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与科研融合路径探析
2019-09-10倪腊贵
倪腊贵
摘 要:教学与科研一直是教育界长期热议的经典话题,教学与科研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方面教学对科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科研反过来也能推动教学。本文探讨如何将小学体育教学与科研有效融合,认为:首先要打破偏见,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其次要以课堂教学为科研的重心,加强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再次要协调好上课、竞赛和科研的关系;最后要提供外在的物质和激励机制,为实现教学与科研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科研、融合
1、前言
小学体育工作作为小学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存在在完成繁重教学工作后无多余的精力去完成科研任务,在教学与科研工作容易脱节。因此,如何做到教研相长,实现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是值得每一位体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尤其是2015年5月上海市启动了“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规定小学、初中各年级确保每周4+1(4节体育课+1节体育活动课),在本市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中,小学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被列为重点项目予以推进。在该背景下,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研活动的内外部关系,探讨教研融合发展的路径。
2、小学体育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2.1教学与科研的相关性
教学和科研工作既有区别,又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两者关系处理得好,可以相辅相成;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相互影响产生矛盾。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林永柏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教师的科研能力差,教学工作好也好不到哪去;教师的科研能力强,教学工作差也差不到哪去。”这句话道出了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水平与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水平的关系。一方面,教学为教师的科研提供鲜活的素材,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来源于教学活动中。另一方面,科研反过来能够促使教师理论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
2.2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
教学是小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教学的目的和过程对科研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进行备课的过程,除了备学生外,还要备教学内容,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思考和研究,要對教学目标和要求定位,这一过程是推动教师从事科研的动力之一。体育课程体系的优化与整合使得课程具有前沿性、综合性、系统性,体育教师课前不得不做一些预想,设想学生会遇到哪些难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哪里,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点在哪,这些问题的思考,势必促进教师对教学做深层次的思考,这就促使其进行相关的研究。由此可见,体育教学过程也是教师科研动力激发、思路调整和深人研究的过程。
2.3科研对教学的推动作用
首先,体育科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如果能够在科研方面加以教学研究,从科学研究的态度去审视教学活动、教材、教法和学生,通过对教学原则和方法的科学研究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体育科研为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体育教师通过科研,获得最新的知识和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加大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小学体育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之路
3.1打破偏见,树立正确的科研意识
当前,社会上对体育教师仍然存在着“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刻板印象,认为体育教师就是教给学生基本的技术动作,上上课打打球就好了,还搞什么科研呢?面对这种偏见,我们体育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回应,用事实告诉社会,体育是基础学科的一份子,体育教师与其他任课教师一样,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承担着同样的教学与科研任务。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要清楚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努力从自身做起,增强自身的科研意识,不断深入研究,能够在科研的数量和质量上有所突破。
3.2加强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
课堂是教育教学诸多热点和难点的聚集地,也是教育教学问题的发源地。科研是“源”,而教学是“流”,实施教学科研一体化,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在小学教育阶段,绝大多数的教育科研最终都是要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比如,我在2017年申请并获批了区教学研究的一般项目,其素材就是来源于啦啦操的课堂教学,以“课例”为载体,将课题研究渗透融入到教学全过程,把教学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通过边实践,边反思,边研究,边总结,边反馈等手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成课堂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
3.3协调好上课、竞赛和科研的关系
体育教学、竞赛、科学研究三位一体,构成了实现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忽略任何一项都会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科研、运动竞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体育教学、科研与运动竞赛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对立。因为毕竟一个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三者都要抓,三者都要好,必然是有冲突的。比如,我校啦啦队连续两年参加上海市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该指导老师要在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之外,必然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啦啦操的训练中,此时,再让该教师在这段时间内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应把体育教学、竞赛、科研工作置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之中,用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科研与教学的辨证关系。
3.4提供外在的物质和激励机制
首先,体育教学的物质条件,包括场地设施以及教学道具、器材设备的改善和更新,图书资料的充实等等,这些条件均应该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其次,小学体育教师中大多数教师为大学本科学历,对于科研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亟待为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再发展提供学习的机会,通过培训或各种再教育手段来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再次,学校应该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学与科研奖励机制,积极协调教学与科研管理方面的矛盾,在教学管理上,能够从质和量方面来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在科研管理上,严格把握科研成果的质量鉴定和成果认定时的量化标准,逐渐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激励机制。
总之,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这一愿望是美好的,但在实践过程中,科研好的教师教学不一定好,教学好的教师科研不一定行。不过反过来说,科研不好的教师教学一定好吗?教学不好的老师科研一定行吗?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每个人存在不同的主观与客观的困难,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能够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机制来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同时为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提供优良的环境,教学科研上具备较好的氛围,实现科研教学互动促进的局面是具有极大可能性的。作为一名一线小学体育教师,要达成教学与科研融合之路的目标,我认为除了不断改善外部条件、积极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之外,更需要教师自己主动去努力,不断加强思想认识,提高教学水平,拓展科研能力,将问题意识、创新精神、独立思考等品质融入到体育课堂和个人的科研活动之中。唯有如此,“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这一理念才不会纸上谈兵,才能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的道路中。
参考文献:
[1]李兴祥,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J],当代体育科技,2014(19):89-91
[2]温慧娟,论中小学教师科研与教学能力的协调发展[J],新课程,185-186
[3]田雨,等,浅谈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