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2019-09-10梁英姿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国故事初中英语教学

梁英姿

摘  要: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留给我们的课题。如今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国外文化尤其是欧美等西方文化正在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初中生的价值观正处于一个形成阶段,所以防止初中生思想出现西化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初中英语作为直接接触西方语言的学科,如何在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本文便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为了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很多人却缺乏相应的文化自信,认为我们仍不如其他国家,所以初中教育中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是极为必要的。但是有很多英语老师对此却束手无策,所以,笔者针对这种情况给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结合课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学生之所以认为在中国整体落后于西方,甚至看不起中国,缺乏文化自信,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不了解中国的影响力。所以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借助英语课文,对学生们传输其中的中国文化,了解中国历代传承的精神,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讲一些西方文化的不足,使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从而使初中生逐渐树立正确的三观。

例如在讲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Full Moon,Full Feelings》时,我们可以告诉同学们,在中国的神话里,人们敬畏天,但也认为天是可以战胜的,就像这篇文章中嫦娥为了抵抗衰老,而进行抗争,这种人定胜天的精神,我们传承了数千年。这是中国文化的底蕴,中国的神话大都是歌颂爱情,或者抨击现实,等等,这正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中国已经历经五千年,而像美国等国家不过几百年。我们还可以进行相应课外拓展,比如在讲述英语第五单元第一部分相关课文时,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即便在美国也有很多中国制造的物品,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中国现在是一个世界工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中国人,更不应该自我轻贱,应该重新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成为国家的脊梁。

二、适时培训,提升老师专业素养

人们的自信主要受环境的影响,中国人思想西化,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相应的指导,这就需要我们适时对英语老师进行相应的专业性指导,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因为我们应该意识到英语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在不同语境下,对英语单词的解释一般也是不同的,如果老师出现错误,那将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可能会影响学生自信,进而降低学生的文化自信。

例如有些英语老师在讲述相关单词时,一般会联合相关语法进行讲解,有时老师对于该语法也是一知半解,由此便会使学生对英语学科产生畏惧,而在英语较好的学生面前又会产生崇拜,这样的落差下会使学生的文化自信不断下降,所以学校应该及时对老师进行培训,提升老师的专业素养,以过硬的教学实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但是有些老师也会自带一些崇尚西方国家的思想,例如老师在讲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单元《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时里面有一篇关于哥伦比亚和瑞士时间观念的讲解,在这一阶段,老师不能體现出对国家的区别对待,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影响,但是有一些老师或许并没注意过这种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时,学校应及时对其进行适当的惩戒,以免类似思想影响更多的学生,不利于初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样学校也可以适时开展相应中国文化宣传活动,讲述中西差异,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改变模式,纠正学生不良导向

初中阶段,老师们为了升学率,不断地强调英语的重要性,以至于忽略了教育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教学模式,纠正学生的不良导向。我们国家实行英语教育全民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生能掌握一种语言能力。而很多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进入一种竞赛,甚至觉得英语比母语重要,这不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

例如老师在进行日常英语的教授或者听写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中国元素,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学生提高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三观。例如在讲述人教版九年级英语第十三单元《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时,我们不应该照本宣科,可以讲述我们国家为了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也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国家环境之所以变差,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允许国外垃圾进入,这是当时允许我们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附加条件。而近年来,环境好转,是因为国家颁布了相关政策,严禁外国垃圾进入,这正是因为,我们的综合实力增强了,进而通过相关讲述进行对学生文化自信心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老师对相关政策有一定的了解,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是必备的条件。

四、讲明发展,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缺乏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以前太强了,无论是强汉盛唐,还是两宋明清,我们都比其他的国家强太多。针对这一问题,老师应该向学生讲述我们的发展速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文章,进行科技对比,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例如老师在讲述九年级英语《When was it invented》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资源很匮乏,也很贫困,即便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也有不少人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但是现在不到三十年时间,至少吃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再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老师还可以告诉他们在二十年前,街上都还有很多公共电话亭,但是现在几乎没有了,这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这都是中国在三十年间不断努力的结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若想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其实并不困难。首先需要老师始终都要结合文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其次还需要通过提升老师专业素养,进而教授学生;另外还需要老师及时改变教学模式,进行相应拓展;最后,需要老师向大家阐明为什么中国在变强,但我们却没有自信。通过相应的讲述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曾平,涂永红. 新时代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路径探究[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1):6-9+90、

[2]谢应君. 树立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自信[J]. 人民论坛,2019(12):38-39

猜你喜欢

中国故事初中英语教学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世界最大童书展,“中国故事”升温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