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旅游专业群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2019-09-10韩啸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专业群工学结合中职院校

韩啸

摘 要: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中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现在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中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同时,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旅游专业群的专业教学模式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获取了一定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其中的一些不足,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院校;旅游教学;专业群;工学结合

引言: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中职院校需要强化课程建设的过程,展开工学结合的实践工作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旅游相关专业群有着鲜明的职业特色,因而表现出较高的实践需求,在这一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旅游专业群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一、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1903年英国桑德兰的技术学院的“三明治教学模式”中,后续世界各地的学院逐渐开始展开类似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将课堂教学内容和工作过程中的实践内容进行结合。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一定程度上学习掌握工作实践中的有关教学内容,并进一步形成了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共同进行的教育模式。我国早期教育工作中经常使用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1991年国务院对于职业教育体系进行规范的过程中首次提到“工学结合”,从那之后,职业教育的过程就以产学结合为重点的教学方式为主展开,并进行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探索。进行聂年来随着产学结合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也逐渐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中职院校当中开始展开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之后,旅游专业群因为有着鲜明的实践特性而有着特殊的含义。

(二)工学结合教育意义

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核心,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养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中,教育目标主要是市场的实际需求,需要教学过程中能够综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让学生能够结合起来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反映到实践工作当中,并在后续的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进行进一步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学习知识的内容和意义,提高理论学习主动性,加深和社会的接触的同时,强化职业指导意义,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除此之外,工学结合的过程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明确自身职业规划路线,让学生可以有着更好的就业选择和准备工作,有着更好的雇佣特性,因而也表现出就业率显著较高的特性。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大势所趋。

二、中职旅游专业群工学结合的开展方式

中职院校当中,旅游专业是有着相对更加突出的职业特色和实践要求的专业之一,因而进行工学结合的实践过程中,这一专业的应用有着相对更好的探索意义。中职院校旅游专业群的建设工作对于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有着借鉴作用,可以促进后续工学结合实践进一步开展的有效性。

(一)一体化人才培养

杭州某中职院校在进行工学结合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岗位零距离”为核心理念,和校外企业合作,展开工学结合的实习过程,借助学校的理论知识教育优越性和企业的实践教育优越性,对学生展开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联合酒店的专业技术人员,建设专业化的实践指导团队,对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评估和确定,建立起校企合作化的教学过程,并进一步修订执行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开展之后,首先学生在校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随后在酒店当中开展进一步的实践教学,参与到工作实践当中,除此之外学生课程进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进行顶岗实习来实践自身在前两年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所得。这一教学过程有着鲜明的特点,学校的教学和企业的培训轮替进行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进行点评,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评估,为学生指出实践的方向和进一步提升的措施。另一方面,企业的经理和管理工作人员可以针对学生的实践表现和理论知识学习程度,结合酒店运行中的实际案例和经常应用到的操作技能进行进一步实践培养,有机结合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企业中的实践教学过程,促进“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建设。

(二)双重身份实践教学

南京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师-经理”和“学生-员工”的双重身份在广西壮族民居博物院开展了双重身份实践教学。这一教学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之间签订了正式协议,建立了实训基地,并依照共建共享的原则进行实训基地建设,充分结合实训教学和生产等项目内容,实现校企共建的进一步开展。在是教学过程中,烹饪和旅游管理等多专业的 教师分别采用不同的身份,进行双重身份的教学过程,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经历责任是具有实效性的,需要担负起景区管理和博物院运行的责任的同时,对学生展开实践教学。而这一过程中学生则是根据自身专业内容来从事服务工作,进行真实化的职场锻炼,确保后续进入职场时可以即入即用,实现学校社会之间的无缝对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三)校企互育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在教学的过程中,酒店管理专业和企业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以季度的形式展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共同学习,其中夏季进入企业培养专业技能,冬季则回到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全周期都能够不间断的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并提高技能实训效果。在此基础上,职业资格证书和学校考核内容得到了结合,学校培养内容和社会实际需求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结合,教育人才的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不延长学制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校期间达成教学需求并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结束语

中职院校教育过程中需要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有着充分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实习期间,校企需要共同做好技能实训和理论知识教学工作,合理支付报酬并做好监管,确保学生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晶,罗晓斐.我国中高职衔接模型与实践研究——基于课程职业能力标准分级的视角[J].中国市场,2016(23):223-226.

[2]龚海霞. 以兴趣为导向的中职旅游专业课教学策略研究[J]. 现代交际, 2019(9).189-188.

[3]李躍. "文化+"背景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2).38-42.

[4]王俊峰. 新形势下中职旅游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 度假旅游, 2018(06):50-51.

猜你喜欢

专业群工学结合中职院校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