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导学在初中世界地理中的应用

2019-09-10朱晓茵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当堂导学重难点

朱晓茵

[摘  要:世界地理部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难点。分层导学从分层和导学两个理念出发,通过带着导学提纲自主预习、基础知识的全面检测与过关、重难点精讲、重难点分层运用、分层作业的布置与培优补差以及小测与反馈六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更有利于使学生对于世界地理中抽象问题得到较好理解和掌握,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本文通过对漳州立人学校贯彻的分层导学模式进行研究,在分析教材、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具体阐述分层导学在初中世界地理中的应用策略,并论证在分层导学模式下如何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分层导学;初中世界地理]

1绪论

2001年以来,我国逐步推行课程改革计划,而课改的实质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世界地理部分是地理的入门课程,也是基础课程。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相对抽象,学生大多被动吸收,课堂枯燥沉闷,因此教师难以传授,学生难以理解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此背景下,初中世界地理教学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转变课堂氛围,使学生融入课堂、主动参与。以此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我校于2005年在七年级开始设点实行分层导学课堂教学改革。如今在诸多教育工作者的推动下,该教学模式越发趋于成熟,各个学科均有广泛的应用。但分层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初中世界地理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尚较缺乏专项的研究。

2分层导学概念与实施环节

2.1分层导学概念

结合诸多前辈的研究来看,分层导学体现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含义有三点:①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③既重视教法,更重视学法。

2.2分层导学实施环节

2.2.1自主预习

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导下,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即导学提纲,引导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自主预习,学生带着导学提纲阅读教材,发现答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发现问题的能力。

2.2.2基础知识的全面检测与过关

教师创设基础检测题对学生课前预习效果进行检测,时间上通常控制在三分钟左右。

2.2.3重点、难点的精讲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对本堂课重难点进行提炼并讲解。由于初中学生注意力是有限的,无法在长时间内保持高注意力,因此该环节通常不超过15分钟,教师言简意赅,在45分钟内要这15分钟的高效率。

2.2.4重点、难点的分层运用

以训练为主线,围绕重点及学生迷惑的内容分层次设计问题,旨在学生能力的生成。

2.2.5分层作业的布置与培优补差

分层训练、反馈矫正,培优补差,旨在学生能力的生成与提升。

2.2.6小测与反馈

即在课堂接近尾声之时,当堂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小测反馈结果进行查缺补漏,确保课堂高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分层导学在初中世界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3.1应用优势

3.1.1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分层导学模式中,不同于传统的“分分抓,分分讲”,而是通过研究近几年的中考卷、期中及期末卷,精确对准重难点,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注意力特性,言简意赅,抓住15分钟的课堂高效率。

3.1.2学生的主体性得以保证

分层导学课堂不同于传统的“满堂灌”,该模式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学生的活动类型多样且时间充足,不拘泥于形式化,真正做到让学生动笔、动手、动脑。

3.1.3巩固基础到位,培育优生,发展思维力

分层导学课堂六个环节步步紧扣,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检测,有问题当堂反映、当堂解决,保证学生成绩上最大限度的合格率。

3.2存在问题

尽管分层导学在课堂的应用及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该模式在具体的课堂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教师能力要求较高。分层導学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课前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对知识体系提前进行大致分层等。

第二,部分学生未能在限定时间内充分完成任务。

3.3分层导学模式下提升教学质量策略

从以上问题出发,笔者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意见,以期能为提升分层导学的课堂应用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第一,树立教学研究意识,参与校本地理团队协作,提高自身综合水平。新中考的背景下,地理核心素养的研究成为新课改的导向标,地理教师应多关注自身的成长,抓住时代发展的潮流。同时还应树立团队意识,抱团打拼,在传统与创新、能力与应试及个性与共性的思维碰撞磨合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做时代的领航人。

第二,密切关注学困生的表现,采取有效措施使其充分参与课堂。密切关注班级中学习能力差的或自制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从基础知识的全面检测与过关部分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在重难点精讲部分的课堂注意力与吸收能力,在分层作业与培优补差上再次发现并解决问题,最后在小测与反馈环节进行检测,力保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在课堂中落实基础。

4总结

本文是在诸位前辈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分层导学模式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分析,从分层导学的六个环节出发,说明分层导学的应用策略,并对分层导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进行分析,发现分层导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的优势。同时,对当前分层导学课堂在新中考模式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分层导学模式下提升教学质量的应对策略。由于篇幅有限,对于分层导学模式下的其余相关问题未做详细的论述,但仍期望通过本篇文章,为其他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教学思路,为提升教学质量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梁烨.初中生物学“252”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当堂导学重难点
小学数学当堂训练的设计策略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不怕死的留下
浅谈当堂反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我是小导游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