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师生冲突的的心理成因分析及学校教育对策研究

2019-09-10钟艺芬

学业 2019年7期

钟艺芬

摘要: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主要场所,师生交往是青少年的交往方式之一。这些年,弑师案、学生跳楼、学生老师互打……这样的事屡见不鲜。这些冲突与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紧密相关。因此,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影响青少年学生师生交往障碍的心理成因,希望能为学校培育青少年健康心理提供借鉴方法,从而提高青少年的交往能力。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师生冲突;学校教育对策

一、青少年学生师生冲突案例

案例一:

2018年12月23日晚,湖南湘潭凤凰中学17岁高中生小凯(化名),在给班主任和家人留下两封遗书、在黑板上写下“我命由我不由天”后,从教学楼五楼一跃而下。事发前约一个半小时,小凯因被班主任李阳查出携带香烟,被后者揪衣领、用力推、脚踢,并被检查了书包。

案例二:

2018年12月2日下午,松华中学李华在班级的阶段性英语测试中作弊。班主任老师发现后,联系了家长,在办公室批评了他,并要求他在第二天早自习后向全班同学检讨。当晚,李华从11楼一跃而下, 16岁的生命停止了前行。

案例三:

2017年11月12日下午4时许,湖南省沅江市发生一起“学生弑师案”。当地一名16岁高三学生罗某原本计划考试之后去镇上买水果,因班主任临时留下全班同学写作业,而与班主任产生矛盾。班主任批评罗某后,正准备拨通母亲电话时,此时悲剧就在只有他们两人的办公室里发生了,站在鲍老师侧后方的小罗突然掏出水果刀,刺向了班主任……

二、青少年心理特点分析

1、心智脆弱敏感

艾利斯的 ABC 理论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C 不是由刺激事件 A 引起的,而是由人们对刺激事件的信念、想法、认知 B 引发的。因此认知和信念是导致行为和情绪的重要原因,加上师生交往中,彼此地位和实力的不平等,社会角色间本身具有的矛盾和冲突,使得本身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在师生交往中显得脆弱、敏感,缺乏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容易对某些行为产生误解。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偏差、片面的认知,导致信任缺失,成为影響良好交往的障碍。存在以上心理特点的青少年,交往能力较差,容易放弃和教师的沟通,直接把不满通过过激行为表达出来,也容易歪曲教师的用意,将小事放大,扩大矛盾。案例二中,心理承受能力弱、交往能力差是学生罗某杀害教师的原因之一。老师的批评教育本是良苦用心,罗某却偏激认为老师是为难自己,而罗某不选择进一步和老师心平气和、开诚布公地沟通,却用了一种极端、激烈的方式解决,导致了悲惨的结局。

2、情绪多变易冲动

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人有几种最基本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青少年同样有爱和尊重的需要,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被关心,因此当他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或者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可能会采用激烈的方式索取、表达。同时青少年的情绪表现为不稳定,不善调节自己,反应强烈,富有理智感又充斥着冲动。另一方面,他们面临的内在和外在的压力,如自我统一性的形、学业和人际关系压力等,也加剧了他们的情绪负荷。案例一和二中的学生行为都凸显了该心理特点。李华承认了错误,却没有得到理解和尊重,小凯犯错在教室内当面被老师打骂,两者自尊和爱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不善于通过其他方法调节负面情绪的他们,一冲动都选择了跳楼结束自我痛苦。

3、独立与自我同在

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稳定时期,随着青少年年龄的不断增长,与外界交流的欲望逐渐增强,但是由于很多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使他们变得自私、骄横、暴躁,做事从来不为他人着想,尤其是在与别人沟通时,很多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青少年学生既有成人感带给他们较强的独立性,又有观念上的极端与行为上的“我行我素”。这些因素导致的结果是师生人际交往关系紧张,矛盾层出不穷。一旦这种心理倾向达到一定程度,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反抗或者轻生的心理倾向非常明显,甚至对教师大打出手直至将教师杀害。

三、学校教育对策

1、实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育青少年健康心理

学校要重视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青少年学生成熟的心智,从而拥有健康的心理。比如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五中学开发校本课程《心晴之家——开启你的心灵之窗》。此外,还可开设情感教育课程,教育学生正确看待批评和压力,开展户外远足活动磨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在师生交往关系中的重要影响也不能忽视,学校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让有知识、有阅历的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在学生的成长驿站里充当心理指导师,言传身教地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上述案例中,小凯的老师面对问题,采取了打骂的偏激方式,无形中激化了师生冲突,促成了小凯同样以极端的方式回应教师的结果。如果该教师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她将采取更恰当的方式与小凯交往,避免悲剧的发生。

2、注重真诚对话,尊重、理解青少年学生心理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认为,理解是交往的前提,语言是交往主体之间的媒介。青少年学生在师生交往中,经常认为教师误解自己的行为而受到斥责,从而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冷漠局面。这说明,学校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对话环境,创造机会,树立真诚对话,尊重、理解青少年学生心理的教育理念。为此,学校可在每个班级门口安放“心灵驿站”信箱,使学生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处理和教师之间的关系,通过匿名书信的方式为师生之间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增进彼此的理解。

3、运用心理调适,调节青少年情绪

不善于控制情绪,就是抗挫折能力差的表现。教会青少年控制情绪,要从表达情绪和化解情绪两方面入手。首先,教育学生在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学会表达出来,而不是憋在心里。其次,学校可以通过自我暗示、合理宣泄等方式来调节青少年学生的情绪。沙盘游戏、绘画艺术治疗等心理活动也能有效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深受学生喜爱。同时,学校还可开展团体活动辅导,将教学楼走廊两侧的墙壁设计为涂鸦墙,让学生用手中的画笔表达内心的情绪。

参考文献:

[1]柴珍珠.改善师生关系让学校发展充满力量[J].人民教育,2018(6):34-37.

[2]宁雅舟.关于师生冲突的案例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11-12.

[3]许名健,赵娟.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对缓解中学生心理压力的启示 [J].科教文汇,2015(9):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