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展开

2019-09-10郑兰涛

学习与科普 2019年8期
关键词:创新措施问题

郑兰涛

摘 要:《数学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创新学习教学模式,应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人人都有创新潜能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启发者。小学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本文从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展现、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所要采取的措施三方面,浅谈创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怎样展开的。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问题;措施

一、提出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不是单纯的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提倡解题策略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策略找到答案,一个算式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果,为学生提供问题的情景、规律。学生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有更多自由思考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教师在教学中的创新展现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教师要引导学生努力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的學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例如:传统的教师在讲授《三角形的面积》时,经常是教师自己演示,说明“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合成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四边形”。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反复强调“完全一样”这个前提条件,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学生的思维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所以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必须改革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二)教学形式由教知识转变为教创造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尽量少用标准答案来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方便独特见解,探寻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方法。课堂上,让学生动脑思索,动手操作,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质疑,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师生共同展开多向思维,鼓励创新。例如,我在教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以下两题:每组算式两边结果相等吗?7.3+2.5○2.5+7.3(2.8+1.9)+7.2○1.9+(2.8+7.2)后,让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并自己概括结论:“整数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这样的教学安排,能够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师观

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研究,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工作方法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适当的时候,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去点拨、引导,而不是单纯的告诉。我们教师要激励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数学活动并提出问题,让他们去思考、创新。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思考的情况,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对学生学习数学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眼中的学生应该是千差万别、各具特色的。

三、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所要采取的措施

(一)为学生提供创新的环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发现学生潜藏的积极因素,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其次,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创新。例如:“已知1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教学时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帮助学生自学:怎样画线段图?把谁看作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的?让学生思考、探索,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最后,要开发和扶助学生,当学生对一项数学活动感兴趣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让学生开动脑筋想办法,不反对猜测,对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要认真回答并给以鼓励。

(二)给学生树立创造的信心和勇气

要使工作学习获得成功,首先要树立信心和勇气,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例如,我在教学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我就提问学生:0.38和0.4谁大?同学们也都积极的思考,我引导学生用从高位到低位一位一位比下去的方法,十分位的4比3大,那么这个数就大。但有的同学立刻就想到0.4可以化成0.40元,那么0.40就比0.38大虽然我觉得加0的方法可能麻烦一点,但想到加0后让学生看起来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所以也支持了他的这种方法,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夸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通过观察,这个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特别喜欢思考、发问,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当学生稍有成绩时,我们应给以适当的表扬,使他们创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获得创新的勇气和信心。

(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检测手段,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评价的目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新知的动机,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积极的、适度的、科学的鼓励性评价,强化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内驱力,体现出教师评价的创新。教师要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学生,给以耐心,要以宽容、谅解、亲切的态度对待他们,多给他们一次机会。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因人施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原有的学习成绩基础之上更上一层楼,进步更快。对学生来讲,教师要提倡学生学会自身评价,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出错误和缺点,对其加以改正,从而使他们自己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实现创新的目的。

总之,创新教学,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因素,用创新、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学生,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方法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随着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变化而变化着,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而发展着。社会处在不同的阶段,教学上就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作为我们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地去探索、实践,引导学生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蒋丽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J].学周刊:B,2011(1):124-124.

[2]杨文利.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9):183-183.

猜你喜欢

创新措施问题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