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策略研究

2019-09-10迪力拜尔·买买提明

高考·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迪力拜尔·买买提明

摘 要:在中国诸多舞蹈类别中,中国民族民间舞具有代表性。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发展中,由于教学策略的制约性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升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发展。在此背景下,全面探索优质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分析法,立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蹈教学实践,进一步探索了提升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质量的教学策略,以此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蹈教学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策略;方式

引言: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而言,其本身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与民族特性,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在舞蹈理念的传播上,都具有极强的丰富性与层次性,具有高度的舞蹈核心精神,这也意味着学生想要学好中国民族民间舞,需要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有所了解,需要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传承精神与舞蹈底蕴有所领悟,因而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感悟与理解,促进学生深入理会中国民族民间舞背后所蕴藏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内涵,从而促使学生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具有高度的饱和度与层次性。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以下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促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突出课堂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互动学习力度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中国民族民间舞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更要关注学生本身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的体会与展现。为此,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积极引入学生的互动交流,互相观赏,以此美化舞蹈动作,提高学生的互动学习力度,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具体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实践中,首先教师可以深入的介绍一下所学习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的产生背景与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促使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认识。其次,教师要以展示的方式,以分解动作的方式将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蹈动作教授给学生,指导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积极引入互动学习,引导学生互相点评、互相指导、互相鉴赏小组成员的舞蹈动作形态,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对方在舞蹈动作上的不足与缺陷,从而优化自身的舞蹈动作,促使学生能够准确掌握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舞蹈动作,然后,在互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再次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舞蹈动作背后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引导学生以自身的亲身体会,以自身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深入感悟舞蹈动作背后所包含的丰富性与层次性,并将其融入到自身的舞蹈动作中,从而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优化自身的舞蹈形态。教师要积极认识到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的展示与学习并不是重点,舞蹈本身的精神内涵与丰富性展示才是重点,因而在教学策略上注重引导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内涵与精神的感悟,是非常关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学生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情感化的过程,也是展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舞动动作生命力的过程。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比与展示评比,以此提高学生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成就感,此时,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习的热爱之情,从而引导学生在中国民族民间舞学习上的精益求精与不断进步。

二、引入舞蹈赏析活动,提高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入舞蹈赏析与舞蹈观摩活动,以此引导学生对不同舞蹈动作的把握与鉴赏能力,将他人的优缺点转化到自己的舞蹈动作中,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的理解。在具体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于舞蹈学习内容,全面搜集相关的舞蹈作品,将其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素材之一,在引导学生学完相应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舞蹈动作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对舞蹈作品开展赏析与鉴赏活动,深入感悟舞蹈动作的流畅度与圆润度,深入感悟舞蹈作品中的精神面貌与文化内涵,深入体会舞蹈动作的不同风情与情感波动,从而促使学生在不同的舞蹈作品中,加深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的理解,進一步发现自身舞蹈学习存在的不足,积极吸收他人的优秀经验,融入到自身的舞蹈动作中,以此提高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深入理解,美化自身的舞蹈动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依据舞蹈作品,引导学生开展舞蹈研讨、交流互动,增加学生感悟舞蹈动作,体会舞蹈情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提问、交流、研讨活动中,不断体会舞蹈动作的精髓与关键,不断发现自身舞蹈动作的缺陷与不足,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舞蹈动作的深入理解与感悟,促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对于学生而言,针对舞蹈作品的赏析与研讨活动,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促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活动的和谐度与融洽度,从而打造更加平等、更加专业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课堂。

三、结论

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而言,想要全面提升其教学质量,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为此,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进一步重视突出课堂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互动学习力度,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打造全新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课堂,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入舞蹈赏析活动,引导学生在对不同舞蹈作品的赏析与研讨中,提升其对舞蹈动作的理解,从而进一步转化到自己的舞蹈动作中,以此提高学生在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学习质量,促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2]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3]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张荫松,田璐.山东海阳秧歌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5]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