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理想国
2019-09-10王松
王松
导语:《十二公民》这部电影,没有商业片那种华丽的特效,沒有文艺片那样独特的情怀,但却是一部很值得推敲或细品的电影。近几个世纪,特别是上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这导致了社会制度与人文思想,渐渐落后于文明的发展速度,或是与发展速度不协调的尴尬局面,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十二公民》就是对一些社会问题的集中展现。
关键词:法家 认真 弱势 理性 苦衷
1. 8号公民:现代法律体系的代表
《十二公民》讲述的是12个形形色色的普通人,在一所政法大学,对一起富二代杀父案件进行深入探讨,最终通过合理的怀疑和论证,全部认定富二代是无罪的故事。
这部电影没有太曲折的剧情,在12个人第一次进行投票,只有8号公民投无罪票的时候,我们就能猜想到那个富二代是无罪的。整部电影其实是8号公民劝说其他11个公民放下偏见,用冷静理性的思维模式,对待一个人的生死问题的过程。
最后有个镜头交代,8号公民是一名检察官。他的作用,一方面是为那个无辜的年轻人做合理的辩护,另一方面是在向观众普及一些现代法律的理念。因为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对现代法律体系有非常幼稚地理解,以及偏执地解读。
比如在影片中有人质问8号公民:你认为那个富二代无罪,那么谁有罪?
之所以说这是幼稚地理解,是因为法庭要判定的是当事人是否有罪,而不是解决“如果当事人无罪,那谁有罪?”这样的问题。
这个幼稚地理解,进而引出了一个人们一直以来对法律体系的偏执解读:有罪论。
比如说有一起盗窃案,张三说李四偷了自己的东西,李四说自己没偷。接着张三就会提出这样一个类似的质问:你说你没偷,那你说是谁偷的?
这个质问之所以显得可笑,是因为李四根本没有寻找小偷的义务。所以遇到这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如果有证据就直接报警;如果没证据也报警,请警察调查。
而大多数人的解决方案是,即便没有直接证据,也因为自己的主观推断,而认定李四就是小偷。进而引发的连锁反应是:在警察获得足够的证据抓捕李四之前,或者找到真正的小偷之前,大家都提防着李四,因为大多数人奉行的准则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谁考虑过李四的感受?
如果李四真的是小偷,他接受的也应该是法律的制裁,而不是周围人的谩骂、冷眼和孤立。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李四不是小偷呢?他是一个无罪的人,为什么要接受张三的刁难?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被他人排挤?他遭受的名誉损失或心理伤害,要找谁来补偿?
所以说:有罪论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法律观念。而现在大多数人却都奉行有罪论,这是影片《十二公民》中反映的一个社会现象。
为什么大多数人的法律观念是错误的,却都不能自知?
因为华夏文明在战国时期成熟的法家理论就是个有罪理论。大家都知道商鞅变法的历史事件,七雄中的秦国依靠法家思想,迅速崛起,并最终统一华夏。可是随即秦国迅速灭亡,法家思想却一直被之后的统治者沿用,一直到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大多数人的法律观念。
法家思想不单单指法律或法规、依法治国等理念,还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集大成者的集权统治思想和理论体系。相信第一次看《韩非子》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并感叹,这哥们实在是把人性和权力的阴暗面演绎到了极致。更可怕的是此兄将这个阴暗面,做了如此系统化地梳理和论证。可笑的是,这番理论竟然沿用了那么多年!
我举两个《韩非子》中颠覆了在读这本书之前认知的例子。其一,韩非子不主张统治者重用踏实能干的官员,而是主张统治者重用能说会道、贪官或有问题的官员,原因仅仅是这样的官员好控制。其二,韩非子主张统治者用一切手段,打压威胁自己统治地位的妻子、太子、儿子、官员,其中包括投毒和暗杀。这让人明白了“伴君如伴虎”这句话的由来。
以上两个例子,是韩非子说给统治者听的。而韩非子的执政理论,是对普通民众的残酷镇压和剥削。韩非子主张:国富民穷,国强民弱。就是说统治者要不断地剥削和镇压普通民众,来达到国家强盛和富足的目的。
这个观点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很多,比如说连坐制。一个人犯了法,如果他的邻居不告发,那么犯法者被逮捕后可能只是判个三五年,而犯罪者的邻居直接就被判腰斩。这种告密机制,完全是一个使用极少的资源,就能对大众形成足够威慑,使大众小心翼翼过生活、生怕作奸犯科的统治策略。
而且韩非子还主张,用刑一定要严苛,严苛到统治者偶尔赦免某人的罪行,就是天大的恩惠的程度。这个主张很有意思,韩非子对统治者说:你去赏赐一个人,他往往想要的会越来越多。而利用严厉的刑法执政,偶尔去赦免一个人,那个人一定会感恩戴德,并死心塌地为你卖命。其他人也能感受到“天恩浩荡”!
可笑吧!可事实正如韩非子所料,因为此兄把人性看得太透彻了,进而把人性中的弱点,利用到了极致。
韩非子在法家的成就暂且不论,但他一定是个勤俭持家、会过日子的人。看看他的连坐制,看看他的执政思想,用那么少的资源,竟然能有那么好的执政效果。
所以说中国法家思想的本质,是用高压手段统治庶民,至于庶民是不是有罪,那是旁根末节。这才致使到衙门打官司,有罪才是常态,而像现代电视剧里演绎的那般鸣冤,或是哪个官员去翻案才是小概率的事,或是不可能发生的事。而当时的“上诉或上访”,好像只有告御状这类的途径,并没有一个规范的制度。所以告御状的成功率,也非常小。
那么两千年来,难道就没有人对这样漏洞百出的法律体系提出质疑?
这又要说回到韩非子构划出的法家体系当中,他把庶民可能逃脱统治范围的路子全都堵死了!
韩非子对统治者说:一定要保证官员的权威和官威,一是有利于官员的执政,二是官员会死心塌地地卖命,三是官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王权,而王权是不允许存在质疑的!
这可能就是所谓“官官相护”的由来,这表示庶民是没有申诉机会的,因为官僚体系必须要互相袒护,这样才能维持有效的统治秩序。甚至皇帝也要袒护官员,因为他在乎的是皇权,而不会去在乎一个庶民的死活。所以皇帝永远不可能站在庶民的立场,相反,他完全站在庶民的对立面。
另外,法家思想是维护统治者地位的一个利器,所以统治者会扼杀一切对法家思想产生质疑的声音。于是就出现了法家思想的另一个巨大漏洞:统治者不受法律的约束。
虽然古往今来就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类的话,可是从古到今,除了政变、军变之类的权力内部斗争因素,有哪个统治者与庶民同罪了?别说是王子王孙,即便是想杀个罪大恶极的驸马也是很困难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完全是统治者的自我包装而已。
单从《韩非子》中就可见,法家思想是多么黑暗并且严谨的统治体系。他直接导致了两千年后的现代人,在内心深处,依旧持有有罪论。就像前面张三和李四的例子,张三要求李四证明自己是无罪的,或者证明他人是有罪的,从而洗刷自己的罪名。如果李四无法证明自己无罪,或者无法证明别人是真正的小偷,那他就是有罪。
如果冷静地想一想的话,这是个多么可笑的想法!李四凭什么要去帮张三抓小偷?凭什么要证明自己无罪?
中国法家思想在现在人们心中的余毒,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现象。而且这种余毒,跟现在适用的法律体系,产生了极大的不协调。
现代普遍使用的法律体系,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法律体系。因为他进一步维护了普通人的利益,人民有更多的发言权,这符合文明的发展方向。西方法律体系的形成,跟西方的文化基调有很大关联。西方人很早就展开了贸易活动,试想,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做买卖,会立即对当地人产生信任么?当地人杀人越货、强买强卖怎么办?
或者一个外地的陌生人来做买卖,会立即就能信赖他的商业品德么?如果对方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是个到处坑人的商人怎么办?
商业式思维,使得西方人在进行制度构建的过程中,充满了不信任,这就是所谓的“盗贼式政府”思想。在西方人的意识中,要像防贼一样防着政府,比如说法官,他们要设想法官一定是个坏人,他在审理案件的时候,一定会徇私舞弊,所以要用陪审团来限制法官的权力。
当我们引用了一部分西方的法律体系后,大家心中普遍存在的法家思想,势必会造成与西方的法律体系之间的冲突。而西方的法律体系,更适用于现代社会,所以中国传统的法家思想的一部分理念需要抛弃。其中就应该包括“有罪论”。
“有罪论”的社会现象,是文化与文明发展产生的矛盾,我们要不停地审视自身持有的文化底蕴,来适应文明发展的进程。否则,要么在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会被淘汰,要么会形成畸形的文化理念。
前者的例子简直举不胜数,比如说现在的埃及,这个国家虽然还叫埃及,但是他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古埃及的文化底蕴,并被中东、欧洲等地的政治、文化理念所覆盖。后者比如说中国,儒家文化在文明发展进程中,在主要核心不变的情况下,进行了数次巨大的调整,致使儒家后学,最终变成了一个对民众造成巨大伤害的僵硬文化体系。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进程,正确的法律观,是现代人要掌握的基本理念之一。
再说8号公民的第二个作用,接下来我将按照其他人被8号公民说服的顺序,依次对他们身上所表现的社会问题进行剖析。
2.第一批被说服的人:自身的经历所引发的改投无罪票
第二次投票的时候,9号公民,那位老人家改投了无罪票。老人家是上世纪60年代的富二代,曾经被批斗过。他自身的经历,使得他对嫌疑人产生了同情,所以决定给嫌疑人一次机会,才投了无罪票。而并不是说9号公民,此时已经认定嫌疑人无罪。
之后从9号公民身上,揭示了孤寡老人的问题。文明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物质生活水平已经较一两个世纪之前,有了显著提高,人会越来越长寿,老人会越来越多。同时,文明的发展使得生活成本增加,人们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去赚取生活成本。这必然会忽略了对老人的照顾和关心,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传统的天伦之乐。
可是这个问题是应该去指责老人的子女?还是去指责社会?
据我的观察,在当代,大部分子女还是愿意去照顾老人的,只是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现代社会上的竞争压力巨大,这使得人们不得不为了更好的生存环境而去拼搏。孤寡老人的问题,似乎不能指责子女。
而政府和社会在对待赡养老人的问题上,也处理得并不冰冷。随着80后和90后逐渐成为社会的顶梁柱,计划生育带来的后遗症渐渐显现出来。有很多家庭的两口子,将要面临同时赡养4个老人的压力,这还不算,他们还要抚养孩子。
在市场经济时代,需求总是能比较容易地得到满足,据我所知,近几年来从一线城市到四五线城市,都建立了许多商业养老设施。而且一直到镇级的养老院,都会无偿收容一些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虽然还有很多老人存在养老问题,但是政府和社会似乎并没有忽略这个问题。
那么孤寡老人的问题,要去指责谁?
另外9号公民说:老年人需要的是被重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一个人无法为社会做贡献之后,会被整个社会所轻视,的确是现在的常态。
那么9号公民的诉求,要去跟谁诉说?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稍微回顾一下以前的家庭情况,不用回顾太多,就回顾到改革开放之前就行。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以务农为生,老人种了一辈子地,他们对时节、农作物的生长,甚至红白喜事等等人際交往活动都了如指掌。即便忽略儒家文化的影响,老人们的生存经验,也使他们在家庭活动中有很大的发言权。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迅速在大江南北遍地开花。老人们的经验不再适用于工商业时代,他们越来越人微言轻,人们越来越不把他们的话当回事。
这是一种社会转型产生的副作用,是一种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挣扎着走出泥潭产生的副作用。
虽然这么说很冰冷,但是这种副作用是无法调和的。就像一个日日夜夜被病痛折磨的病人,只有一种药可以治他的病,但是副作用会使病人变成聋子。在这之间好像不难作出选择。
想想我们的近代史,不就是日日夜夜被“病痛”折磨着么?要给国家和民族治病的“药”,同样也有副作用,况且“西药”的副作用对我们来说,普遍都要大一点。
好在这个副作用是可以缓解的,缓解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互相理解。老人能理解现代人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不易,年轻人也能去理解老人的想法。只是这个缓解方式应了那句话:这个方法非常好,但是说了等于没说。
第二个改投无罪票的,是5号公民,他是一个因为被错判,导致入狱一年多的青年。他也是因为自身的经历所引发的愤慨,才决定给嫌疑人一个机会。
12个人随随便便地这么一举手,就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没有对证据严谨的论证,没有理智地听取嫌疑人的辩护,只是认为嫌疑人肯定是杀人凶手,就给他判了死刑。可是万一错了呢?错判入狱还能被释放、获得补偿,人死了还能复生么?
而且5号公民还提到了一个舆论攻击的问题,用他的原话说:进去容易,出来怎么办?谁管你冤不冤?你毕竟是蹲过大牢的人!有嘴你都说不清。
首先这是一个“有罪论”的延续,人们普遍只要听说他人是有罪的,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认为那个人就是有罪的。有罪论的最大毒害在于,当听到某人的劣迹后,就会完全把那个人否定,而且不做任何思索,基本上是毫无逻辑性地否定。
其次是社会舆论的亚健康状态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网上的发言越来越不用负责任。很多人一边在叫嚣着没有言论自由,一边毫无约束地用偏激的言论,肆无忌惮地攻击某人或某事。
社会舆论的多样化是件好事,但是现在人们普遍不愿意相信冷静的声音,而对偏激的声音深信不疑。人们普遍不愿意去论证或思考自己所听到的声音,而是更愿意添油加醋地傳播,久而久之,竟然丧失了冷静思考的能力。这是造成社会舆论亚健康的原因,如果人们不愿意褪去身上的偏见和浮躁,社会舆论就健康不了。
至于5号公民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在现代社会已经并没有那么严重了。现在社会的人员流动量太大,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很少有人知道同事或者邻居的过去。
不过像5号公民的情况,会丧失很多优越的工作机会,他们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是不可否认的。好在现在不同于以前,谋生的手段有很多,不一定要屈居人下,受别人的白眼。
3.第二批被说服的人:理智地面对事实,往往能先看到真理
第三个改投无罪票的,是11号公民,他是政法学校的一名保安。他刚开始改投无罪票,还有些赌气的成分,但是他在8号公民的引导下,已经对富二代杀父案产生了合理的怀疑。他能首先产生怀疑,跟他曾经两次考过政法大学,具备足够的法学知识有很大关系。在11号公民开始认真对待案情之后,他就开始用自己的学识对案件做分析。
从11号公民、7号公民的口中我们得知,11号公民先后两次考过政法大学。第一次他没考上,只差了几分,他就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又考了一次,结果差了几十分。他做了政法大学的保安,是打算再考,还是放弃了,这个他没说。
我想11号公民自己也不知道是要继续考,还是放弃,因为他代表的是当下大多数年轻人面临的不知所措的境遇。他代表的是那些不单单是希望考个好学校,还希望考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编,以及得到更好更优异的工作机会的年轻人。总之,11号公民的追求也是当代大多数年轻人普遍追求的。
这种不知所措的根源,是社会转型的一个后遗症,而且是会对一代人造成严重伤害的后遗症。在改革开放最初的一二十年里,太多人一夜暴富,太多人取巧暴富。这个轻易暴富的景象,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刚刚有意识的儿童时期所接触的信息。即便没有直接接触到,也能在父母那里或周围的环境里耳濡目染,从而或多或少地相信,只要自己有机会,自己也能很轻易地成功。所以现在的年轻人,普遍都眼高手低。
至于这个所谓的机会是什么,谁也说不清。即便说不清,年轻人也怀揣着各自的理想,背井离乡,去到拥有更多机会的大城市里闯荡。
可现在的事情却是,社会的初步转型已经完成,社会资源和财富将会越来越稳定,社会各阶级将会越来越固化。虽说大部分人的卓越思想,其根源大多产生在年轻时代,但是当社会固化后,年轻人只有顺应大势的发展,或许才能有立足之地。想法太多,反而会让年轻人处处碰壁。而年轻人的经历和经验,以及在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人脉,普遍不足以支撑他们认清大势地发展。
所以大部分年轻人必定是要失败的,必定是要生活在极不舒适的环境下的,必定是要先从事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或者行业的。有人说,好在年轻人还年轻,他们还有希望。
有希望么?并没有!
前面说过,现在社会的资源和财富越来越稳定,虽然社会转型还在继续,不过当代社会机会天天有,却很少是给年轻人准备的。比如即便这两年经济不景气,但每天也依旧有很多赚大钱的机会,可是那些机会需要巨大的成本。其中包括金融、房地产等等,谁都知道是能够赚钱的行业。即便小本经营,开个餐馆什么的,房租、加盟费之类,对年轻人来说也是难以逾越的大山。
巨大的成本,是完全没有背景的年轻人望而却步的“机会”。而新兴产业需要更大的投资,即便遇到天使投资人,能不能得到投资是另一回事。年轻人在毫无管理经验的情况下,能不能做好这个项目,又是另一回事。
这么说可能有点残忍,须知我也是年轻人,深知更早地认识到这份残忍,能使自己更理性、更冷静。这样可以使自己不那么浮躁,在一定程度上,认清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但这样的认知是痛苦的,年轻人不得不抛弃一些可贵的东西,去变成路人甲,去变得庸庸碌碌。
人生很短,终其一生能做好一两件事就已经很不错。而现在的我们恰恰缺少这份沉稳。
继续往下说,继11号公民之后,2号公民和6号公民,在8号公民通过情景演示的方法,指出了证词中的漏洞后,两人随即改投无罪票。这两个人一个是数学教授,一个是医生,他们代表的是那种比较理性的人。当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他们会首先认识和接受事实。
刚开始,我以为2号公民是一个碌碌無为的事业单位的小领导,或者某个企业等着退休的小领导。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首先是他一开始过分的好脾气,以及对3号公民毫无由来地“安抚”。其次是2号公民的笑,他的笑很有特点,而且他是笑着给嫌疑人投了“有罪”票,并且说: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认为嫌疑人有罪。
这两点特质,都很符合那种等着领退休金的小领导或小职员的身份。这类人待人接物都过分地小心谨慎,而且即便要攻击他人,也一定会表面上笑着,背地里去攻击。比如2号公民给嫌疑人投有罪票的时候,就是笑着,而且是让人很不舒服地那样笑着给嫌疑人判了死刑。
后来通过一张海报才知道,2号公民其实是个数学教授。这也说得通,其他国家的数学教授是不是这个德行不好说,中国的数学教授,可能就跟等着领退休金的小领导差不多。因为他们属于体制内的人。为学术者提供优异生活条件的好处是,学术研究者能有一个基本的保障,使他们专心进行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也是营造一个向上的学术氛围。坏处则显而易见,他们有“吃皇粮心理”的恶习。
我在本文一开始,就一直把12个人叫做“公民”,而并没有拿腔拿调地叫他们“陪审员”。因为他们只是客串陪审员,而实际上是公民。
其实“公民” 这个词,我们叫起来很别扭,大多数时候我们都称其为“人民”。之所以别扭,是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当不了“公民”。“公民”虽然能享受到很多政府赋予的权益,但“公民”也同样要为国家、为政府承担很多责任,以及做出一些贡献。
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我们希望得到更多的权益,却不希望去承担责任和贡献,所以我们自己都不好意思称自己为“公民”。这是我所说的“吃皇粮心理”的由来,其心理活动大概是这样的: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企业或是集体的整体发展关我屁事?或者说,我的利益是我的利益,公家的利益是别人的,公家是盈利还是亏损关我屁事?
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心理,他很容易构成一个瘫软无力的消极社会。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子孙后代,人们需要在当代具有一定的集体意识。
2号公民的另一个特征,“笑着杀人”的手法,也是随处可见。随着人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普遍对身边的人越来越残忍。又因为人口的流动和重组,身边大多数人都变成了陌生人,或是没有亲属关系的人,这使得大部分人更是会毫不犹豫地对周围人下黑手。
可是我们的道德观念,却又抵触残忍的竞争,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笑着”去“杀人”。道德即便再美好,当他生发之后,都是用来败坏的。人的本性在生存和道德面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生存,可是每个人又都向往道德,所以他们干坏事的时候,要“笑着”。
再说6号公民,他是一名医生,他从很早就认同8号公民的举动。不过刚开始只是认同8号公民尊重生命的观点,而并不认为嫌疑人是无罪的。医生以及数学家,是12个公民中最理智的两个职业,因为理智,他们才能在在证词中发现了明显的漏洞后,作出最冷静地判断,进而认定嫌疑人可能是无罪的。
只是大多数人,没有在6号公民身上产生太多的共鸣。这不是因为演员的演技问题,扮演12个公民的12个演员,大多都是那种在电视上经常见到、颇有些演技又叫不上名字的演员,他们对人物的刻画都是很成功的。
无法产生共鸣的原因是,大多数人到医院的时候是病人的身份,对常年“坚守”在医院里的医生缺乏了解的缘故。所以大多数人关注的是医闹,是畸形的医疗体系问题,而不会在乎一个医生的想法。
须知,现在八九成的疾病,都是无法治愈的,比如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腰肌劳损、尿毒症等等,要是细说的话,说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所以去医院治病根本达不到病恹恹地进去,活蹦乱跳地出来这样的目的。
而大家普遍对医生抱有太大的信心,如果治疗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就会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医生。又加上现在畸形的医疗体系,使得医生必须要多开药,多让病人作检查。所以医生和病人之间,普遍存在着对立的关系。
医疗体系的畸形,不是说是某人或是某个行业所引发的,而是一种市场经济的副作用。有人说现在的医疗改革很失败,其实不是这个改革失败,而是医疗问题现在是解决不了的,只能暂时地缓解一些尖锐的矛盾而已。
什么时候我们不再那么功利了,很多行业或是体系的畸形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是我们可能会变得不功利么?起码现在,或者本世纪,想要达到这个目的都是很困难的。所以说我们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因为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去解决一个畸形的体系,很容易把他变得更加畸形。
4.第三批被说服的人:放下偏见后,必定能重拾理智
随着8号公民在证词和证据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漏洞和疑问,以及与3号、4号、10号公民等人激烈地辩论,先后又有4位公民改投了无罪票。
先说12号,虽然他后来又跑票了,刚开始投无罪票的时候也有些迟疑,但是他在迟疑中投无罪票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认真、理智地思考案情。
他的跑票行为和左右摇摆,也跟他从事的职业有关系,他是个业务员,有太多原则或是个性的人,是做不了业务员的。说12号公民没立场,或者是墙头草之类的都可以,但是大家要知道,“张口饭”是很难吃的。12号公民要去服务他人的原则和个性,只能把自己的原则和个性抛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业务员。
刚开始12号公民可能认为嫌疑人有罪、无罪都无所谓,他随大溜地投了有罪票。他没有8号公民和11号的法律知识,没有2号公民和6号公民的冷静,所以当他开始理智地思考案情的时候,对他自身来说也是一个升华。
后来12号公民坚定地投了无罪票,他当时的那个笑,是重拾理智后,找到真相后的笑。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笑,是一种发人深省的笑。
12号公民代表的应该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现状,我们要丢掉很多原则和个性,才能变得圆滑,使自己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所以,我们大多数人,会经常地摇摆不定。其实大多数时候,只要保持足够的理性,这样的摇摆说不定会有效缓解压力。
1号公民跟12号公民差不多,并不是指职业,而是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差不多。1号公民是个学生,可能是他的阅历有限才让他做出了很不严谨的判断;也可能是他根本就没有重视这次讨论。一开始的时候,他跟12号公民一样,也是一上来就认为嫌疑人是有罪的。
1号公民是不是随大溜地投无罪票不得而知,但是他刚开始投有罪票的时候,完全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这又回到了8号公民提出的那个尊重生命的问题。不管是12号公民的随大溜态度,还是1号公民的事不关己态度,其实都是一种对生命的不尊重。
不光这两位,其他人也有同样的心理,一开始他们都觉得这次投票就是走个过场,至于嫌疑人有没有罪,他们并不关心。而第一次投票时,8号公民对案情有疑虑,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好像重视一个人的生死问题,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
这正是一个严重的意识问题,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现在的道德已经败坏到了什么程度?除了直系亲属之间,我们普遍盼着别人倒霉,在一旁幸灾乐祸,自己心里才舒服。我们突然良心发现,盼别人点好吧,又变成了虚伪。事不关己、漠不关心,变成了一个中肯的选择。
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就多次讽刺、批评过国人的漠不关心,直到现在,我们在这一点上都没有多大的改观。我们这么不争气,除了会把鲁迅先生气得跳脚,还说明自辛亥革命以来的社会大转型,还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我们将会迎接更深刻、更透彻、更痛苦的意识形态上的转型。
这个过程首先要做的,就是像12号公民以及1号公民一样,在普遍存在的摇摆不定中找到理智,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中,找到自己的责任。进而才能对应该重视的事物,加以重视,比如说对生命的尊重。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远祖为了战胜恶劣的生存环境,才走到一起互相扶持着活下去。渐渐形成了社会,然后形成了文明,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远祖是懂得生命的分量的。
现在大家普遍对生命漠不关心,除了是因为在网络上所看到的遭难的人,我们根本不认识之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正处在一个竞争社会,相较于互相扶持的关系,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更多的是对抗关系。我们遇到的任何人,都是我们潜在的竞争对手,所以在看到他们遭难时,我们的内心毫无波澜。
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制度被一些人盲目崇拜,这些国家的人对自己人还算是客气,但是对他国、他族的人,却普遍非常残忍。看看现在世界上那些遭受战火蹂躏的地区,都有所谓的人权国家的身影。
竞争社会是一道坎儿,跨过这道坎可能就是第三次社会转型,如果跨不过去,就会很被动。就如前两个世纪,西方的工商业文明对农牧业文明的打击一样,跨不过去就要挨打。因为工商业文明形成的竞争社会,比农牧业文明更强势,更释放人的天性。
但是天性释放得过头,就如农牧业文明陷入僵化后一样,将会对人们造成巨大的伤害。这就需要工商业文明更加有效地梳理或控制竞争关系,并使得竞争关系大幅度缓和后,依旧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就是我推测的第三次社会大转型的标准。还处在第二次社会大转型的我们,多少能理解那时候人们的痛苦。
随着我们对宇宙的进一步探索,也需要人类社会重新梳理激烈的竞争关系。我们在地球上虽然是“炕头王”,但是在太空中我们却非常弱小。现在我们的摇篮已经渐渐装不下我们,未来对太空的进一步开发是必然的。
这就需要我们像人类的远祖一样,互相搀扶,才能战胜恶劣的生存环境。这一切一切的开始,要从我们每个人的意识形态的进步开始,要从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开始。
再说7号公民,他一开始是坚定地认为嫌疑人是有罪的,或者说是坚定地站在8号公民的对立面的。因为8号公民影响他做买卖,他本来想随便这么一投就完事儿了,可是竟然碰上了一位较真的。
所以7号公民并不一定认为嫌疑人是有罪的,但是他一定会投有罪票。7号公民的表现,其实代表的也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现状。由于社会转型引发的思想变迁,我们普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偏见,这致使我们在接触到一些信息的时候,很容易因为自己的偏见,而做出错误的认识。
当然7号公民除了偏见,还有很多个人情绪在里面,所以他与3号公民、10号公民,一直在攻击着8号公民。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嫌疑人是无罪的,7号公民的偏见是放下了,但是他的个人情绪却达到了极限。所以7号公民爆发了,说:烦了,所以才改投无罪票。
其实7号公民一直就明白:一个孩子的命比他那箱冰棍儿重要。他之前一直是带着情绪在投票,在跟8号公民理论。当他改投无罪票,当他情绪爆发的时候,他就已经完全放下了所有的情绪,重新找回了理智。
而7号公民在爆发后所说的那番话,其实代表的是广大小商贩的发言,而他与11号公民的矛盾,也代表着城管与小商贩之间的矛盾。在改革开放初期,小商贩是带动市场经济的大功臣,随着城市内商业体系的健全,小商贩渐渐变成了配角,甚至是龙套。
随着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日渐增高,交通也日漸拥堵,小商贩的存在,成为了城市无序状态的主力,成为了交通拥堵的主因。于是各个城市,甚至是小县城,都建立了小商贩的集聚市场,并集中管理不遵照约束的小商贩。这个举动造成了很严重的社会矛盾。
最终小商贩为城市的整洁让道,为交通的压力让道。城市面貌得到了改善,交通也不那么拥堵了。可是谁去考虑小商贩的利益了?本来他们就是小本买卖,被迫进入统一的市场后,确实显得规范了,可是摊位费、清洁费、管理费等等各种费用加起来,最后算算,辛辛苦苦赚的钱都到了别人的腰包里。而且管理人员可以随意拿捏他们,他们几乎没有反抗的能力。
如果不服从管理,那就得跟城管斗智斗勇。我曾经目睹过好几次,城管上班后,在马路边上的“早市”就结束的场景。现在不像前几年那样,双方会发生很严重的对立,城管也不像一些报道中或者影视作品中那样吆五喝六,他们就往那一站,小商贩们就知道要开始收摊了。
渐渐地,小商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好像是缓解了,但是这个社会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小商贩们就像7号公民一样,一直憋着一股情绪,要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股情绪淡薄了;要么小商贩们找到突破口,把情绪发泄出来,那时候这个问题才有可能彻底解决。
其实小商贩们也可以行动起来,别让自己那么被动,他们可以自发性地组织类似于工会的机构,选出代表跟城管部门,或是政府部门洽谈。现代的社会矛盾,通过协商和洽谈解决,是最理想的方式。不过这个方法的难度在于,在当下,谁也不愿意“挑头”。
接下来改投无罪票的是10号公民,他是一个房东,对外地人有强烈的偏见。10号公民几乎是根据自己的偏见作出判断,一口咬定嫌疑人是有罪的。因为嫌疑人是一个河南农民生的,一个外地的二道贩子养大的。在10号公民那里,不是法律判了嫌疑人有罪,而是他的偏见给嫌疑人判了死刑。
在很多文学作品或是影视作品中,房东都不是什么好角色。相声作品中,那个“屎馅儿”汤圆的传统段子,表达的就是之前底层人民群众对房东的愤怒。在当代,特别是“北上广”这类的一线城市,一些拆迁户几乎是 :平地一声雷,陡然而富。像10号公民那样,对外地人有偏見,或是瞧不起外地人,而又以外地人的房租为生的人比比皆是。
外地人使得10号公民的孩子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这是他对外地人存在偏见的根源。10号公民最后还是放下了偏见,因为他后来也明白,自己的偏见在一条人命面前不值一提。这一刻,也是10号公民找回理智的那一刻,他之前的偏见,以及毫无逻辑的攻击性言论,也可以一笔勾销了。
像10号公民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才产生了对外地人的偏见。而现在有些人,是因为自身优越感的需要,以及生存环境的对比,甚至是没由来地就对外地人产生了不公正的偏见。
这个现象可能是传统的等级观念作祟,是一种人为地造成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观念。在人口大范围流动的当代,这种观念会渐渐地被稀释,虽然还会存在很长时间,但是会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小。所以在当代,这类的偏见多见于60后和70后,从80后开始,这样的偏见,已经普遍淡薄了很多。
城市对于农村的偏见问题,可能只有留给时间去解决。
5.最后一批被说服的人:向真理低头,是件幸福的事
第11个改投无罪票的,是4号公民,那个房地产商。一般而言,这类人是很理智的一类人,但他们也同样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是必然的,因为在这个竞争的社会,根本没有道理可言。4号公民只有足够强势,足够说服他人,或是给他人洗脑,那么他的言论就会变成道理。
这是从原始的类人猿社会就延续下来的一种原始的竞争观念。当然,不是说类人猿的社会里有房地产商,或是富豪,而是说在类人猿的社会,只有足够强壮和强势,才能具备有效的竞争力。
在当代社会,从远祖身上遗留下来的竞争理念依旧很强烈,而且人们的好斗性一点儿也没有减弱。只是现代的竞争,比远祖时代更加残酷,手段也变得五花八门。
所谓竞争的残酷性在于,远祖时代只是对生殖资源或者部落首领的竞争,而现代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竞争,可谓是无处不争。竞争手段也由原先直观的对抗竞争,变成了更“文明”的勾心斗角,可谓是毫无人情味,且防不胜防。以至于现代人的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了内斗上。
现代的竞争优势,也由原先简单的身体雄壮,变成了复杂多变的内心雄壮。4号公民,这位竞争社会中的优胜者,深知这个道理,更深知“真理”不站在任何人的一边,而是站在强势的人那一边。
所以4号公民坚持到了最后,而且是理智的,不带任何偏见地坚持到了最后。当所有认定嫌疑人有罪的证据都被推翻后,4号公民才恍然大悟,并立即改投了无罪票。他的改投是理智的,因为他被8号公民说服了,他认识到8号公民的内心比他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他的改投是豁达的,因为他懂得:向真理低头,是件幸福的事。
唯一让4号公民丧失理智的,是谈到“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时候,进而引出的仇富问题。正是我们普遍持有的“有罪论”,以及刚刚从西方引进的“盗贼政府”,这两个阴谋意识加在一起,就变成了任何自己得不到利益的事儿里面都有猫腻,任何比自己富有的人,所获得利益的途径必定有问题。
会不会有猫腻,会不会有问题,这个不好说。不过当代的社会模式,一定是一个渐渐稳定的过程。因为我们经历过的辛亥革命、改革开放等等一系列的大转型,其实是在对社会做调整和重构的过程。随着社会转型的初步完成,社会形态必定会迎来一个相对稳定或是缓和的时期。这时候阶级渐渐固化,社会财富渐渐稳定,一夜暴富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所以说当下竞争社会的优胜者,大多数都要比普通人有更多的付出,并且都是比普通人更了解现代社会规则的人。而大部分普通人,几乎都患有间歇性壮志凌云的“病症”,多数人都是:把喝咖啡的时间,用到了喝啤酒上。而优胜者们,则是把玩手机的时间,用到了思考上。
虽然说贫富差距也是个巨大的社会问题,不过现在普遍存在的仇富心理,也是一个不健康的心理。特别是在这个竞争的时代,仇富心理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理。
至于4号公民所说:看见女孩从豪车上下来就管人家叫傍大款……这是对中国优秀女青年的侮辱。
后半句实在分不清4号公民是“严谨的玩笑”,还是真的在为“优秀女青年”鸣不平。不过这两句话,反映了现在依旧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不是说对资源分配,或者工作机会上的不平等,而是说意识上的不平等。
首先说,男女由于思维方式和生理上的差异,两者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并且可能永远达不到真正平等的水准,因为不管在什么时候,其中一方一定会觉得另一方比自己更具有优势。
不过不能因为达不到这个水准,我们就不去做这方面的努力了,起码我们要在意识上使得双方平等。所谓意识上的平等,比如说傍大款这件事,一个男性,去巴结一个更有能力的男性,从而获利或者获得更好的机会,人们多会说他是投机取巧,是耍赖,是不公平竞争。而一个女性,去利用一个更有能力的男性,从而获利,人们除了说她投机取巧,还会说她道德败坏。
需知现代很多道德观念,都是形成于对女性非常不尊重的年代。在儒家思想僵化之后,女性生下来是没有户口的,她嫁人生子之后,才能把名字写在丈夫的族谱里,才等于有了户口。
那个时代对女性的轻视所形成的意识,一直延续了下来。虽然现在这样的观念淡了很多,但是对女性有更高道德要求的意识还在。
当然,我不是在鼓励傍大款,而是在提醒大家,批评这类问题的时候,恰恰忘记了还有一种人更需要大家的批评。比如说被社会普遍关注的小三问题,人们普遍把批评的矛头,都指向了第三者插足的女性,可是大家却忘记了那个接受第三者插足的男性。
一个连自己婚姻都不能忠诚的男性,难道就不应该批评?一个连诱惑都抵御不了,甚至主动去寻欢作乐的男性,难道就不应该批评?这就是意识上的不平等,在这种情况下男性起码要跟第三者插足的女性,接受同量的批评。
古代的时候,就只是要求女性忠贞,而男性却可以纳妾。现代的道德观念,好像也没有太大的改观,在一些意识问题上依旧对女性的要求要高于男性。而在另一些地方,又对女性照顾得过头,使大部分人都迷失在男女平等的大命题里。
说到古代的意识遗留问题,就不得不说到3号公民。他是个出租车司机,也是最后一个改投无罪票的人。有很多人喜欢把《十二怒汉》与《十二公民》做对比,诚然,当今国内的一些社会问题,跟上世纪美国社会的一些矛盾很相似,但是“君为臣纲,子为父纲”这类的遗留问题,只有被儒家思想影响过的国家才存在。
前面说过,我们正在经历第二次社会大转型,将要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商业文明,而且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的意识形态的转型时期,这个转型一定会非常痛苦。
可是不转不行啊,我们连第二次社会转型都还没有完成,第三次社会转型的苗头却已经生发了。以西方为主流的工商业文明体系所构建的竞争社会和国际环境,已经在伤害着世界上大多数的人。如果这个伤害值达到极限,势必会引发第三次社会转型。
越晚转型就越难转型,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了。
而意识形态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又是最深刻、最深远、最难以调和的。这需要我们不停地作出调整,不停地去撕扯社会形态中溃烂的伤口,最终构建起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较为匹配的结构。
要想重新梳理当代的意识形态,并理解不得当的意识形态所造成的社会矛盾和危害,必须对当代意识形态的发生和发展有足够的了解。当年儒家用三纲五常构建出来的社会制度,很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形态。而儒家思想的稳固,就是第一次社会大转型结束的标志。
大家可以回顾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西周中央政府越来越无法用原先的制度控制全国的局面,一个大争之世扑面而来。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过程越来越残忍,致使道德严重败坏。
从国家的角度上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普遍出现权臣篡位,普遍存在下级架空上级。频繁出现的政变、军变等等政治事件,使得国家的政治局面动荡不安。
往小了说,老年人的竞争力越来越弱,年轻人的竞争力越来越强。竞争的残忍,将会使老人被淘汰,而对老人的淘汰,是一种很不人道的行为。
《史记·乐书》中的一段话,很贴切地形容“礼坏乐崩”后,也就是竞争关系混乱时的情景:是故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寡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需要找到一个约束竞争中所引发的道德败坏的制度。秦国以身试法,结果迅速灭亡,法家退居幕后。道家渐渐越走越偏,后来竟然被曲解为黄老之学。墨家代表的虽然是底层人民的声音,但是跟那个时代的社会意志不相符,直接被淘汰。
只有儒家利用三纲五常等理论,用等级制度梳理,并有效缓解了当时的竞争关系。因为当时的资源是有限的,只能将资源垄断在一小部分人的手中,社会才能具备一定的秩序。
儒家用“君为臣纲”,使得篡位者很难得手。用“父为子纲”,使得人们在年长之后,也有充足的生存空间。用“礼乐”体系,成功地将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竞争关系,做了有效梳理和缓解。
抛开儒家著作中的自吹自擂,一些史书中,就能反映出儒家思想的适用性。特别是司马迁的《史记》中的记载,司马迁所处的年代,正是第一次社会大转型刚刚完成的年代,所以,司马迁对于当时用“礼”构建出来的社会制度,给予了高度肯定。
司马迁在《史记·礼书》中写道: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治辩之极也,强固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至矣哉!立隆以为极……等等,都是高度赞扬儒家思想梳理了人际关系的脉络,缓解了之前混乱的竞争关系。
在后世,社会形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儒家的理论被朱熹等人进行了多次调整,一路上可谓是见招拆招,横行中国两千年。可是“外儒内法”的思想模式,使得当权者的政治思想死板,只能通过封锁的方法,限制社会的动态变化。而且统治者的权力太大,阻碍了社会多样性的发展。
最终农业文明的思想,在工商业文明的冲击下,不堪一击。所以,鲁迅先生那个年代的“新学者”,普遍都提倡去中国化,普遍都主张完全抛弃以儒家为代表的农业文明的思想。
现在看来,这样的去中国化未免有些偏激。但当时社会转型迫在眉睫,不这么做,中国就很容易如印度、埃及一般,名存实亡。即便那个地方还叫埃及,还叫印度,但是他们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大转型的全面展开,人与人之间竞争越演越烈,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比如说到今天依旧存在的“三角债”,或是拖欠货款、工资的问题,这使得我们必须要借用工商业文明的“契约社会” 制度,来约束混乱的竞争关系。
而我們比西方的“契约社会”制度还具有一项优势,政府可以大尺度地调整竞争关系,而不像西方,任凭有发言权的资本家指手画脚。比如现在大范围的扶贫政策,其实就是在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不管怎么说,社会在快速地发展和变化,这势必会造成传统农业文明形成的思想意识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冲突。就如3号公民依旧持有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礼有尊卑”等理念,这样的理念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因为他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
上世纪进行的去中国化运动,其实很不成功,现代人依旧还普遍存在大量的旧意识。也好在他的不成功,因为国学中还是有许多博大精深的东西,需要我们去继承。只是现在的继承方式好像不对劲。
自从提倡国学之后,学习国学的辅导班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可是辅导班的老师们,对于怎么传授国学完全是一脸懵逼。有人就说了,这还不好办么?用以前私塾的方式教授国学不就行了!
于是就有了很多辅导班,让孩子们背《论语》《孟子》,几乎把儒家思想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孩子们。或者该着重传授的没有传授,不该传授的传授了一大堆。这会让孩子们在未来接触到社会的时候,造成巨大的意识混乱。因为儒家思想已经在很多方面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了。
我个人建议,起码要到上大学时候,再去学习国学。因为那时候已经有了足够适用于现代社会的思想模式,有了基本的是非观念,能分辨出国学中哪些是过时的,哪些是依然能适用的。
比如说《论语》中的一些观念,在处理现代人际关系,或是生活问题的时候,依旧很实用。而其中对于政治或社会的理解,显然就有些过时了。如果对这些观念无法正确分辨,利用过时的社会观去看待社会,就会造成自身与社会的不协调。
这个话题,进而引出了现代的教育问题。在3号公民身上,也反应出了严重的教育问题。其实3号公民的内心并没有那么强势,他只是外表好斗、内心也有一块柔软的地方的人。他不善于表达那些柔软的情感,并有些愤世嫉俗。
3号公民本着“我是为你好”,就肆意地干扰孩子人生的问题,几乎在每个家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其实这不能批评他们,毕竟他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是有个事实摆在大家面前,受“父为子纲”的影响,中国的父母最不会做父母,却又认为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母。
不光中国的父母这样,西方人也不会做父母。在人类处于原始社会的时候,父母只是教授孩子如何生存。自从有了文明之后,父母需要教授的东西越来越多。有很多东西,并不是父母擅长的,所以就有了老师,孩子需要离家去学习。直到现在,人们普遍需要用二三十年,甚至是半生去学习。
当教育体系商业化之后,教育败坏就是个时间问题。不是说教育制度上,或者说受教育公平上的败坏,而是教育者受到商业化的侵扰,造成意识上的败坏。
比如现代的教育工作者,多数人认为老师是一份体面的工作,在其他人面前高人一等的工作,却完全丧失了育人的意识。
在这一点上,战国时代的教育方式让人向往。比如老子的学生,只要老子在世,他的学生在任何人生阶段有困惑,都能去问老子。不过得问完了赶紧走,因为老子不喜欢太繁杂的交际。而孔子的学生,则跟着老师在各国游历,从老师日常的一言一行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知识,以及思想脉络。
当然,现在做到这一点,已经不可能。一是现在的学生太多,老师不可能终生向学生传授知识。或者老师也并没有掌握那么多解答人生困惑的知识。二是现在的教育体系,使得老师的“解惑”,偏向于“1+1=2”,或者“ABCD”,而不再是生活中或是社会活动中遇到的困惑。
那么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只能找父母解答。可是大部分的父母,已经在这方面丧失了最先进的思想和认知。特别是在当代社会转型的时候,父母持有的是比较旧的思想和经验,而孩子则接受比较新的思想和认知。这中间势必会造成巨大的矛盾,父母的“解惑”也必然是不彻底的。
于是教育改革虽然很是频繁,教育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不过教育问题这个锅不能全让父母来背,因为有太多的孩子,希望拥有西方式自由,却没有西方式的责任感。要自由可以,但起码自己要有能力支持自己的自由,让父母来支撑自己的自由,这像什么话?
不管怎么说,教育问题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人能走多远,影响到他们的人生有多宽。而解决当代的教育问题,不能只在教育体系这个小范围内解决,因为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全面性的社会问题。
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要意识到,自己要在社会上找一个合适的老师,解答生活中遇到的疑惑。其次,在孩子出生前,最好对中国的父母做简单的培训,争取祛除一些不合时宜的教育思想。
这需要很多人的努力,需要不停地努力。
再回到影片中,3号公民也投了无罪票之后,象征着希望的晨光从窗户照了进来。仿佛12个人都放下了偏见,解开了心结。
他们12个人,有各自形态迥异的理想国。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理想国,包括我,以及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之所以有理想国,是因为自身觉得社会制度不理想,试想着那些对自己造成伤害的社会问题解决之后的社会形态,就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国。
一直以来,我们的理念都是以人为本,其中的“人”不应该是“人权”的人,而应该是“人际”的人。如何在新形势下,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是最主要的,才是通往大家理想国的途径。
这个想法跟“中国梦”如出一辙,13亿个梦想构划出的理想国,就是“中国梦”。社会在变迁,时代在变化,我们需要用“梦”来支撑起我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