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悟新旧教材变化明法治教育方向

2019-09-10毛莉李晴

高考·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法治教育

毛莉 李晴

摘 要:值新旧教材交替之际,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公布为契机,通过比较《政治与法治》与《政治生活》教材,从教材名称、教材编写思路和教学内容层次三个角度感悟新旧教材变化,探寻法治教育方向。

关键词:教材变化;法治教育;法治意识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课程标准》)已于2018年1月16日正式公布。课程标准是是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在新旧教材交替之际,通过对其进行初步研究,就能及时、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变化。现笔者不揣浅陋,以《政治与法治》为例,感悟新旧教材变化,探寻法治教育方向。

一、看教材名称之变——悟教学理念之升华

始于2004年的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上有了质的改变,引导高中政治教学向生活世界回归。《政治生活》教材的命名便彰显了该理念。进入新时代,进一步深化的新课程改革提出,高中政治教学应将“培育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作为目标。鉴于《政治生活》中法治资源占的比重最大,理应成为开展法治教育的主阵地。教材更名为《政治与法治》便水到渠成。

此次更名,并不是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否定。按照2017《课程标准》的要求,《政治与法治》仍然要“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使理论观点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这就为《政治与法治》教学进一步落实生活化教学理念、开展法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即创设生活化议题并围绕议题展开活动设计,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探究、发现去理解生活、反思生活,从而在未来面对真实、复杂的社会生活情境时能够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以“公民参与立法有什么意义、有哪些途径”为议题,可以让学生观看人大会议的录像,或者组织学生旁听地方立法听证会,或者让学生以“我的立法建议”为题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有关规则的制定,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体验生活、养成法治思维。

二、看教材编写思路之变——悟教材编写之匠心

现行《政治生活》教材以生活主题为基础,围绕“公民”、“政府”等多個主体进行阐述。每个主体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比如,公民应当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政府要依法行政、坚持依法决策等。但纵观整本教材,法治教育资源比较散乱,,它们往往与其它教学内容混杂在一起,为某一教学主题服务。在教学中,老师很少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往往轻描淡写,法治教育的效果十分有限。

即将实行的《政治与法治》教材聚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主题,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主线,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个方面展开。“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这两部分主要承接《政治生活》第二、三单元内容,将其中蕴含的法治教育资源显性化,并新增“依法治国”部分集中阐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目标,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意义”等内容,凸显了“法治意识”的培育功能,契合了本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这一变化对《政治与法治》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进行法治教育时,要以议题为纽带,依托问题情境,开展多样化活动如案例分析、辩论会、模拟法庭等课内活动或者法律知识竞赛、观看庭审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参与活动的规则、程序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法治素养自然而然地得以提升。

三、看教学内容层次之变——悟法治教育之真谛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界定为“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法律常识教育是法治教育的起点,而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等法治理念,宪法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等法治原则,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权利救济等法律制度则是法治教育的核心。

现行《政治生活》教材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多以法律法规条文的形式呈现。比如,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这一法律条文虽然蕴含着丰富的法律原则与法治理念,但是教材的呈现内容比较单一和平面化,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去挖掘,难以发挥法治教育的效果。

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指导下,《政治与法治》教材的编写势必会全面拓展法律常识、法律制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重要的法律知识;加大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这一点变化从2017《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可以初见端倪。比如,2017《课程标准》在论及“司法公正”时,不仅要求学生知道“司法公正”的相关法律知识,而且明确要求学生探究司法公正的意义和价值,感受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政治与法治》开展活动型教学过程时,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议题,在参与一个个活动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体验、探究、发现,学习掌握法律知识,领会法治精神,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法治教育的价值旨归。

法治意识的培育,对于身处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任重而道远的。今后,我们要把感悟带到课堂教学中去,立足课程标准,优化教学策略,让法治意识在高中政治课堂落地生根。

[本文系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7年度立项课题“高中政治课堂法治意识渗透路径探究”(项目编号:HBJK1704)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2/S5913/s5933/201607/t20160718_272115.html,2016-07-04.

[3]张安义.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设计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旬),2018(8).

[4]苏百泉.高中思想政治课法治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法治教育
爱国不能仅凭激情,也要守法明理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浅谈法治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形式与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调查研究
依法治国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途径研究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依法治国背景下当代蒙古族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