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虞佳:蜀水芙蓉话虞佳

2019-09-10唐思敏

现代艺术 2019年7期
关键词:川剧戏曲舞台

唐思敏

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不仅使包括川剧在内的中华戏曲人才的根脉得到了新的传承,更彰显出了新时代戏曲文化“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的瞩目风采。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虞佳惊艳于当下川剧舞台,是众多的戏曲人才靓丽新时代的代表人物中出众者之一。真道是“巴山秀新枝,蜀水育芙蓉。”

虞佳,女,1985年生,四川鹽亭人。2000年至2003年,就读于川剧最高学府的四川省川剧学校,得到了“科班式”的功、技、戏、艺、文的扎实磨砺。她天资聪慧,形象俊俏,勤苦努力,显露出她发展提升的大好艺术前景。2006年进入了有“戏窝子”美誉的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成为一名有艺术潜力的优秀演员。2008年至2010年,进入了四川省艺术职业学院大专班继续深造。她静下心来学习,专下意来钻研,敏悟中去进取,不断积累,锦上添花,心无旁骛,快马加鞭,使她在踏实和优势中成长、成才,艺术的亮色纷纷不断。

戏曲演员,不仅是教出来的,学岀来的,唱出来的,更是在舞台上用戏“泡”岀来的,使自己积累的一切在台上开花、结果、出采。最值得庆幸的是,在虞佳的艺旅生涯中,进入了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剧院继承和发展了有上百年历史“三庆会”的艺术根脉,是长期酿造岀来的艺术文化热土。历代川剧的艺术先贤辈出,解放后尤其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演员阵容层级分明,“梯形构建”强势优化,有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晓艇,有“二度梅”获得者刘芸、陈巧茹,也有“梅花奖”获得者孙普协、刘萍、孙勇波、王玉梅、王超,构成了“梅花奖团队”,他们用各自的出色的演出优化着、光照着舞台。虞佳便是在这样一个有着优良的艺术生态环境中滋润着、发展着、成长着。虞佳是一个沉稳而奋进的有心之人,她在逐渐成熟的发展中,或细步小跑,或长足进步,或以他人演出为鉴,或以自己敏悟为得。她令人刮目相看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内人士的由衷期许与观众的点赞首肯。

这是雷音院长等领导班子一直坚持的艺术理念,剧目演出状态,往往影响着一种剧种、一个演出院团的存在景况,一个演员能演、善演、美演剧目的数量和水准,便决定着这个演员“艺术血管”中的分量和颜值,历史、观众、时代都关注这一点。虞佳有多而好的上演剧目,从她“三十而立”的这个艺术佳好龄段上来审视,她是优秀的,更是强势的,有后续力的。她已是国家二级演员,台柱之一,演出频率高,已有自己的观众群。她工闺门、青衣、花旦等多个行当,善演的折戏有《武松杀嫂》《访友》《劈棺》《打饼》《刺目劝学》《放裴》《斩经堂》《坐宫》《传琴斩考》等,大戏有《白蛇传》《目连之母》《武则天与上官婉儿》《死水微澜》《尘埃落定》《野鹤滩》《传说陈麻婆》等。从优秀的传统戏到新编的现代戏,虞佳创造的各种人物和舞台艺术水准,既丰富多彩又艺术上乘,她是现在川剧舞台旦角行当中当之无愧的姣姣者。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一直有着“以老助新”“以强扶优”的传、帮、带的艺术文化基因。虞佳在剧院这样优好的“天时、地利、人和”中得到了得天独厚的艺术润养和内功力的酿造蕴藉。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舞台上与虞佳合作演出的有众多艺术重量级的川剧名家,如晓艇、陈巧茹、孙普协、王玉梅、王超、崔光丽等国家一级演员,以及演出“一人多面”的名家蔡少波,使得虞佳有了潜移默化的进步。良好的艺术生态环境是出优秀人才的艺术摇篮,虞佳就是这样典型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舞台的实践和优好的艺术环境深度薰陶下,在自己体悟自己、自己优化自己、自己打造自己的不断进程中,虞佳已开始逐渐呈现了以婉约明丽为主的川剧旦行的个性特色和演出风范。从人物、剧情出发她也有着舞台表现的艺术爆发力和洒爽脆劲,二者互动着兼容着。虞佳的唱腔甜润而婉转,细腻而清晰,深情饱满而分寸有度,艺恣多采而中规中矩,酣畅表现而无卖弄之嫌,给人一种持重大方的成熟感和审美性。她倾力展现声腔功力和表演艺术,与剧情、与人物融合为“一棵菜”。这跟她得到国家“非遗”传承人及传承先进工作者陈巧茹的教诲和川剧名家郭存筠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是她艺术实践有益的助力。在川剧《尘埃落定》中她扮演了反差极大、个性极为鲜明的女奴卓玛和奴隶主的骄女——一身“洋气”性格乖张的塔娜。这说明虞佳有很强的艺术可塑性和创造不同人物的艺术实力。在川剧《目连之母》中,陈巧茹演前半场,虞佳演后半场。这对虞佳来说是个“难活儿”。陈巧茹在前半场演出的效果非常火爆,掌声不断,一般人不敢去接这“烫手”的继后演出。但虞佳心中有数,展现了陈巧茹以前成功演出的技艺风貌。果然,虞佳演出顺畅,十分完好。陈巧茹的“传”,虞佳的“承”,互为因果,成就显著,给人们留下鲜明、深刻、难忘的印象。

成都市川剧研究院是多年来各类剧目获得众多不同奖项的“艺术大户”,出戏出人相得益彰。比如著名剧作家徐棻以“故事新编”的方式,把八百多年前的传统戏《目连传》,另写了一个现代版的川剧《目连之母》,化腐朽为神奇。徐棻以幽默、机趣的细节,妙趣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四川文化特色,用戏剧性的人间故事和鬼域的幻觉世界,演绎了非常态化的母子亲情与真挚爱情。戏有着世间烟火的人情况味,又有着奇特哲理的鬼怪故事。徐棻是编剧、艺术指导,戏曲名导谢平安是导演,复排导演是陈巧茹,作曲配器是名家王文训等。编、导、音等整个演出团队阵容强大,对演出艺术要求很高。刘氏四娘是全剧的中心人物,故事大起大落,情节离奇陡转,佛事与世情的矛盾,真情唤醒与面对真实的冲突,从人间傅家主妇到地狱的“鬼犯”,这对刘氏四娘的扮演者虞佳,是一个演出功力的全面展示与考验。虞佳调用了平时所学、所知、所能、所长,做了多维度的展示,令人眼前一亮,首肯有加。唱,有听头;表演,有看头;动,有动夫;舞,有精彩。在“戏眼”上倾力,在展现上用心,在人物上创造,在把控上拿掐,在艺术上营建,在特技“打叉”上配合默契,丝丝入扣,一气呵成。全剧既摇曳多恣,又多色调亮眼,构建多方位的观赏定位。这也展示了虞佳的唱、念、做、舞,手、眼、身、法、步的扎实基本功,舞台化用的几乎是一个戏曲演员的全套本领,呈现出了令人赏心悦目的舞台演出。虞佳又一次生动地显示了“戏曲以演员为中心”的综合艺术,剧院是出优秀人才的艺术融炉。

苍天不负有心人。2019年,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舞台上,虞佳凭借《目连之母》获得评委一致认可,获得“梅花奖”。这也是继2013年王超、刘露获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四川省戏剧演员再次荣获这一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目连之母》成就了我,我会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学戏。”虞佳入围梅花奖后,给自己的老师发了这样一条微信。她接下来安排的工作很多,但并没有特别想过得奖后要做些什么。“梅花奖是对我从学戏到现在十多年努力的一个肯定,但我目前没有想到我拿到奖要怎么样,我才三十多岁,资历尚浅。院里还有很多比我小的青年演员,我应该继续学戏和演出,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给大家做表率。”

奋斗就是幸福,耕耘就有收获。踏实稳健不断创造活力的虞佳,正在一步一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振兴着川剧,繁荣着美好的艺术明天。虞佳,好样的!

猜你喜欢

川剧戏曲舞台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助力川剧振兴事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戏曲
我的川剧变脸娃娃
学川剧
台上
画与话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