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
2019-09-10魏文泰
魏文泰
摘 要:最近几年,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生的发展决定着他们的未来,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更加沉重。以往的小学课堂大多都是以老师为主体,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在自然中成长和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学数学教育者逐渐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于是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创新的模式,对小学生的上课模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学生在课堂中体现出他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老师的教学质量也从而得到提高,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整体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教育;数学教学;创新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思维也在逐步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所以从小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也会发现,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所以需要对小学数学课堂進行创新来跟随社会的发展,来全面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整体水平,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或从事数学教育事业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地总结、做科研,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在实行小学数学课堂创新中,也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障学生高质量的学习,为学生以后的发展以及学习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为小学数学教育事业也做出改变。
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1.1 小学课堂情境教学华而不实
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创新后,很多学校都遵循了教育改革的要求,开始尝试对课堂模式的创新,如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多媒体展示教学以及利用教具进行情景教学等。但是由于老师针对新开设的教学模式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对上课的方式无从下手,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老师只顾讲课而不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造成所想要达成的课堂效果与实际效果不符,所展示的教学素材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无法实现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虽然新课程改革向教师们提出了课堂创新的要求,但很多学校还未做到实处,只是课堂内容看似丰富,但实际上还未达到所要求的标准,空有其表,而无内涵。
1.2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片面性
现代小学教育中,教学工具逐渐增多,目的就是为了辅助老师的教学。例如现代教学都在使用的多媒体设备,它的出现减少了教师板书以及画图的时间,大大了提高了上课的教学效率,但是,它并未真正改变现代小学课堂中出现的教学问题。不过不进行课堂模式的改变,那么多媒体的出现只是方便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什么效果,依然只是听老师讲述,无法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且上课也会非常的枯燥,学生学习效率也会一如既往的不高,整个小学数学教育事业也就不会有一个大的提升,所以要想改变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所面临的具有片面性的问题,老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老师的教学水平得到稳定的提升。
2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模式创新的方法
2.1 小学数学课堂的情境教学创新
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是将课本上原本枯燥的概念以及题目,结合实际的事物和故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实现这种教学模式之前,老师要先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然后最好经过新的专业培训后,再对学生运用这种上课的模式。只有教师知识与能力够丰富,才能更好的去教导学生。然后,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别重要,所以在实行情境教学模式时,也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上多运用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上课效率提高。除此之外,用数学知识与动画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播放出来也能起到情境教学的运用。比如,小学生在学习“认识图形”的课程时,可以先在多媒体上放映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的图片,然后让学生们在身边找出那些物品是由这些图形组成的,如课桌是长方形,篮球是圆形等,从而使学生结合实际的物品更好的学习和认识图形。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的导入可采用故事、游戏等方式来进行导入,使故事、游戏等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强烈的求知欲。
2.2 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创新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具体运算阶段,学生对于事物还不能准确的理解,对于任何事物都是好奇的,无法抽象的去理解题目,他们认识事物的途径要通过他们所熟悉的东西与新知识相结合,所以如果课堂比较有趣味性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小学数学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比如:在学生学习分类与整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物品,让学生们根据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组,分析可以分几类,让学生们自主分类,可根据颜色、形状、功能等分类,之后让同学们之间进行比一比,谁分类分的更好,教师可进行适当的鼓励,之后让同学们独立整理自己的书本自己文具,整理后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整理的效果,老师也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回家后帮父母分类整理家里的物品,在下节上课时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增加了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让同学们掌握了分类与整理的知识。还有像在小学一年级时所学习的加减法的运算,老师可向学生展示由动物所组成的图形,让同学们数出每个小动物的个数,然后进行加减法的练习。因此在小学让同学们进行趣味性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学习很有帮助。
3 结语
根据以上的叙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出后,小学数学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完善了很多不足之处。使教师逐渐认识到在教学中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比知识更为重要的各种能力,如自主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学习的能力等。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其他特长的培养。以往的教学只注重学生的成绩,而现在发现问题后,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小学数学的上课模式进行了改变,确保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得以提升以及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高。新课程改革也是重视对学生各种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减弱了以往对学生成绩的过度关注,在培训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升了以后小学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珍.刍议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J]. 考试周刊,2012(7):77-78.
[2] 李润芳.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模式[J].中外交流,2017(1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