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传播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成果的分析

2019-09-10赵甲昌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对外传播反思

【摘要】:国内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研究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而进行的,国内学术界对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通过梳理国内关于中国话语权对外传播的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特点,对国内学者研究成果的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

【关键词】:中国国际话语权 对外传播 反思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以来,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传播能力,传递中国声音,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展示中国的国家形象,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到的。国内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反思这些研究成果,重新思考这些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可以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外传播中的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状。

一、国内关于中国话语权对外传播的研究现状

国内对国际话语权的研究始于21世纪后,学者们普遍从现实主义理论权力的视角、国家利益的视角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等来研究国际话语权。综合这些方面,可以将国际话语权定义为“是一种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国际权力关系,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1】

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的必要性,国内学者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一方面,国内学者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原因来说明。正如吴立斌所指出:“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严重缺失,中国的国际传播能力还相当滞后,中国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力还相当有限,中国的对外舆论力量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还极不相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舆论环境塑造权还掌握在西方媒体的手中。”【2】另一方面则是从世界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中国只有拥有与自身实力相称的国际话语权,才能进行更好地对外传播,“才能更好地向国际社会解读和宣介中国理念、中国道路和中国外交,践行一个新兴大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为全球治理、为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多做贡献。” 【3】

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中面临的挑战,国内学术界从内部挑战与外部挑战两个层面進行分析。来自于内部的挑战就是“中国目前缺少一整套理论把自己说清楚。”【4】而来自于外部的挑战,是在国际话语权中占主导地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报道是负面大于正面。因此,国内学者就从政府、媒体、企业、智库、教育等多方面提出措施。

二、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研究成果的特点

(一)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研究成果的优点。回顾全文,可以发现国内学者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对外传播研究成果较多,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内学者的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优点:首先,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自提出之时国内学者就着手进行研究并且持续下去,因此研究成果新颖,紧密联系着“一带一路”、中美关系等时政生活。其次,国内学者从权力、制度、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成果的层次清晰。最后,国内学者通过统计、走访、研讨等的方式,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相结合,研究成果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可行性。

(二)国内学者关于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研究成果的缺点。事物的发展具有两面性,因此,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同样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由于国内学术界仍然存在着重实用而轻理论,重经验而轻逻辑的心态,因此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的系统理论尚未建立起来。其次,国内学者对于国际话语权的研究起步晚,对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的分析不能脱离西方学者的研究框架,反复的从权力、制度、文化等的层面进行研究,缺少创新之处。最后,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查阅与主题相关资料时发现国内对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的研究成果良莠不齐,存在大量的同一问题重复研究的情况,并且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存在着盲目乐观的情绪,不能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

三、对中国话语权对外传播研究成果的思考

通过对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这一问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引起了笔者的一些思考。首先,中国在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传播中国形象的同时,中国对这些沿线国家了解多少,这些沿线国家又对中国了解多少,政府、企业与个人又该如何正确的对外传播中国。其次,中国的企业在对外传播中一贯坚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成为了经济的附庸,那么中国在对外传播中应该如何处理好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最后,中国在对外传播中遭遇文明的“断层线”又该如何避免文明的冲突与错误的知觉,从而推动国际话语权秩序的重建等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通过对国内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研究成果的反思,将会有利于学者们不断发现新问题,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进而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动中国国内中国国际话语权对外传播的研究取得新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方正.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问题研究述评[J].国际研究参考,2018(09):52.

【2】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01.

【3】孙吉胜.传统文化与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7(04):31.

【4】王眉.把中国模式解释好——郑永年谈中国的对外传播[J].对外传播,2011(01):20.

作者简介:赵甲昌(出生年份1995—),男,汉族,河北石家庄市人,学生,法学硕士,单位:黑龙江大学研究生院国际政治专业,研究方向:东亚国际政治。

猜你喜欢

对外传播反思
《厦门日报》:联手华文媒体 讲好厦门故事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内蒙古民族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