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弱势学生”激励策略
2019-09-10魏列林
魏列林
摘 要:进入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后,不同阶段的各学科教学,尤为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更为注重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这样的教育教学背景下,“弱势学生”的教育问题,被提升到日程上,引起广大一线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对于即担任班主任工作,又承担中学物理教学的教育者来说,开展尝试性、激励性、启发式的教学,把赏识教育融入到教学中,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人立足中学物理的教学实际,针对“弱势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以下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弱势学生;激励策略
激励性的教学策略,主要是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借助温暖人心的动作,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精神支撑,鼓足学生学习的勇气,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热情澎湃地去探究新知识,开拓新领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实现知识的升华。在开展和实施激励性策略的过程中,作为中学物理教师,为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弱势学生”身上,刺激学生的内部动力,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法,深深地吸引学生,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物理的欲望,促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物理课堂和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对“弱势学生”进行激励策略,进行如下三点有效的探索和研究。
一、合理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诱发“弱势学生”的自主意识
语言是一门艺术,最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气氛的温馨,体会到课堂环境的温暖,自发地去进行学习和研究。所以中学物理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中,把充满激情的语言,引入到课堂中,特别是学生在获取成功之后,更应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表扬和鼓励学生,期盼着学生能有更大的进步,指引着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方法中品味到成功的乐趣,促使学生创新思维的活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比如学习“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节课的内容中,教师要耐心地询问“弱势学生”:“尝试着,根据实验找到凸透镜的特点、成像规律”,然后一步步地指引学生,总结出:中央部分较厚的透镜叫凸透镜,其成像规律是,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在此过程中要运用“表现地很好”、“总结地很全面”等语言,促使学生逐步掌握“凸透镜”的重点知识,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灵活地采用激励性的动作,调动“弱势学生”的探究热情
为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成功的达成教学任务,激励性的动作,也是十分关键和重要的。中学物理教师在面对“弱势学生”时,需要具备满腔的热情,以平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获取进步后,可以采用恰当的动作,对他们的回答和表现,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展示个人的本领,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物理的快乐。以“力的测量”的这节课为例,教师在讲解和演示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后,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走近学生,在学生运用弹簧测力计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当学生测量出正确的结果后,不能仅仅采用语言表扬,更要轻轻地抚摸学生的头,面带微笑,鼓励学生,以引发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
三、科学地开展激励性的活动,提高“弱势学生”的学习效率
不同的教学活动,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与“弱势学生”相一致的活动,能够为学生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更加自主地融入到学习中,从而加快学生的学习步伐,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为此,中学物理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地安排激励性的活动,成功地把学生引入到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思考、勇于探究,开动脑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巩固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比如在进行《光的传播和物体的颜色》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从生活事件入手,让学生想一想,家里的鱼缸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散发出什么颜色,然后再利用三棱镜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折射出的七彩光芒,请学生把七色光按一定的比例,画在圆盘上,现场制作出七色板,最后进行展示,突出重难点知识,完成本节的教学任务。
总而言之,激励性的教学策略,是目前新课标所大力推崇的教学理念之一。作为中学物理教师要从“弱势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上述方式为主,探究新的教学策略,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教学角度和渠道,激发“弱势学生”主动探索物理知识的兴趣,密切关注“弱势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举止,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增强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勇气,发挥激励性措施的优势,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思维,践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瑶瑶.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性评价措施[J].教育教学改革,2016(11):155-156.
[2]宋耀瑋.探究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关注“弱势学生”的教学策略[J].广东教育,2017(20):219-220.
[3]夏宁宁.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激励性教学的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0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