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蒋晓明:青春献文化热血铸年华

2019-09-10黄春富谭莲

现代艺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剧团文化馆

黄春富 谭莲

勇于探索 革故鼎新

1978年,带着对艺术的追求和梦想,初中刚毕业的蒋晓明顺利考入邻水县川剧团。进团后,他乐于请教,勤学苦练,迅速成为剧团业务骨干,从小生演员逐步成长为剧团副团长、团长。剧团的生存发展便成了他每天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优化班子。

担任团长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对团领导班子进行优化重组。在剧团推行“以人为本,人才兴团”战略,将下海创业的原剧团业务骨干肖祖泽、罗建明、温益怀三人请回,并推上副团长领导岗位。同时,聘请退休的老演员回团工作,增强了剧团实力。

二、增强活力。

随后,他又推出“稳心、创演、增收”三步曲。稳心,即用一个月时间进行作风整顿,稳定职工情绪;创演,即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基层体验生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歌舞等节目;增收,即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剧团收入。他带头承包剧团舞厅,盈利后便交给剧团经营。仅此一项,剧团当年就盈利10多万元。同时,开办茶馆、台球室、录象厅,出租剧场、门市、音响设备等,利用多种方式盘活资本,增利增收,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解决了剧团职工最关心的工资问题。

三、创新机制。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会有出路,否则只能坐以待毙。他根据剧团的人事、职称、工资、戏路等四方面的实际情况推行了:一演职人员聘任制。经考试、考核合格者,签订为期四年的聘用合同;二职工晋级绩效制。以得分高低确定职级、职称,打破唯文凭、唯工龄、唯论资排辈的束缚;三基础浮动结合制。在基础工资的基础上,设定出勤、创作、导演、表演等多个参数,按工作绩效核算浮动工资和年终奖,体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四戏路改革多元制。即以传统川剧为根基,鼓励演员学习传统绝技(变脸、吐火、耍翎子、甩发等),一专多能,并亲自带头学习节目主持、节目编导、节目创作,拓宽发展空间,占领演出市场。

四、储备人才。

自上世纪70年代招收新学员以来,川剧团基本没有吸纳新鲜血液,后继乏人。为储备社会文艺人才,他采取了四条措施。一是向社会聘用演员商演;二是利用寒暑假,举办青少年普通话、舞蹈、器乐培训班;三是举办群众性歌手大赛、才艺大赛,以发现新人,推出有影响的演员、歌手;四是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为川剧团公招专业艺术人才。同时,将有潜力的演员派往成、渝等地川剧院校学习深造,把外地的资深编、导、演老师请进团里对演员进行辅导,提高演职人员业务素质。

五、联姻企业。

为了剧团的发展,在他的号召下,剧团采取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文企联姻”路子,不仅宣传了企事业单位,还增加了剧团收入,锻炼了演员。多年来,他带领剧团先后与政法、计生、电信、交通等10余个部门合作开展专场演出达1000余场次,与重庆万兴、城南佳景、龙腾、奥嘉等房地产公司联合举办广场文艺演出400余场次,为喜来、川东等大酒店和房地产举办开业庆典及卡拉OK、模特赛等活动20余场次,演出辐射到了贵州和云南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剧团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精于管理 发展创新

由于工作出色,2003年,蒋晓明被提拔为邻水县文体局副局长,2004年兼任邻水县文化馆馆长。身兼数职的他,深感责任重大,在管好剧团的同时,把文化馆也管理得紧紧有条。

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基层单位,其人力、物力、财力在当时均不如川剧团。为改变这种现状,让文化馆和川剧团协同发展。他负重爬坡、知难而进,积极向县级相关部门争取工作经费,到其它市、县兄弟馆所学习经验,制定出了多个管理制度,做到了人员、工作、责任管理三到位。

2012年,邻水县川剧团撤销,新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并至文化馆,由文化馆统一管理。从此,在他的统一带领下,全县的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办得有声有色。一年一届的广场舞大赛,一年一次的专题文艺下乡巡演,两年一届的青年歌手大赛,每月一次的“邻州百姓秀”群众文艺演出,每周一次的美术、书法、器乐、声乐、舞蹈培训,年培训学员近万名。组建的群文艺术团,每年开展演出活动近百场,挖掘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日益增多。“手掌木偶戏”和“邻水竹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多次参加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展演。

多年来,蒋晓明领导的川剧团和文化馆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每年创作的新作品均在10个以上,在广安市独树一帜。如:《换包》《如此OK》《金子心》《担担缘》《错位》《打假》《雪莲花》《雪山情》《护林》《薅秧情》《养路夫妻》《索赔》《脐橙情》《笑爷爷夸代表》等作品,参加四川省各种比赛及汇演荣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16个、三等奖10个、优秀奖无数,在市内的获奖更是多不胜数。

獲于积累 日异月新

作为一名演员一名领导,演好戏、管理好剧团才是他的本职。但蒋晓明并不满足于此,他时常利用业余时间看书、上网、跟着电视学习节目主持,成为广安市著名主持人。自跨入川剧团的那一天起,蒋晓明便知道自己的一生将与戏相伴。一个个殊荣丰韵着他的艺人生,让他从一个川剧小生演员演变为一个集表、导演和主持于一身的专业艺术工作者。如今,他神采奕然。面对热爱的文化事业,他信心百倍。他深信,在他的不懈追求和努力下,邻水的文化艺术和广安的戏剧事业一定会折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猜你喜欢

剧团文化馆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作品赏析(8)
作品赏析(6)
作品赏析(2)
作品赏析(4)
一席拒绝娱乐的思想豪宴
革命话语下的左权戏剧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