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2019-09-10努尔古再丽·热西丁
努尔古再丽·热西丁
摘 要: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他们在此阶段的行为、表现等往往对其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为高三班主任,我们必须在深刻认识这一点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复习时间,重视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在班级管理中营造松弛有度的班级氛围等,使他们能够将其潜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关键词:高三学生;班主任;班级管理;具体策略
高三是决定高中生命运的转折点。倘若班主任能够在此时给予他们恰当的鼓励与指导,他们势必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发展中再创佳绩。然而,如何才能在高三班级管理中顺利实现这一目的呢?在此,经过多年高三班级管理经验积累,笔者仅从以下几点来谈谈自身理解与认识。
一、引导学生科学规划复习时间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其中,“豫”是准备的意思,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实现准备好才能获得成功。高三学生的复习更是如此。由于所学知识内容的既多且杂,倘若在复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绝大部分高三学生往往会在复习过程中疲惫而无所得。作为高三班主任,我们想要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让他们在学习过过程中针对自身劣势拟定明确的复习规划以及目标等。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在高三阶段的知识复习中感受到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进而根据自身感悟对所学知识内容等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与整理。
在复习过程中,大到不同学科的复习时间安排,小到某一学科内不同知识点的复习时间安排,都应成为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状况进行认真考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不同学科的复习来看,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将精力集中在自身最为劣势的学科上,尤其是那些偏科的學生更要腾出许多时间来弥补自身劣势,比如,数学差的学生不妨在复习时间规划过程中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复习数学知识;英语差的学生不妨在复习时间规划过程中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复习英语知识。就同一学科的复习而言,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投注到其劣势之所在。比如,在复习语文知识时,文言文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着重从文言文方面入手复习;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可以着重从写作知识、写作练习以及作文范例等方面入手复习等。
二、重视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三学生本身处在一个身体、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此刻的他们不仅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思维能力,还能够就事物或者问题本身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因此,作为高三班主任,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自我情感表达意愿,在班级管理中给予他们一系列的自主发言权,又要及时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状态等,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其心理问题,使之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各个学科知识的复习过程中。
作为高三班主任,我们必须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值得信赖和托付的大朋友。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获悉学生心理动态,还能针对学生的一些负面心理、消极心理等进行及时的疏导与开解,使之以最快的速度克服心理困惑,步入学习正轨。在此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应对学生状况,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我们必须要积极通过不同渠道,如互联网络、图书、学术论文及其相关著作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聘请一些青少年心理专家或者优秀高三班主任来校宣讲,并通过他们的方法、经验等来提升自身的班级管理技能。
三、营造松弛有度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氛围是高三学生得以全身心沉浸到班级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保障,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知识学习过程中,还能使之在张弛有度的知识复习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学习的乐趣之所在,从而展开更高效率的学习,获得更高质量的高三生活。
常言道:“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其实,学习亦是如此,只有暂时的休憩和放松,才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作为高三班主任,我们在紧抓高三学习知识掌握状况的同时,亦要定期在班级内举行一系列的游戏、活动等,使之能够在紧张、激烈的活动氛围中得到充分的休憩。如此一来,他们不仅能够在活动中释放自身情感和压力等,还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学习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我们务必要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尽力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孔子就曾在《论语》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只有将学和思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在高三学生管理方面获得更加的成功,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做得越来越好。其实,作为高三班主任,我们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亦是非常重大的。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眼神儿都会对高中生造成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想要学生在高考中获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就必须给予他们恰当的指导,使之能够在复习过程中及时进行自我疏解,有效扫除不良情绪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跃佳.精心创设自主化活动,激活高三班级自主化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7(09)
[2]钟显添.高考前班主任班级管理探讨[J].基础教育参考.2012(11)
[3]李龙.高三班级管理中的赏识与减压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