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预习的作用
2019-09-10董春梅
董春梅
【摘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句乃是古人讲的做事前的准备。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则更应该从提前准备入手,让学生事先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要去预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主要探讨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以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预习 作用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7-056-01
所谓预习就是在上课以前把要学的知识先学一遍,达到对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在正式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学习中掌握主动。并且预习可让其在上课的时候对知识已有所了解,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他们对上新课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其注意力,更会帮助其对新知识的理解,从而避免他们因为新课听不太懂而挫伤学习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成绩。下面,笔者就初中数学教学预习的作用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不妥之处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一、预习可对没有掌握好的旧知识进行及时补缺
通过预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懂的部分,也会有不懂的内容。为什么会有不懂的呢?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没有掌握好有关的旧知识,也可以说没有掌握好新课的预备知识。那么预习,就像“火力侦察”一样,可以自己发现自己知识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迅速补上这部分知识,不使它成为听课时的“拌脚石”。这样,在学习和理解新知识时就会较顺利。事实上部分学生之所以听讲效果差,就是没有掌握好听课所必需的旧知识,从而给听课带来了困难,很难做到当堂理解,上课的时间也被白白浪费,花了时间也没有效果。而预习,就可以避免这种被动局面的出现,使学生提前发现不足之处,从而加以解决。
二、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
在独立预习的过程中,有些知识只需看两三次就能理解的,这一类知识属于简单的;有些知识学生在理解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经过积极的思考也能弄懂(当然这对中优等生来说);另外有些知识难度较大,学生很不容易搞清楚。这就是预习中发现的难点,也就是新课听讲时的重点。那么,在帮助学生培养预习习惯的时候,尤其需要强调这一问题。我在这个问题上对学生说,预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存在过多的恐惧心理,而是要对不懂的知识做一个标记,以便在听讲的时候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这样,会使听讲的效率更加高,不致与整节课都要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反而效果不是很好。也正是因为有问题,在老师讲解时,学生才会格外的注意。
三、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
我们知道一节新课所讲的内容并非绝对都是新知识,总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增添新的部分,这也是数学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特点。通过预习,如果把旧的知识加以适当复习,就能减少听课中的困难,把精力集中到新的内容上,提高听课效率。新的知识是原有知识基础上合乎逻辑的发展。一般说来,大多数学生对新的章、节的大部分内容可以完全看懂,即使对有些知识,在预习中怎么看也看不懂,也没有关系,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自己不熟悉的思考方法或特殊解法等。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四、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己的自学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预习是自己独立地由已知向未知进军,需要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而长期坚持预习,又可以提高独立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教科书中对所学的知识都会有系统的论述,且会较全面的对知识进行论述。但是这毕竟不是学生自己掌握的东西,学生很难有自己的体会。必须通过自己的阅读,然后加上独立的思考才能有所理解,从而达到搞清思路、掌握要点、找出重难点的目的。所以能坚持预习的同学以后自学能力必然较强,并且有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在预习时不仅可以看教材,还可以同时钻研相应的参考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理解所学内容,有时甚至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弄懂了一些知识,同时也还有一些理解的不是很透的知识,这时学生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会通过继续学习的方式直到把问题搞清楚为止。
五、预习有利于节省学习时间,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上文已经叙述过,学生的学习存在困难,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没理解。因此,听课中碰到的“拦路虎”比较多,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用于复习、做作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而且不可能彻底掌握,以致愈學愈困难,造成“恶性循环”。为了扭转这种学习被动的局面,可以通过预习对旧知识进一步的学习,了解新课的重难点,从而能够提高上课的听讲效率。也就是说,一方面,由于复习了新课需要掌握的旧知识,扫除了听课中的一些障碍,课堂上可以听懂了,或基本上能全部理解了,这就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因为上课听懂了,课后用于复习的时间相应减少,做作业的速度相应加快。预习虽然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时间一长,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从而变被动为主动,使恶性循环变成良性循环,使自己的学习步入正规。
总之,数学活动就是要让学生经历和感受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它要求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经过一定的数学思考,得出有关数学的结论。在具体的预习过程中,教师应淡化学生的最终学习结果,而是要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予以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在预习前首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预习计划。预习过程中应该突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把课本知识当工具去启迪学生的心智和“发现”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