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电力工程索赔实践
2019-09-10黄文洁
黄文洁
摘要:国际工程索赔是随着国际工程承包行业发展而产生的一门独立的,集企业管理、工程管理、法律法规、合同管理等诸多专业于一身的综合跨学科专业,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对国际工程索赔的管理涉及到投标报价、合同条款、招投标文件、工程变更、自然环境、政策与法律法规、企业风险与内控等每一个领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成功的工程索赔管理不仅可以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还能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国际工程;索赔;波纹理论;权变管理
引言:国际工程索赔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索赔之路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并有效开展国际工程索赔管理做出一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1.工程索赔的法律分析
风险索赔的法律依据是大陆法中的“情势变迁”原则或普通法中的“合同落空”原则。最初这两种原则只适用于导致不能履约的风险事件,后来许多法律或案例把适用范围扩展到订立合同时所不能预见的一切情形,即合同签订后,作为合同基础的事情,由于不可归责与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当初不能预料的变化,如仍坚持原法律效力,将造成显失公平的结果,故应对原法律效力做出相应变更或调整,即对不利方给予适当赔偿以分担风险,这实际上就是合同双方分担风险的原则。世界上通用的合同规则,无论是FIDIC合同条件,还是ICE或AIA合同标准格式,都规定了工程索赔的规则和程序。我国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无论是国际通行的合同规则还是我国的政策、法律规定,都为企业进行工程索赔提供了法律依据。
2.国际电力工程索赔策略分析
2.1工程索赔职务设计
对索赔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确定下来后,对索赔管理相关职务的设计便成为下一步工作的主要内容。职务设计主要明确索赔管理各参与成员的责、权、利关系,激励员工高效工作,灵活应对索赔波纹理论中的外界干扰,实现设计的组织目标。斯蒂芬·P·罗宾斯提出的职务特征模型为我们提供了职务设计的基本框架。职务的核心维度可以综合为一项单一的指标,从而得出激励潜力得分(MPS):激励潜力得分(MPS)=[(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任务重要性)÷3]×自主性×反馈。从激励的角度,职务特征模型指出,要是一个人了解自己在其关注的任务上完成得很好,那么他会获得一种内在的激励。职务设计愈是具备这三个条件,员工的动机、绩效和满意感就会愈强。目前许多国际工程承包公司无专职负责工程索赔的管理人员,没形成系统的索赔管理流程。这样的索赔管理局面会导致:其一,索赔管理参与者的自主性很差、责任感不强;其二,由于没有将一些索赔任务进行适当的合并,参与者对技能多样性、任务同一性和任务重要性的体验不深;其三,解决工程索赔问题时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开通有效的反馈渠道,反馈的得分值很低。由激励潜力得分公式可以看出,这样的索赔管理模式必然使MPS的分值很低,从而使索赔工作处于人人都管但人人都不认真去管的状况,工程索赔远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针对这种状况,工程公司在职能部门中设置专门的索赔管理岗位,专门从事工程索赔这类复杂的事务。以海外业务的法律事务管理为例,图1显示了工程公司海外业务法律事务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同样,该模式将矩阵模型和职能模型有机结合起来,使索赔工作的自主性得到极大的肯定,从而使索赔工作更有效地进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岗位设置和管理流程类似于英国承包商在项目上设置的工料测量师,技能多样性充分显示在这个岗位上,既要懂经济法律,又要了解工程技术,还要有熟练的合同管理与公关经验。另外,为开通有效的反馈渠道,工程公司通过例会、公告等方式,使工程索赔的所有参与人员都能及时了解到索赔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使员工获得高度的内在激励,并有高质量的工作表现。
2.2掌握必要的索赔技巧
懂索赔、会索赔,将管理学中的权变管理理论和职务特征模型应用到企业的索赔管理中,才可能获得索赔成功。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有足够的法律依据。根据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第12條第6款第(4)项的规定,正确把握施工项目的八项索赔理由。其二,要收集足够确凿的证据。索赔重在讲理,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尽一切可能积累有关索赔的资料。在投标、议标和签订合同阶段[1],应当保留相关招投标文件、来往邮件、澄清答复等,合同签订后要仔细研究合同条款,包括商务合同和技术附件等内容;在合同履行中,建立严密的施工记录、记工卡片、工程进度记录、气象记录、工程进展照片、工程验收记录、返修记录、材料入库、化验、使用记录等。重大问题的讨论决定应做好会议纪要,并争取与会者签字作为正式文档资料[2]。
结论:
简而言之,文章主要分析了国际电力工程索赔管理模式和流程为例,对工程索赔的理论和法律依据进行了分析,并就我国企业如何有效开展国际工程索赔和通过工程索赔管理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进行探讨[3]。
参考文献:
[1]胡长明,李赫然.施工索赔现状分析与对策[J].施工技术,2018,37(6):99-100.
[2]刘青英,杨健.正确认识工程索赔管理维护施工企业正当经济利益[J].科技信息,2017,36:285-286.
[3]李惠强.国际工程承包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