可谓‘不疯魔不成活’……”李晓白笑言。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平素一直坚持作画、又积累了不少绘画理论知识的李晓白,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学校——广东省工艺美术学校。从此,他步入新的天地,开启新的历程。

在学校时,李晓白给同学和老师的印象,并不是一个天马行空、才华横溢的学生,而是特别喜欢埋头练基本功的人。他认为,在学习的关键时期,过早挥霍个人的天赋才华,可能会影响今后的长足发展,不如努力打好根基,提高技术细节。正是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态度,帮助李晓白形成了厚实的美术功底。

从工艺美术学院毕业以后,他受到著名山水画家黄云先生的赏识,收为入室弟子,此后,又先后在广州市业余艺术大学绘画系、广州美院国画系研究生班深造,后来还加入了中国国家画院李延声工作室高研班、刘大为工作室课题班,进一步交流、进修、提升。

一路走来,如今的李晓白依然笔耕不辍,刻苦如昔,因为,“每当我回想起当年那个想学而不得学的岁月,就会对当下的环境倍感珍惜。”

中西结合  融会贯通

李晓白的作品,同时融入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技法,因此,对于二者的关系,他自有一套独特的见解。

他介绍说,当代国画界可以大致分成两派,一是传统画派,追求传统沿袭,讲究写意,看重技法的传承,二是中西融合派,主张充分吸收西洋技法,丰富中国画的造型。李晓白主张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绘画一旦要开始承担服务现实、反映当下、展现时代的功能,西洋画的元素就变得必不可少,在中国画的固有结构之上,加入西洋画的明暗虚实,两者有机结合,更容易可以创作出优秀作品。中西艺术应该相互补足、取长补短,艺术家应当不断学习吸收新事物,才能更好地创新发展。”李晓白表示。

谈到现代名家,李晓白最钦佩的画家是杨之光。在他看来,杨之光能够做到将西方技法融入国画之中,运用西洋技法表现特色鲜明的主题,可以做到以一笔将线条转折、画面色彩、阴影、结构通通表现出来,展现了大部分画家尚不具备的深厚功力。李晓白认为,杨之光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因为不断吸收新技法,没有陷入“中西之争”,只有突破这道界限,才能达致另一重境界。

西洋画擅长客观写实、注重对象的外在形态,中国画注重结构、体积;西洋画通常用色光来表现对象,中国画通常用客观结构来表现对象——“这些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的重要区别,只有把握好这些区别,才能更好地取舍技法以表现所画对象。”

鸿篇巨制  南国盛史

入行至今,李晓白可谓画作等身。不过要论近年来花费心力最多的作品,则要数长卷《南国商都》当仁不让。这幅集合了十九位艺术家心血的不朽之作,旨在展现从汉初南越国时代到清末民初两千多年间广州商业发展的繁荣盛景,高度契合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寄寓古老的南国商都将在新时代承担新使命、发挥新作为。对于李晓白个人而言,领军创作这部重要的长卷,既是巨大的专业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

《南国商都》全卷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描绘万船来仪的场景,反映广州的海洋文化;第二部分以穿越历史时空的手法还原南越王宫盛貌,表现广州悠久的历史;第三部分用近代广州骑楼、花市等极具特色的建筑与民俗,反映广府风情;第四部分以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及道教共存于穗的城市景象,体现包容的宗教文化;第五部分描绘了商贾辐辏的十三行,呈现出繁荣的岭南商业文化。

整幅作品从珠江源头到白鹅潭码头,从十三行商贸到市井文化,从爱群大厦到北京路商圈,从南越王城到越秀山顶,从广州三塔到珠江出海口……码头、街道、山水、建筑、商贾盛况,皆入画卷。“它难就难在,不是平铺直叙诉说一段历史,而是高度浓缩叙说两千多年的城市发展史。描绘的历史时期截止至清末民初,主要是为了体现历史的厚重感,对此曾经有人提出,为什么不加入一些当代元素,譬如小蛮腰等广州城市新地标?我们创作组没有这样做,因为考虑到整体风格的协调性。《南国商都》不仅仅要体现古代广州的繁荣气息,还要体现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民俗民风,本身就已经相当复杂,如果再加入当代元素,整体氛围就更加难以统一。”

作画过程十分艰辛,由于是多人共同创作,李晓白除了要绘制自己负责的部分,还得对其它部分进行统筹规划,“每个画家有鲜明的个人风格,用笔、勾线各有千秋,要把所有部分统一起来,着实不易。”李晓白自己负责荔枝湾和十三行部分,“荔枝湾和十三行是广州当年商业最繁华的地方,建筑、船只、人物多如牛毛,而我之前从来没画过这么多船,这么多人,这么多房子!这次真算是‘画个够本’了……”李晓白对记者笑言道。

观摩长卷,细心欣赏,记者看到“荔枝湾和十三行”这一部分,确实驻足着众多官员、商人、百姓、外国友人,他们或聊天休闲,或唱戏逗鸟,或吆喝买卖,在画家的笔下均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事实上,《南国商都》的艺术意义,不仅在于表现两千年历史长河的广州商业变迁,更在于它“从一而终”的风格。尽管出自十九位风格各异的画家之笔,但整部长卷的风格始终如一,并无突兀之处,令人肃然起敬。

李晓白对创作过程中的一段花絮记忆犹新:有人提出,是否考虑使用分段式创作的形式,以便突出各个主创画家的个人色彩?主创团队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因为,“长卷截成不同段落,就不成其为长卷了。真正的长卷,就是从头到尾、始终如一。分段式创作,固然难度降低,同时可以突出创作者的个人色彩,但是出来的作品肯定达不到如今的高度。”

在完成了这幅堪称“当代的清明上河图”杰作之后,李晓白并未瞬息停下创作的脚步,他继续进行着新的思索,考虑新的主题。才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在他的心中,似乎已在醞酿下一件大手笔的问世。在艺术的道路上,他总是风雨兼程,乐在其中,一如他对本刊记者所言:“艺术这条路,永远走不完,而我会一直走下去。”

名家点评:

李晓白是广州美术界一位了不起的传奇人物,六年前,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实力,一举荣获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唯一一个体制外的人)、第一届广州市志愿服务协会主席,让广大体制外的艺术家看到了希望和向往!诚然,李晓白两职的当选,有机遇性和必然性,因为在倘大的广州大都市里,我们的确找不到艺术界另外一位体制外的“李晓白”!上世纪八十年代,李晓白在艺术界已渐露头角,笔下的人物、山水、花鸟形神兼备,意境深远、意趣盎然。书法更是无所不能,篆、行、楷、隶、草是他的精妙之处,说实话,在当年那个时代,有媒体评论他为广州美术界的第一帅哥和美神,一点都不为过。今天已过花甲之年的李晓白先生,更是广州美术界一面鲜艳的旗帜,在其担任两职的期间,他不忘艺术初心,牢记推动广州文化艺术使命,多次组织志愿者奔赴基层文艺支教资助活动,自掏腰包,无偿援助大批新文艺群体,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交流平台,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和了解岭南画派的历史与发展趋势,特别他倡导的“南国商都”长卷问世,为广州美术事业发展,注入了浓浓的一笔,晓白先生对广州美术事业的贡献,我们有目共睹,我们以你为荣!我们期待晓白先生晚年的艺术开辟新的华章。

——何俊华

(广东省关爱艺术家公益促进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猜你喜欢

长卷广州
An Illustrated Timeline of Inventions and Inventors in the 1880s
2020达亿瓦秋冬时尚秀在广州举行
长卷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记连环画界巨匠——刘汉宗
谈唐英与景德镇妙不可言的缘分
《人间生活》教学设计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我的一生是宣纸的长卷
广州车展展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