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态下教师的核心素养
2019-09-10侯永华
侯永华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十九大开幕式上提出关于未来五年教育发展总方向的设想和规划,其中包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重要论述,可见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本文从“我(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教得更好?”四个方面,论述新形态下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人生价值;跨学科
“教师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对于它的解释有很多,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我(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如何教得更好?下面,我将围绕这四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一些见解。
一、我为什么教
第一,我深深地热爱着教师这份平凡而又伟大的事业。毛泽东曾对他的老师徐特立说:“二十年前你是我的老师,现在你仍是我的老师,将来你必定还是我的老师。”这段话深深地鼓舞着我,我愿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老师,“对自己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第二,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人生的价值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有一份挚爱的事业,并为之努力奋斗,同时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肯定。作为一名教师,领导欣赏你,同事认可你,学生尊敬你,这便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二、教什么
第一,立足教材,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科知识。韩愈在《师说》里面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教师来说,最有效的课堂是立足课堂、立足教材。教师一定要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并且结合学生实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用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点亮”每一节课。一位好的教师不能安于现状,要学会与时俱进,不断汲取新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新常态下,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注意加强业务的进修和广泛的学习,用丰富的知识来“点亮”课堂,让每一节课都有值得圈点、回味的地方。
第三,跨学科的教学理念。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础,对各学科教学的统整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尝试跨学科教学,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专业发展都有一定的帮助。跨学科教学、跨学科听课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对于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好的作用。
三、怎样教
第一,“导而弗牵”,巧妙的课堂组织能力是考验教师素养的重要环节。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过:为什么有的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没有学生打瞌睡或者捣乱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小兔子钓鱼》的故事,或许能有所启发:小兔子去钓鱼,第一天没有钓到,第二天又空手而归。第三天眼看就要过去了,小兔子很失望,决定回去了。突然一条鱼从水里跳出来对兔子破口大骂:“小兔崽子!再拿胡萝卜当诱饵,小心我拍死你!”这个故事意味深长,我们只讲其中的一个层面:假如小兔子是老师,鱼是学生,那么这个老师该不该被骂?我觉得这声“小兔崽子”骂得真好。因为对于小兔子来说,胡萝卜是最好的美味,但对于鱼来说并不是。小兔子以自己的喜好代替了鱼的喜好,絲毫不在乎鱼喜欢什么、心里怎么想的。教师不也经常犯这一类的错误吗?很多老师精心制作了课件,反复强调各种所谓的重点,殊不知这些都是学生知道的,或者不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认为你的课堂好玩,才能引起学生与你在思想、情感上的某些共鸣,学生才会爱上你的课。
第二,诲人不倦,润物细无声。我常常在思考:教师批评、教育学生的艺术到底有多重要?美国著名的管理家雅柯卡曾经说过:“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这就是说,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那种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好得多。例如,第一次去上美术课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的课桌下有很多纸团,我很自然地边讲边走到他的身边,然后弯腰捡走了这些纸团。第二次去上课他的座位下依然有纸屑,但我稍微拿眼神看一下他,他就立刻不好意思地捡起来了。后来再去上课,他的课桌下总是干干净净的。教育最大的成功是“润物细无声”,教师要学会于潜移默化中改变、转化学生。
第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久前,我曾拜读了王开东老师的《老师怎么爱学生》一文,文中讲到的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些老师评职称需要考英语,考试归来后,几位老师便在办公室兴高采烈地交流自己的抄袭经验。更为讽刺的是,其中讲得最起劲的某位老师,班上有一个学生考试抄袭被抓了现行,交到班主任这里来了。于是这位老师是这么教育学生的:“你考试差,只能说明你的成绩暂时不好。但是,一旦你选择抄袭,这就说明你做人有问题了……”王开东说:我为我们老师这个职业感到可悲。反观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身边的某些老师,有没有这一类人或这一类行为呢?我认为身为教师,应牢记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四、如何教得更好
第一,不忘初心,做一个真性情的教师。不忘初心,坚持真性情是教师核心素养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沈从文在《边城》里边有这么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例如,我的一位同行十分不喜欢公开课,他曾不止一次地拒绝过参加这一类的活动。他说:“教育不是演戏,学习也不是看戏。”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您又了解我的学生水平多少呢?”这位特立独行的教师教学硕果累累,学生非常喜欢上他的课,在教师当中的威信也相当高。他是这么形容自己的教学理念的:“我享受课堂,我渴望在课堂上和我的学生进行灵魂和心灵的碰撞,我喜欢灵动而活泼的授课方式……”这段话让我感触至深。
第二,恩威并施,亦师亦友。新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其内涵应是:教师既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又是学生生活中的益友。熟悉学生,多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学生,是教师一直在做的工作。如我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记得一次全校运动会,我协助学生亲手涂鸦、创作的班服既美观又有个性,学生们穿着它在校运会上小小地惊艳了一把,而我在他们心目中的威信也高涨无比。
第三,人到中年,拒绝“油腻”。第一次接触“油腻”这个词是在微信上,我的朋友圈被“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男人”“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妇女”这样的文章屡屡刷屏。鲁迅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我想说,教书不是玩命,人到中年,我拒绝过这样的生活。下课了,作业批改好了,课备好了,我想有一个私人的时间和空间。我想把办公室收拾得干净而舒适,我想在不打扰其他人的情况下听听歌,喝喝茶,或者看看书……只要能让我放松就好。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放松是为了以更好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工作和挑战中去。
我愿我只做这样的教师,带着最真诚的心,“尚自然,展个性”“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我要做学生的导师而非教师,爱我的事业,更爱我的学生,无愧于天地,无愧于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