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建设
2019-09-10黄玉明周晓飞高飞
黄玉明 周晓飞 高飞
前言:近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并加快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提升。本文从企业在质量管理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入手,提出了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品牌;市场;竞争;战略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内部建立的、为实现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它将资源与过程结合,以过程管理方法进行的系统管理,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以及测量、分析与改进活动相关的过程组成,包含了从确定顾客需求、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交付之前全过程的策划、实施、监控、纠正与改进活动的要求。
二、国内外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现状
1、国外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产品的质量非常重视,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已在各国建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对质量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其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产品检验阶段,其主要是对产品的生产标准进行检验;(2)统计检验阶段,主要是对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的模式;(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主要是以最经济的手段,最大程度的满足市场上消费者的要求,通过调动员工在生产任务中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4)现代质量管理阶段,现代质量管理阶段是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為基础,为促使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走向快速发展并不断创新的管理模式。随着现代质量管理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质量管理专家和学者又提出了品牌战略、适度质量、客户满意、质量文化等新的质量管理理念。
2、我国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的质量管理一直处在水平较低质量检验阶段,这个管理方法是沿用了苏联时期20世纪中叶普遍使用的百分比抽样法,直到80年代初,在我国贯彻了技术抽样检查标准后,才进入质量管理阶段。1985年我国颁布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暂行方法》,质量管理这一概念在全中国范围内被推广。虽然我国学者和专家对质量管理的研究较晚,但深入的研究了一些具体的质量管理模式。如:姚玉玲等认为ISO9000创建了基本的质量管理构架与外部认同效应;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师比尔.史密斯提出的六西格玛体现了内外部改进绩效,将此二者进行融合,将成为我国企业一种较好的质量管理模式;李凤键等以过程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为开发背景,阐述了系统目标、系统功能、系统接口和关键技术,从而实现了质量管理和控制,为体系实施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虞立箴指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提供了企业追求卓越的经营管理模式,它兼容了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企业在贯彻管理体系标准或取得管理体系认证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整合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要求来提高自己的整体绩效和能力,从而使组织持续获得成功。
三、企业在质量管理建设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要素,“质量”已被国内外大多数企业所认同。康师傅“水源门”事件、“三鹿奶粉”重大质量安全事件造成的影响,凸显了质量对企业甚至是国家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逐渐成为世界上一个庞大的世界工厂,高能耗企业源源不断的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这些因素一方面为我国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也给我国带来了更迅速的能源消耗。当前,随着国家施行“一带一路”战略,更多各种类型的企业走出国门,有些企业在质量管理建设中基本就是空白,不管是对企业发展、转型、经济利益的回报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制约因素
1、缺乏对质量概念和内涵的统一认识
目前,各个企业对“质量”一词往往有着不同的理解,或存在不同标准的情况,这使得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无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员工各行其是,各司其职就是在具体工作中的表现,标准不同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普遍采用的ISO9000对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该要求的程度越高,质量就越好;满足要求的程度越低,质量就越差。因此,如果用这个定义来反映质量的话,就必须在质量上加上修饰词,如好、次、高、低等。可在实际操作中因此也对概念有了模糊的认识,比如什么是好什么是次难以衡量。
2、影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有基层干部的认识、信息不通畅、培训不到位、执行标准不规范等。基层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和公司经营的重要一环,如果没有充分的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就不能将质量管理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转化成生产产品的规范,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缺少执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信息不畅会导致在质量管理运行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没有切实履行质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各项职责;二是一些土方法仍然大量应用;三是监管不到位,记录不到位,存在虎头蛇尾,避重就轻现象,只注重生产本身的结果,不注重质量体系监督、管理的过程。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相互推责、不负责任、对质量体系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不能严格遵守,如此以来,就严重违背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宗旨和初衷,使管理体系的运行只是停留在表面,却没有发挥其精髓作用。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结构清晰、权限明确、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在质量体系建立过程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培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开始阶段比较重视,过程和结果往往被忽视;对决策层、管理层和内部审核人员的培训比较重视,却忽视了具体操作职工的培训;对管理体系形式的内部审核较为重视,却忽视了管理体系的最终结果和持续改进和创新方面。
3、影响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指的是企业所选择的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有些咨询机构水平较高、责任心较强,他们能能够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出发,协助企业建立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提出一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并不断帮助企业改进质量体系,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正规的、水平较高的认证机构可以向受审方提供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服务,将对组织建立和完善质量体系的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但现在我国仍存在一些咨询机构和认证机构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降低对企业的审核标准,放松对企业的审核要求,这样一来,只会让企业放松质量体系建设的思想和标准,对认证的目的产生不正确的认识,自然不利于有效性的运行和创新。
4、质量竞争意识需要提高
目前,我国企业建立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管理体系及理念仍然需要提高和继续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的竞争就是质量、发展、效益的竞争,企业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把市场作为生产和经营的出发点和归属点,必须按照市场客观规律办事,提高质量意识,产品意识,围绕企业的质量管理、服务宗旨、市场竞争展开,不断地研究市场,寻找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始终坚持用自身硬实力、技术创新、质量管控、质量竞争取胜的制胜法宝,实现企业的创新创效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普遍的企业之间竞争格局逐渐形成,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的竞争将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提升企业竞争力,立足国际大舞台,我们可以用中国速度征服世界,也应该有让中国质量管理征服世界的决心和信心,因此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提高就显得特别重要。
六、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措施
1、建立长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为了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运行机制,以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相应的部门和人员来监管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提出并解决。同时,要不断丰富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结合其他的质量管理模式向其注入新鲜血液,使其保持永久的生命活力,实现持续更新并加以完善。
2、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处于信息化的当今时代,公司管理者应转变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的先进手段管理公司,制定完整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对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的企业来讲,更应该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在体制、创新、管理、质量等方面下功夫,在质量管理、制度保障、监督机制方面做更多有益的探索。
3、实施品牌战略,创造品牌产品及服务
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品牌效应,品牌不仅能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品牌效应,从而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品牌不仅能给消费者完美的承诺,这种承诺包含的不仅仅是完美的质量,更是超值的服务,有了品牌就能站稳市场,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就更能充分地显现。因此,我们必须要将质量管控、品牌战略、优质服务转化为企业的内在发展动力。创造名牌产品及服务,企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坚持科技创新和科学管理,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不要担心企业的规模大小,企业的品牌和规模本身就不成正比。日本HardLock工业株式会社是日本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典范。这家不到50人的日本小微企业,他们都数十年如一日的只生產一种产品、专攻一门技术、磨练一项工艺,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日本制造业强大的基础,在他们的心中,最重要的并不是金钱,对精湛技艺和产品质量的完美追求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4、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质量改进机制
满足顾客需要是企业生产产品的根本目的,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原动力是顾客的需求。企业的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是建立顾客对企业信任感的基础。总而言之,质量改进应该建立在充分了解客户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最终实现双赢。
七、结束语
建立符合ISO9000 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企业提供了质量管理的通用平台,它具有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特点,其关键在于有效运行。企业只有从质量定义、过程控制、质量创新和服务理念及服务质量等方面采取措施,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将质量管理与企业经营有效结合起来,将创新管理的理念与传统管理理念结合起来,将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姚玉玲,张君,郭宇红.我国企业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下旬刊,2006(2).
[2]李凤键,李伟超,杨丽,于航月.过程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制造业自动化,2008,30(07).
[3]虞立箴.探索卓越绩效准则和管理体系的整合途径[J].上海质量,2006(6).
作者简介:
黄玉明;男;1978年11月3日、毕业时间:2005年7月;毕业院校:西南石油大学、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职称:中级工程师。
周晓飞;男;1987年3月12日;毕业时间:2012年7月;毕业院校:西安石油大学、专业:会计学。
高飞;男;1983年9月5日;毕业时间:2016年7月;毕业院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业:油气储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