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吴赟之
吴赟之
摘 要:高中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比较强,并且其心理发展趋向于独立,所以这一时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能力最好的时机。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对高中美术教学效果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高中美术教学
引言:高中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其对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并且还是学生审美以及美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的推进,高中美术教学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不过在实践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而这就要求高中美术教师积极的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提升教学趣味性。
1.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1提升美术教学质量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有效的提升美术教学质量,那我们首先就得应用各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1]。而将兴趣教学法合理的应用到高中美术教学中则是能够很好的实现这一点,并且还能够提升美术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出美术教学的潜力以及优势,这是高中美术教学最为根本的目标,同时还是促使美术学科走向综合、科学以及完善的重要途径。
1.2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兴趣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关注点以及兴趣点,这样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指导效果也会更加的高。同时,这样还有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1.3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兴趣教学法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学生打开美术视野,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追寻自己的美术世界。除此之外,通过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还能够极大的提升美术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美术探究的欲望。
2.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推进,我国美术教育表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发展姿态,不过在实际美术教学中,涉及到艺术教学核心层面的内容很少,基本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同时,高中美术教学意义也被过分的空洞化和形式化,对于学生的美术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提升非常的不利。首先就是美术课程定位不够准确,并没有充分的考虑到高中生的美术学习需求。对于高中美术声来说,因为受到高考的压力,所以很多美术课程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现象,大多数教师都在应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和艺术自身规律性教学存在着非常大的偏差,失去了美术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说,在高考的压力下,美术课程的时间被极大的挤压,甚至还有直接被占用的情况[2]。除此之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严重缺乏创新,教学模式也非常的单调,学生地位非常的被动,这样严重的影响到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提升,审美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3.兴趣教学法在高中美術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3.1合理的应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基本处于初步阶段,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得学生可以在直观的美术学习中逐渐的提升自身审美能力。要想让高中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那首先就得培养其强烈的美术学习兴趣。高中美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具体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感受到创作的快乐,进而愿意加入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作能力等。例如在“走进意象空间”这一课程教学之前,高中美术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小组通过各种途径去查询这章节的知识,了解什么是意象空间,而小组长则就需要分工好自己小组成员的任务。
3.2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在高中美术课堂上,教师需要合理的应用课堂预设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在生动的情境引导下,循序渐进的带来学生探索提前预设好的美术内容,以此来有效的提升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例如在美术设计方向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高中美术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单独操作或者是合作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详细和体会,并且将其合理的融入到自己的美术作品中。通过这种形式,不仅仅能够很好的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同时对于学生的创作能力、美术学习兴趣等的提升都是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3合理的应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被应用到了教学领域中,高中美术学科也不例外[3]。从实际情况来看,合理的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仅能够很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中美术教学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实际,然后在此基础上灵活的应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促使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在欣赏《伏尔加纤夫》这一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这样不仅仅能够丰富课堂形式和内容,同时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还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实现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以及综合素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美术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积极的转变自身传统教学思想,多为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同时还需要为学生多提供动手创作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兴趣教学法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彧.恰当运用情景,营造学生情感共鸣——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5,13(19):168-168.
[2]朱佳琳.情景教学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06(16):326-326.
[3]万晓晔.分析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24(33):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