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美声唱法在通俗唱法中的运用

2019-09-10李春刚

锦绣·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美声通俗运用

李春刚

摘 要: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是当今喜闻乐见的声乐表现形式,很多人认为美声唱法是“专业性”很强的一种唱法,很难学习,演唱起来也有一定难度:通俗唱法大多数人会认为只要好听没有什么方法技巧可言,但从声乐的角度上看不管是什么唱法都是歌唱的一种形式,都要用到声乐演唱技法,任何唱法都要建立在科学的发声方法基础上声音才能优美动听,通过对美声唱法和流行唱法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其起源,风格,发声方法,表演形式进行比较,加深两种唱法之间的联系,使美声唱法这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很好的运用在通俗歌曲演唱中。开启两种唱法融合借鉴的新纪元。

关键词:美声;通俗;运用

在我们了解到美声唱法歌唱的科学性同时,结合通俗唱法的风格特点,怎么才能使美声唱法的一些科学方法合理运用到通俗歌曲中,下面详细列出几点加以阐述。

(一)气息的运用

首先我认为呼吸是歌唱之本,两种唱法首先都是要把好的声音状态先调动起来,以便做到随心所欲的下意识的发声,都是要把喉咙打开,喉头稳住,气息带动声音的共鸣可以使声线更加稳定。我们常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歌唱中的呼吸一般分为胸式呼吸发、腹式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横膈膜呼吸法。美声唱法多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的状态就像闻花香般,感受气息的流动,从口鼻腔吸入气息下沉,小腹微涨,气息流畅,深而饱满,发生时声音依托在气息上,呼出的气息均匀持久。

通俗唱法中常用胸式呼吸法,吸气部位偏高但禁止胸部吸气时上提,气息下沉不用向美声唱法那样深,当处理很强的发声歌曲时,呼吸才会用到较深的部位方便更有力度的歌唱。

(二)咬字吐字的运用

其次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在咬字的方面也是大相径庭,美声唱法讲究打造一条顺畅的“通道”在训练时,声音偏厚重,讲究的是声音的通透性,突出声音的圆润通畅,在统一的位置进行咬字,音色较暗。通俗唱法的在咬字方面偏重于口语化,声音自然,贴近平实的腔调与音色,演唱注重语言的辙运,强调韵律感,咬字的位置也比较自然靠前。

清晰的咬字和吐字同样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演唱流行歌曲的时候,咬字吐字是关键。美声唱法在训练的时候比通俗唱法要严格的多。比如说有的歌唱者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咬字吐字很不仔细,那么让人听起来像是在念流水账,好像是嘴里含着东西一样,这也和美声唱法的位置分不开,中国字比较难,在咬字的同时在通透的情况下也要使字清晰,所以要经过长时间的咬字训练不然声音自然也不会听起来那么完整。

(三)喉部位置的控制

我们会发现在美声唱法的演唱中,喉音也是一种常见的毛病,它听起来不自然,歌唱时好像口里含着什么东西,因而造成吐字不清,声音发闷,缺乏色彩。纠正喉音首先必须解放舌根,使下颚放松,将软腭自然向上抬起,防止喉部的下部用力下压致使喉咙被迫撑大。正所谓:反向提法,它要求支点平衡,气息低,在这里我也总结了几句话:“打开喉咙往回唱,所有字都一样,保持吸气状态来歌唱,喉咙开嘴巴张。”就是说在演唱时打开喉咙,在咬字的位置上所有字的位置不变,拉长发音管,稳定喉器,保持吸气的状态来发声,既有利于声带接受气息的冲击力,又能使声带在受到气息作用时自由震动,不受外界各种形态的压迫,在唱高音时,喉部的掌控就用到了反向提法。加深正确的发声概念,解决喉部位置的问题。而通俗歌曲以真声为主,喉咙打开不需要太大,喉位普遍偏高,气息多用胸腔使声音靠前自然而然的发声。

(四)声带的保护和“真假声”的运用

“真假声”也称为“混声”在美声唱法中,气不能经过未经振动的声带发出,在唱高音时声带不宜拉紧,随着声音的增高声带振动部分由后往前逐渐运动。通俗唱法中的“混声”是以充分运用共鸣器官来配合声带震动为主,伴随着音的升高逐渐过度到以边沿声带振动为主的发声方法。也就是在唱中低声时真中有假,唱高音时假中有真,这种“混声”的发声是以充分运用共鸣器官来配合声带振动变化为依据的。这种声音上下自如统一,音色甜美明亮,给人亲切真实的美感,既不存在由于“换声”而出现的音质不统一的现象,又克服了真声唱不上去,假声唱不下来的困难,是通俗唱法中普遍公认的一种借鉴美声的科学演唱方法。

(五)共鸣腔的运用

最后我认为美声唱法的共鸣位置较高,声音的位置与气息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促使声音明亮结实,气息下沉上下贯通,赋有立体感。这种对抗的力量越均匀持久那么声音的可塑性就越大,音的穿透力越强,美声唱法在演唱时的口型微圆,其实是由于欧洲一些国家语言发音较靠后,母音位置较多例如“e”母音,就比较依靠舌根与软腭的发音,所以也就导致口共鸣腔以圆形为多,口腔内部上颚自然上拱,形成内部一定的空间,有助于美声唱法中常提到的“一条通道”这样可以可以使音量较大、音色较统一、发声通畅、共鸣比较充分。在这一点上通俗唱法也应该注意胸腔共鸣的效果,不可脱离共鸣腔体的使用。

学习声乐就好比盖一栋楼房,不管你是盖古典洋房还是现代套房,基本的发声方法就是歌唱的地基,地基打得越结实,盖的楼房就越坚固。而歌唱的风格流派犹如房屋的不同风格的装饰,如果只在楼房的裝饰上下功夫而忽略打好扎实的地基,楼房终归要出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当今的一些优秀的歌唱家或者歌手不管是演唱美声作品还是通俗歌曲,发声方法都越来越接近,但风格仍然各异,这个现象就在说明美声唱法对于流行唱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哪种唱法,既然发声器官构造是相同的,那必然有其共同的科学发声规律,而这种科学的发声规律掌握以后,就可以形成科学可靠的训练手段。实践证明,这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训练手段对学习不同唱法的人都是行之有效的。正确的练习美声唱法,就能使其气息充沛,控制力强、声线平稳、声音饱满,位置较高,音准上乘。那么通俗唱法的演唱水平也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

艺术需要包容,更需要多元化的吸收和借鉴。只有在不断演变、不断拓展的过程中,艺术之树才会长青,才会永恒,才能走向世界。我们有理由相信,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融合将会是声乐界一个新的亮点!也将走进声乐发展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白玉.声乐理论与声乐教学[M].海南:海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陶辛.流行音乐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4]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美声通俗运用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小说的通俗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浅析如何建立科学的声音概念观
美声唱法的特点研究
论当代中国民族唱法的演唱趋势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