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小学实施“六爱教育”的有效方法探讨
2019-09-10周玉兰魏文娟
周玉兰 魏文娟
摘 要:本篇文章将对六爱教育进行分析与研究,对当前小学的德育教育管理提供相对应的关于“六爱教育”的探索方法与措施。为当前小学生们的成长提供一些素材,为教师提供些许教学经验,从而引导小学生们发展成健康人格,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青龙小学六爱教育方法与措施
一、实施“六爱教育”的意义
青龙小学德育教育主要研究当前小学阶段的“六爱教育”,研究小学生在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现状。学校以“六爱教育”为抓手,积极引导小学生去实现国家对小学生成长需求所设定的基本目标,主要体现在德育思想的创新、德育手段的发展、德育内容的丰富等方面。教师们用“六爱教育”积极地引导学生的成长需求,拓宽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教育研究能力。
二、“六爱教育”的含义
六爱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生命发展进行深刻的思考,培养具有“六爱”品质的学生:“爱自己、爱人人;爱自然、爱社会;爱祖国、爱世界”,内容涵盖从小我到大我,从小义到大义,塑造真正大写的人,使学生在六年中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人的需求具体是指在人体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不满足感,它可以使人们产生行动上的动机,这里的动机就是人们的需求。人的需求主要分为五种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青龙小学通过六爱教育引导小学生们去认识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并通过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对以上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三、“六爱教育”的具体方法与措施
一)探索“六爱教育”实施策略,引导小学生成长需求体系
学校的“六爱教育”实施策略可以集中概括为“感、悟、行、评、展”五个字。
“感”即感受与感知,是六爱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每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分别设定相对应的六爱为主题的活动方案,老师们在每节上课之前,进行关于六爱的文化渗透,使学生们受到文化的熏陶。除此之外,学校打造以六爱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从而使学生们受到六爱文化的熏陶,学校还组织相关的六爱活动,学生们通过学生节、社团活动、主题班队会、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表达关于六爱的内涵。
“悟”就是领悟与理解,老师积极为学生进行六爱相关内容的指导与点拨,使孩子们在自己的感知上得到情感的升华,从而提高对六爱的认识。
“行”就是行为实践,学生将“六爱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将“六爱教育”落实到日常的行为规范当中,做到知行合一。学生们注重课堂礼仪,尊爱师长,讲究校内礼仪,做到文明规范,成为一个文明阳光的小学生。
“评”就是评价,首先是强化常规评价。将“六爱”教育要求进行细化,增强评价的可操作性。在学校方面,建立教师值周和学生值周工作制度,并坚持每周值周交接会议制度予以强化。在家庭方面,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充分运用家校联系卡,强化家庭对孩子的监督与评价。其次是评选“六爱”小明星。结合孩子在校、在家及社区表现,班级每月评选、学校每学期评选“六爱”小明星。再次是纳入素质报告。对学生践行“六爱教育”要求的情况纳入期末素质报告和教师对学生的学期评语,将报告和评语存入“成长记录袋”,毕业时与毕业证书一同发放。
“展”,即通过宣传、展示等正面强化手段巩固“六爱教育”成果。一是榜样展示。将践行“六爱”优秀学生、感人故事在校刊和“爱心墙”予以刊登、展示,引导学生从追歌星、影星到追身边的“六爱之星”。二是活动展示。通过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一年一度的学生节等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的“六爱教育”活动,老师、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共同接受教育。
二)探索“六爱教育”习惯培养,引导小学生成长需求方法
六爱教育中的习惯培养教育,是将小学生一天的生活作为探究的主线内容。通过将六爱教育进行系统化、螺旋化的方式进行研究,从而提炼出关于六爱教育的三字经、明理课程、值日工作、志愿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实践中,利用多维展示、故事引领、儿歌导行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班级日常管理,促进小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从而将六爱教育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形式受到关于六爱教育的熏陶,有利于他们将六爱教育付诸于实践,更好地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从而成为祖国根正苗红的好少年。
三)探索“家校共育”,引导小学生成长需求模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家长要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孩子情况,支持孩子參加适合的社会实践。但大多数的家长在这方面的做法较为缺失,所以,针对当前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座谈会、家校联系表等形式,形成德育合力,逐渐营造德育大气候。
“将大事做小,将小事做精”是陶宏容老师的座右铭。她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者。结合学校家校共育的要求,她首创“家校联系个性评价管理量表”,与家长紧密配合,将孩子在家和学校的品德、习惯、学习等表现进行详细记录,定期组织家长分析孩子表现,针对性地拟出教育措施,强化对孩子成长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改变家长的意识,和学校共同达成孩子成长的基本价值观,探索“家校共育”模式,从而形成家庭和学校合力。根据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态度、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和相关的文明礼仪等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形成成长档案,定期联系家长,将有效的措施及时的运用到孩子身上,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正确行动教育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对六爱教育的研究,及时的了解小学生的社会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现状,明确在当前小学“六爱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从而形成正确的适合小学生成长需求的“六爱教育”,真正做到促进小学生的成长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姣.“教育戏剧”应用于小学低段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
[2]赵芹芹.小学教师师爱表达失当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姓名:周玉兰出生年月:1982.08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重庆云阳研究方向:小学德育(所教学科)任教:文明礼仪 最高学历:专科 职称:小教一级单位:云阳县青龙小学邮编:404500
姓名:魏文娟出生年月:1982.07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重庆云阳研究方向:小学德育(所教学科)任教:心理健康教育、英语 最高学历:本科 职称:小教一级单位:云阳县青龙小学邮编:404500
基金项目: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学会第九届(2018~2020年)基础教育科研立项一般课题“‘六爱教育’引导小学生成长需求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H2018B15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