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2019-09-10古振宣
古振宣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促进着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手段的提高。把互联网技术引进到高中生物教学中来,改变了以往的“粉笔+黑板”的单一教学模式,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加大信息量的传授、弥补实验不足、突破教学难点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作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教育理念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高中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繁多,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作为新时代下的教师,要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主动掌握网络多媒体知识技术,广泛运用互联网资源,继而适时灵活地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辅助高中生物教学,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笔者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思考了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互联网+教学”的必要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在生物学习中,学生常常遇到一些难于理解的抽象知识,从而对生物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降低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要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学生需要一个从抽象认识到知识获取的过程。应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辅助生物教学,可以直观地解释一些生物现象和规律,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化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化解知识难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对于《减数分裂》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事先制作染色体模型的学具,提出问题,并利用互联网收集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分组构建减数分裂的过程,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教师通过互联网上的Flash动画展示减数分裂过程,进行总结提升。这样学生参与了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会比较好。在构建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型中,学生不断地质疑,修正错误,从而达到突破难点,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从教学效果看,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既降低了生物抽象知识的认知难度,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达到最优的效果。因此,对比传统教学模式,应用“互联网+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互联网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以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主。一方面,在网络技术应用中,合理开发与应用网络资源,合理运用校园信息交流平台以及校内资源库平台。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诸多资源制作贴合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课件以体现和实施网络多媒体辅助教学。具体运用策略如下:
(一)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用的资料,制作更好的生物教学课件
通过网络多方搜寻相关的教学资料,包括文字介绍、图片、动画、视频等文件格式,集各方之所长精心制作PPT教学课件,逐步提高生物教师使用网络多媒体辅教的技能,竭力解决一些“多媒体辅教”中的具体问题。
(二)有效合理地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生物教学
在利用网络多媒体辅教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以教材课本为基础,合理地利用网络,丰富课堂活动,从而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课外学习互动,提高学习质量
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在网上为学生构建一个课后互动学习、做作业的平台,如“一起作业”的微信、QQ群等,在群里学生可以自由相互分享各自学习的经验心得,也可以提出一些学习中的问题或困惑,更可以向他人求助,解决作业中的难题。
(四)利用互联网平台培养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能力
除了课堂学习以外,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习。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向学生推荐有益的、高质量的生物同步授课视频、微课等来辅助学生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使学生养成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习惯,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浏览生物学最新发展新闻、参加网上生物学习论坛、参加生物竞赛,引导学生在网络空间享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建立生物科网络资源素材库
为了能够使生物教学和科研水平得到提高,在应用网络资源过程中,我们从互联网上获取了大量的生物科资料,包括图片、文本、分类总结和反思、课件、音频、视频、动画等。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对材料进行了总结、归纳和整理,建立了相应的素材库。笔者经过几年的努力,建立了初具规模的高中生物教学素材库,对各种网络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使得课件的积累和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制作课件和应用课件的效率。
三、运用“互联网+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运用互联网可以增大课堂信息量,但应避免把课堂内容变成问题的罗列,应适时地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以加强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學生分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进行相互的交流之后,能够对这些问题的本质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对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具体的实施就是,按学生总人数将学生分为人数较合理的小组且选定一个小组组长,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且在讨论的过程中,组长记录小组内同学讨论的具体内容、各自的看法和发言情况等,这种讨论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推导能力会有较好的提升。举一个实际教学中的例子,在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对“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这部分内容进行初步学习后,因涉及到许多概念,学生对物种及物种形成的知识理解还是不够深刻。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探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中要把生物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物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命体,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因素。因此,生物学的知识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人体的健康保健、防病、治病、农业生产、环境污染和保护等等,无一不与生物学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联系实际进行生物教学是生物教学一贯所遵循的教学原则,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材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脱节,表现出滞后性,教师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和解释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的生物学现象,学生所学知识就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对于在校学生,必须培养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而课堂教学是我们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料、扩展学生知识面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具有运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等功能的应用,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在生物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强化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的意识,运用互联网了解生物学新进展,而且要引导学生关心、关注和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的原理解释发生在身边的生物学现象,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遗传与变异现象在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在讲授“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内容时,提出了“为什么父母都不是白化病患者,却生了个白化病的儿子?”“为什么有的父母都是双眼皮或一单一双,可子女却是单眼皮?”听到这些问题,学生有一种渴求知识的冲动,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进而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
四、结语
在教育改革后,“互联网+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比,它的模式新颖,目前在各大高中大为推广。因为它创造性地把最新的科学发展技术与教育教学在一起。因此,以后在讲授高中生物时,应最大可能地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光荣.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J].中国教研交流,2008(7).
[2]张森,宗绪锋.多媒体CAI课件基本原理与制作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
[3]李子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国远程教育,2004(5).
[4]李国奕.数字化教学环境的创设.
[5]龙海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适切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