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车型变道视野盲区优化的研究

2019-09-10赵炳根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评估模型

赵炳根

摘要:本文基于UG NX建立一种评估变道超车视野盲区的模型,并通过实车确认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建立的模型量化分析公司车型右侧盲区在主流竞品车中的水平,对比出影响视野盲区的因素,最终找到优化盲区的方案,从而提升车辆超车时的视野范围。

关键词:变道超车;视野盲区;评估模型

中图分类号:U46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汽车变道超车时的视野盲区,是指汽车在变道或超车过程中右侧出现的视野盲区,既无法通过外后视镜观察到右侧车辆,也无法通过右前侧窗观察到右侧车辆,严重影响驾驶员对车辆右方道路情况的判断,可能造成交通事故。

1 研究背景

经售后市场反馈,公司某车型A在向右侧变道超车过程中视野盲区较大,影响安全驾驶。基于该问题,以A车型为例,展开对车辆右侧视野盲区优化的分析研究。

2 变道超车视野盲区模型

2.1 变道超车视野盲区评价指标

为有效分析A车型右侧视野盲区大小,需建立评价视野盲区模型,确定模型的评价指标有以下2点:第一,右侧外后视镜可视范围边界与右侧前窗可视范围边界,在右侧被超车道中央测得的X向尺寸L;第二,右侧前窗可视范围边界到地面,在右侧被超车道中央测得的Z向尺寸H(图1)。

2.2 变道超车视野盲区评估模型

影响超车视野盲区评价指标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人眼的位置;后视镜的位置及尺寸;B柱的位置;水切的位置;行驶车道的宽度。基于上述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建立UG NX基本模型,过程流程如图2所示。

眼点位置的选取,根据SAE J941[1]定义的95%眼椭圆,基于SAE PAPER 680105[2]中对人眼视野范围的描述,按照SAE J1050[3]中的方法分别确定驾驶员眼点位置。

提取B柱前沿和水切上沿作为右侧前窗的可视边界。

调整后视镜镜片角度,使车身占据镜片横向中心线的1/4,地面面积占据镜片纵向中心线的2/3。

选取合适的车道宽度,根据《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4]要求:设计车速大于等于60 km/h,车道宽度标准为3 500 mm;设计车速小于60 km/h,车道宽度标准为3 250 mm;车道越宽,右侧车辆位于变道超车盲区越大位置处。因此,本模型车道宽度设为3 500 mm。

2.2.1 应用评估模型测量A车型盲区指标L

(1)应用UG NX软件,根据上述注释中的方法确定眼点位置,调节外后视镜镜片,做出外后视镜可视范围边界,如图3所示。

(2)继续旋转上一步确定的眼点,确保左眼55°视线可以看到B柱前沿。过眼点,做右前车窗B柱视野可视边界,如图4所示。

(3)在右侧被超车道中央测量超车盲区尺寸L,如图5所示。

2.2.2 应用评估模型测量A车型盲区指标H

(1)应用UG NX软件,确保左眼55°视线可以看到B柱前沿。过眼点,做水切上沿视野可视边界,如图6所示。

(2)在右侧被超车道中央测量超车盲区尺寸H,如图7所示。

3 变道超车盲区模型实车验证

3.1 验证过程

(1)选取状态良好的A车型1辆,在车辆尾部中心做好标记,便于定位右侧被超车道中心线。

(2)选取平直视野开阔的路面,在车辆中心右侧3 500 mm处地面,用胶带模拟被超车道中心线。

(3)右侧后视镜镜面左右1/4处,上下1/3处用记号笔划线,作为被测人员调节外后视镜参考。

(4)驾驶员上车后调节舒适坐姿并系好安全带,按照注释说明调节右外后视镜镜片位置。

(5)测试人员用手机的闪光灯模拟可视目标物体,沿着贴好胶带的模拟车道中心线,从车后5 m远处向前行进,记录駕驶员通过外后视镜刚好看不到闪光灯的位置1。测试人员继续前进,记录驾驶员通过右侧前窗B柱与水切交点位置,刚好看到闪光灯时的测试人员的位置2。同时测量闪光灯此时的高度H(图8)。

(6)用米尺测量位置1和位置2的水平距离L(图9)。

(7)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测量18组被测人员,记录整理测量结果并汇总。

3.2 验证结果

A车型评估模型测量的变道超车盲区评价指标L=5 162 mm,H=925 mm;实车测量结果为L=4 945 mm,H=950 mm,评估模型测量结果与实车测量结果接近。L偏差为4.2%,H偏差为-2.7%。A车型盲区实际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4 A车型超车盲区的优化

4.1 选取对比车型

选取与A车型同级别的3款市场主流车型,应用变道超车视野盲区模型,分别测量每款车型的盲区视野评价指标L和H,与车型A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模型评估结果的对比(表2),得出结论:A车型超车视野盲区要优于竞品2和竞品3,差于竞品1。

4.2 对比影响因素

进一步对比分析影响超车视野盲区的以下几项主要因素(表3),找出改善A车型超车视野盲区的方案。

通过对影响汽车右侧视野盲区的7项主要因素的对比,可以发现以下几点差距。

(1)B柱与R点X向距离a。以竞品1为优化目标,A车型a值可增大9 mm。

(2)镜片与水切Y向距离b。以竞品1为优化目标,A车型b值可减少6 mm。

(3)镜片尺寸c。A车型在4款车型中c值最大,无需优化。

(4)镜片与前门把手Z向距离d。以竞品1为优化目标,A车型门把手上抬23 mm,使1/4镜片能看到前门把手。

(5)水切与R点高度差e。以竞品1为优化目标,A车型e值可减少4 mm。

(6)R点离地高度f。A车型较竞品1差了19 mm,由于R点作为整车硬点,调整R点,弊大于利,故不做调整。

(7)水切与R点Y向距离g。A车型较竞品1小了32 mm,由于该因素调整,对L影响较小,且会使H变差,故不做调整。

4.3 A车型优化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对A车型B柱、水切和镜片位置进行调整。B柱后移9 mm,水切降低4 mm(图10),镜片-Y向调整6 mm(图11),前门把手上抬23 mm(图12)。

重新用评估模型测量,调整优化后测得的A车型超车视野盲区评价指标为L=4 605 mm,H=911 mm。较优化前,L改善了557 mm(图13),H改善了14 mm(图14)。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建立变道超车视野盲区模型,并实车测量确认模型的准确性,量化公司A车型右侧盲区的大小,并通过对比市场主流车型,查找影响视野盲区的主要因素,最终找到优化盲区的方案。变道超车视野盲区模型的建立,同时能为后续车型改善超车视野盲区提供一种分析思路和评估方法,提高公司车型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评估模型
建立气象灾害评估机制 降低农业经济损失
试验靶场无线通信系统综合效能评估方法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的电能质量评估
通信运营企业基于客户效益的业财融合研究及应用
并购溢价率评估模型中控制权因素研究
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模型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