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孝道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教育意义
2019-09-10贾雨潇
摘 要:《论语》中“孝”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行为上的“能养”,心理上的“敬重”,“服其劳”时的容色,社会关系层面的“亲仁”、“泛爱众”。学习和借鉴《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道观教育,对培养其正确的孝道观;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健全人格;培养感恩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一)行为上的“能养”,心理上的“敬重”
《论语》里关于孝的思想内涵丰富,孔子对此进行了系统地阐述,首先,要做物质上赡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这是孝顺父母最基本的要求,即孔子所谓的“能养”,但“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可以看出,仅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要求,还不能说是尽了孝道,如果没有孝敬之心,那么物质上的赡养和动物之间的能养一样,人异于禽兽之别,就在于不停留于物质层面的供养,还有精神层面的关心和敬重。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不仅要让父母吃饱穿暖,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要关心、敬重父母,《孝经》中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这也足以说明孝顺父母的最高境界是敬重父母,而“能养”只是孝顺父母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只有做到了行为上的“能养”和心理上的“敬重”,才能让父母身心愉悦,这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
(二)服“其劳”时,脸上有容色
有人说好吃好喝地侍奉父母,任父母差遣,帮父母干活就是孝顺父母了,但如果我们在供父母差遣时不是心甘情愿的,满脸愁容甚至怒色,脸色难看,这也不能称之为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可见,真正的孝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或者体力上照顾父母,更重要的是在长辈面前要有愉悦的表情、好看的脸色。但实际上子女在父母面前长期保持愉悦的容色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当子女和父母的需要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容易“色难”,因此,只有对父母有深爱有敬重之心的人才会长久地在父母面前有愉悦的容色,正如《礼记·祭义》所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三)有错时的“劝谏”
当今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孝顺父母就是应该满足父母所有的要求,甚至认为这是孔子说的,但其实是对孔子孝的内涵的错误理解,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应该满足父母合理的要求,对父母不合理的要求和做法,要态度委婉、温和地进行劝谏。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侍奉父母,对父母做得不对的地方,要委婉温和地进行劝谏,如果他们有错,我们还不劝谏,听之任之,只会让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如果他们不听规劝,我们也不能不孝敬他们,责骂他们,我们不但要孝敬,而且态度还要恭敬,等到父母心情好些的时候,子女可以再次进行劝谏。
(四)社会关系层面的“亲仁”、“泛爱众”
孔子在《论语》里提到的“孝”,是晚辈对长辈、幼对长的一种家庭伦理道德规范,从“弟子入则孝”到“出则悌”、“亲仁”、“泛爱众”,孔子主张的孝道是从子女如何孝顺父母、爱父母到友爱兄弟姐妹、尊重老師团结同学,再到尊重和爱护天下所有的人,它并不局限于家庭亲情,而是把孝顺父母的这种敬老养老思想由家庭推广到社会,这也和后来孟子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思想是一致的。
二、《论语》中孝道思想在当下的现实教育意义
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它强调的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长辈,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规范和标准,怎么孝顺父母,如何孝顺父母,孔子几千年前在《论语》中对就有着非常系统详尽的阐述,针对当前大学生孝道思想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习和借鉴《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内涵,对大学生开展孝道观教育,无论在现代甚至未来,都具有普遍的现实教育意义和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孝道观
当代部分大学生对孝的认识“存在着一种以物质层次的孝取代精神层次的孝的趋势”[1]。认为孝顺父母就应该让父母住大房子、开好车,好吃好喝地供养他们,现在还在上学没有能力从物质上去赡养父母,其实这是对孝的错误认识,孔子认为孝顺父母竭尽全力就好,在大学期间,经常给父母打电话聊家常,多从精神上关心父母,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父母不用为他们日后的生计操心;寒暑假回家多做家务,给父母盛饭、端水、洗脚等等这都是当下他们能做到孝顺父母的具体行为。因此,学习和借鉴《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孝道观,让他们明白孝顺父母不应局限于是物质上的供养,跟物质上的多少、距离的远近这些没有多大关系,更重要的是有没有一颗孝顺父母的心,因为孝顺父母的方式可以随着每个人的个人经历和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孝顺父母的本质是不会变的,那就是既要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又要满足其精神需求,既要有物质上的赡养,又要有精神上的关心和敬重。
(二)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完善其道德品质
较早的“孝”字是象形字: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一个“子”字。意思是父母年老时子女要背着父母行走。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中,孝的教育是最根本的教育,因为孝道是做人的根本。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由此可见,“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和前提,是教化产生的根源,是良好修养的一种表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子女在家孝顺父母,“出则悌”是对兄长应该有的态度,也可以引申为尊重老师和领导。据记载,孔子每次要给曾子讲道理的时候,曾子马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前面恭恭敬敬地聆听老师教诲。这虽然是个小动作,却反映出曾子尊敬老师,非常有礼貌的个人品质。相比当下在大学校园里出现的辱骂老师、打老师甚至杀害老师的恶性行为,学习和借鉴《论语》里的孝悌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的教育,给他们以有益的启发,让他们懂得尊师重教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让他们懂得一个人只有在家里把孝道做好了,知道该怎么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学校才会知道如何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因为“从个人层面来讲,‘孝’不仅是自然血缘亲情上的本能的东西,而是个人修身之德”。[2]
孔子的孝道观确定了“孝”是做人的根本准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最起码的德性,“孝”在各种伦理关系中居首要地位,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行和修养,是修身、齐家之治国之本。只有遵守孝道,人格才能完善,才能“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才会有信、义、人的品德。而且孝道也是“仁爱”的基础,“百善孝为先”,也就是说孝是一切善的基础,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尽孝,尊敬父母,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才更有可能对社会有所贡献,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因此,学习和借鉴《论语》中的孝悌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道观教育,使其道德得到完善,修养得到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源于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回报,作为当代大学生,对父母的付出、关心、爱护、照顾、支持等,应有一种感恩之心,不要认为父母对其付出的都是理所当然的,学习和借鉴《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利用父母对子女的付出的感恩意识对他们进行感恩思想教育,让他们懂得对老师的辛勤付出、同学室友对自己的关心应该持一种感恩情怀,进而对一切帮助关心自己的人有一种感恩意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应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四)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儒家非常重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孔子提出“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子女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出门要尊重老师和长辈,到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爱自己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的小孩、进而尊敬、爱护和关心天下的老人和儿童,可以看出儒家的孝是并不局限于血缘亲情,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的道德情操推己及人,把孝道即养老、敬老、爱老列为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种重要内容,并通过学校、社会教化教育,把一个人对父母的知恩图报之心扩展到周围所有人,来做到“亲仁”“泛爱众”。
因此,孔子的孝道观“悌”之义衍生出来的内涵可以推广到大学一切的人际关系。爱自己的父母、孝顺自己的父母推广到爱别人的父母;尊重兄长、友爱兄弟姐妹推广到学校就是要尊重老师、关心和团结同学和室友。正如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內,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所以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祖国的忠心;对待兄长能够做到尊敬友爱,所以能把这种尊敬友爱之心移作对师长、前辈或领导的尊敬。可见,孝道观的内涵将孝顺父母从家庭范畴推及到学校和社会,使当代大学生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带着这种孝悌意识、仁爱之心和儒家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是可以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的。
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对父母缺乏孝道,对社会缺乏责任感,在人际交往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考虑自己的感受,不会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不懂得尊重他人,更不懂得关心他人,与人发生矛盾冲突时,不惜以暴力解决问题,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针对此现象,我们可以借鉴《论语》中孝的思想内涵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道观教育,加强大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关心同学、朋友的教育,强化他们的家庭伦理观念,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同学的关爱之情。正如杨振华指出的:传统孝文化可以使家庭形成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可以使家庭成员在讲求“孝道”的氛围中学会爱,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这样他们才能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形成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校尊师敬贤、团结同学;出门在外,关心、帮助他人,从而消除紧张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有利于校园、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是借鉴《论语》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由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开始,推广到爱全社会的尊老爱幼,由爱自己的父母推及到爱全天下的父母,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然后循序渐进,进而爱祖国、爱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孝”不仅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在学校也要尊重师长、关心同学;步入职场更要尊敬领导、团结同事,最后到爱其他人的。所以在家里爱父母、兄弟姐妹是爱一切人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为孝道是调剂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一剂良药,《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形成,尊老爱幼、团结友爱、长幼有序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从而调节人际关系、化解矛盾,促进家庭、学校和社会和谐。所以,“孝的培养和实践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是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精神措施”[3]。这和孔子所说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如出一辙。一个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的人,在家里已经形成了幼对长、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那么他在学校也会自觉遵守学校秩序和规则。由此可见,孝不仅是一种深入人心的传统美德,能提高自身修养,而且也有利于社会和学校的和谐稳定,
事亲行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基本要素,古代的孔孟儒家提倡的孝道,已不仅仅是一种通过行为表现出的人伦道德,更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因此,学习和借鉴《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孝顺父母不仅要赡养父母,也要尊重父母,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和情感需求,建立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家庭。其次,《论语》中将孝由家庭推广到社会,让我们在家孝顺父母,出去也要团结友爱身边的人。倡导人们在孝顺父母的同时,将孝心、孝行从小家庭扩大到社会大家庭,发扬仁爱精神,营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氛围。因此,学习和借鉴《论语》中“孝道”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孝道观;提高自身修养,完善个人的道德品质;培养感恩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都是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邓凌.大学生孝道观的调查研究[J].青年研究,2004,(11).
[2]师爽.《论语》中“孝”思想探析[J].船山学刊,2009,(2),第86-89页”》.
[3]洪凌艳.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孝文化重构——以“空巢老人”群体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2,(6):296-297.
作者简介:
贾雨潇(1980-),女,副教授,四川省巴中市人,四川大学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