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2019-09-10邱爱微

学习与科普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邱爱微

摘 要:小学语文在各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入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并且根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与原因分析提出了几点途径和策略,旨在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具有指导价值的理论参考。

關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阅读教学更重要的是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渗透心理健康的可行性

1.阅读教材中包含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材蕴含着很多人文教育资源,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阅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对学生修身养性、提高人文素养也很有益[1]。阅读教材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怀和观点,使学生得到重要的指导,在阅读过程中学到良好的心理健康知识。

2.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人生引导者,语言的独特魅力为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条件;阅读教学将丰富内容通过精练的言语阐述,对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性格起很好的作用。由于阅读教学的特殊性,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这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

阅读教学要依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因材施教。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巨大的差异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熟知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尊重小学生个体,采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在阅读教学中不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2.循序渐进的原则。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是不同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状态是不同的,在阅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也不尽相同,理解阅读课文还需要理解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表达效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因此,只有在交流和讨论中采用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3.尊重主体的原则。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以学生为出发点,尊重个性发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情感体验。师生之间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应该进行情感的交流,教师应与学生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创新与创造性。

三、在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仍然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学生的“中心地位”没有确立,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阅读学习兴趣低,学习动机不强,思维仍然被教师牵着走。

2.教师存在的问题。

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合理地满足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不明确渗透教育目标,缺乏挖掘渗透点的能力。大部分教师渗透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在实际操作中缺乏营造和谐氛围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有效地利用言语优势,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教师在阅读评价中缺乏整体意识,与学生的情感态度相分离。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要求抓住学生的阅读心理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阅读心理支配着整个阅读过程,阅读心理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技能,因此教师应注意小学生多种阅读心理交互影响的心理过程。教师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掌握学生阅读的心理,灵活有效地渗透,在主客体之间不断相互作用,在阅读过程中建构出新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在认识发展过程中的能力[3]。教师在阅读感知阶段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来看,在阅读理解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地给学生创设产生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加深对阅读教材的理解,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

2.要求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时代不断发展,小学学生来自于学习方面的压力,教师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的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学习目标,让学生情绪的发展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通过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和积极情感,减轻阅读学习压力,有利于缓解消极压力,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阅读教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应抓住学习的关键期,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语文阅读教学,根据学生的需求推动学生建立学习动机,抓住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意志。教师应该掌握学生的学习性格,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进阅读教学。

3.要求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善于挖掘阅读教学中的内容。

教师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在阅读教学中充当榜样角色,在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懂得教育规律,还应该具有其他有关阅读教学的知识,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融入阅读教学中。在小学阅读教材中,教师要挖掘积极内容为素材,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熏陶和影响,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王霞.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理论观察,2015(08).

[2]巫晓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08).

[3]沈翠红.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2(2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