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9-10吴学庆

现代营销·理论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互联网教育

吴学庆

摘 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管理工作和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政工工作有利于企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有利于建立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只有加强政工思想工作,才能使企业在市场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因此企业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强化企业的政工思想工作,从而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思想政治 教育

引言

随着信息革命的蓬勃发展,众多前沿的信息技术已经在经济和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有了广泛地应用,这给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是思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对企业而言,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企业思政工作的管理手段更加先进,给企业思政工作方式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企业思政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挑战。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和影响,并积极研究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

一、“互联网+”时代的影响

互联网自发明以来对于人类交流、沟通、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传统互联网时代主要发挥的是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作用。“互联网+”则不仅仅是信息的传播,不再是一个信息网络,而是一个融合的平台,集数据处理、知识存储、信息交流于一体。因此,政府推出发展“互联网+”产业战略,突破传统互联网思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互联网+”时代到来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互联网不仅运用于高新技术产业,各行各业也都开始借助互联网的各式技术,其中教育行业作为标志未来发展的前沿地带, 自然也参与至“互联网+”的时代潮流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开展思政工作要有一定的时效性,只有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才会使思政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辅助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以往,企业的思政工作都是借助人工来开展,主要借助于组织会议、发放材料、口头宣传等各种形式,这些方式不仅投入成本较高,工作效率也比较低,不仅如此,还会受到很多方面其它因素的影响,不能够使其时效性得以充分体现,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互联网使得企业与员工的交流更加平等,借助于平等的互联网交流平台,使得思政工作一改往日单向传播的方式,朝着双向沟通的方式改变,主客体双方能够实现网上平等交流,对于有异议的一些问题,则通过民主表决。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企业员工可以借助网络渠道进行自主学习,還可以通过交互式的方式进行学习,二者有机结合,进而创造出一种科学有效的沟通交流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思政工作的民主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

(一)转变观念促融合

企业在促进互联网+思政融合的过程中, 需要积极扭转以往不重视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落后观念,积极培育互联网思维,不断适应信息化时代思政工作的新情况、新变化。要借助互联网开展好思政工作,必须以互联网思维对自身思政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审视和检查,坚持以员工为主体,注重体验的满足等等,在观念转变的基础上为具体的实践开展提供指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要摒弃。比如与员工当面沟通是比较理想的传统思政工作开展方式,更具“温度”。因而,不可对传统方式全部否定,应该坚持继承与创新兼顾,实现网络手段与传统方式相结合,相互借力,让思政工作行之有效、推陈出新。

(二)建设阵地促发展

观念的转变与创新只是思想层面的,员工具体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还需要通过实践的开展来完成。而互联网+思政教育是对以往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模式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因而,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进行研究, 牢牢把握互联网+思政工作的思路与规律,高质量建设网络思政教育新阵地,把握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引领的话语权,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地位。一方面,需要完善相关的互联网平台,以平台的建设为思政工作的开展创造充分的前提与有利条件,以载体的搭建为互动交流、引导管理打下基础。另一方面,需要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坚持内容为王,以高质量、即时性和生动化的内容传递思政教育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影响。

(三)健全机制作保障

体制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为互联网+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实现工作开展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这要求从多个层面进行制度的建立健全。例如,需要建立互联网平台开设、运营和维护等相关制度;需要建立信息发布、审核制度,实现流程化操作;需要建立舆情、热点监测与处理机制,实现实时的有效回应;需要完善思政工作人员互联网领域工作开展评价机制,增强工作动力和监督等等。

(四)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

对一个现代企业来说,企业的内部文化建设十分重要,因为它会给企业思政建设营造一种融洽的文化氛围。企业内部文化可以说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必然产物,对企业实施科学先进管理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企业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和企业内部具体情况相适应。众所周知,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一般是具有匿名性的,而且比较开放,进而带来了大量的文化糟粕,这对企业思政建设而言也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对自身先进文化的建设,为思政工作环境营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结束语

以“互联网+”为背景,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促进了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当中,需要将线上与线下不同的思政教育方式相结合,需要在传统阵地与新媒体阵地共同开展工作,需要将强化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分析相融合,才能在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实现系统化的过程中拓展出思政教育新模式,持续推动思政课教育的改革、创新与发展,开创加强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冯伟,朱荣康.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青年美好生活认知的引导[J].高校学生工作研究,2018,2(02):163-170.

[2]何冰.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率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4):77-79.

[3]张淼,赵耀.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8,31(06):89-93.

[4]孙晋超.“大数据”与差异化网络思政课堂[J].文教资料,2018(32):175-176+156.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互联网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