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09-10张义波

学习与科普 2019年8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探究式教学应用策略

张义波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不断深入,传统单向的传输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渐渐不再能够与现代化教学的需求相适应了,教育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符合新时代教育教学需求,并逐渐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与青睐。那么,应该如何更好地将探究式教学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去呢?本文将从发挥多媒体作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与注重实验探究活动四方面出发,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践运用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生物教学;应用策略

所谓探究式教学指的是教师充当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充分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思考与探究,从而使学生逐步发现和掌握知识本质、原理与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生物教学要转变过去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深入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之中。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该顺应时代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不断树立新的观念和思想,全面推进课堂教学行为革新,以真正实现初中生物的探究式教学。

一、发挥多媒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只有具备了对学习的积极性,才会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之中,才会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提高学习的效率。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直观性、即时性等优势和特征,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力武器。所以,初中生物教师便可以充分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图片、动画或者视频等生物知识,构建直观的课堂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的感知体验和认识,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生物的乐趣,从而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输送血液的泵——心脏》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笔者先以多媒体为学生们模拟了心脏工作时的情境,在直观的展示中,学生们观察到与心脏“连接”的有两种血管,其中流淌的血液颜色不同,这时,笔者向学生们提问,这两种血液具有什么区别?随后,学生们对此展开思考,随着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学生们了解到两种血液分别为动脉血和静脉血,一种血液中含有丰富的氧气,一种血液中没有氧气,所以血液的颜色也会不同。另外,笔者还为学生们直观展示了心脏的结构,让学生们认识到心脏的四个腔。通过多媒体的导入,课堂的教学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升。这样一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笔者通过发挥多媒体作用,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直观感知。

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教学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所强调和倡导的基本理念,也是一种深化学生自主探究过程、优化探究结果的创新教学方法,能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教学。首先,教师应将全班学生分为4-6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并对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自主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其次,教师应该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或者发布任务,促使小组合作的自然生成,让学生们主动在小组内展开相互间的沟通、讨论与交流,实现更加深入的探究,从而更好地把握知识本质与规律。

例如,在教授《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笔者对此为学生们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首先,笔者将学生们划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为了方便学生们讨论,笔者采用就近的原则,让学生们前后一组,小组成员划分好后,笔者为各组分组任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们能够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认识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所以,笔者为学生们布置的任务主要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展开,任务如下:细胞通过怎样的方式促进生物的生长?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发生怎样的变化?细胞能不能无限分裂呢?假如细胞可以无限分裂,那么会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呢?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其中变化最明显的是什么?任务下发后,笔者给予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随后,学生们结合任务主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分工明确,有些成员负责做记录,有些学生负责出点子,有些学生负责查资料,通过小组之间的协调配合,学生们最终得出结论。

三、创设问题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心理的重要因素,而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活跃课堂原本枯燥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初中生物教师需要重视课堂探究学习环境的营造,根据具体的知识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结构来向学生提出问题,以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触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的思考,利用自身科学思维和所学的生物的知识去分析和探究问题的答案,拓展學生的学习深度。

例如,在教授《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布置了相关的问题,具体如下:什么反射受大脑控制?什么反射受脊髓控制?膝跳反射是简单的反射吗?膝跳反射是由什么刺激引起的?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对此展开思考与分析。经过学生们的认真思考与实践,学生们对膝跳反射有了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对神经调节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笔者通过创设问题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思考动机,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注重实验探究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知识生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促使学生展开实践操作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注重实验探究活动在教学当中的地位,转变过去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引导学生们展开自主实验和实践操作,包括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操作实验仪器、记录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等等,让学生深入到实验操作和探究过程中,明确实验反应的原理和本质规律,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植物细胞》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直观理解,笔者为学生们开展了实验探究活动。首先,笔者带领学生们来到实验时,在实验室中,笔者提前为学生们准备好本节实验课程所需要实验材料,如显微镜、洋葱、胡萝卜等,实验开始后学生们立即动手展开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按照正确的实验流程设计实验,如去洋葱表皮细胞与胡萝卜表皮细胞制作载玻片,调整显微镜光圈与显微镜倍镜、目镜,最后观察细胞。在学生们观察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们说出植物细胞具有的特点,从而加深学生们对植物细胞的理解。这样一来,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笔者通过注重实验探究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之,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是课程改革中转变和创新教学方法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所以,广大的初中生物教师应当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通过发挥多媒体作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与注重实验探究活动等方法的运用,来促进初中生物的探究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拓展学生生物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翠.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164-165.

[2]汤爱群.浅议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60.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教学探究式教学应用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凸显和传递重要概念的实践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