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蛮”之形义探究“巴”“蜀”名称的含义
2019-09-10姚舟王玉珏雷正莲
姚舟 王玉珏 雷正莲
摘 要:古名称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了解“巴”“蜀”名称的由来,对我们理解四川文化意蕴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古字形入手,分析“蛮”“巴”“蜀”造字时的本义,由本义去认识名称的内涵与一致性,探讨“巴”“蜀”字义与“蛮”的联系,从而深入理解“巴”“蜀”名称的含义。
关键词:蛮;巴;蜀;蛇;蔑视性称呼
“巴”“蜀”是古代西南两个部族的名称,现为四川省东西部的别称,也是整个四川的简称。对“巴”“蜀”两字含义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古名称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了解“巴”“蜀”名称的由来与含义,对我们认识四川、了解四川历史、理解四川文化意蕴有着重要的作用。
1 “蛮”之形义及其它蔑视性称谓
《说文解字》释“蛮”:“南蛮,蛇种。从虫䜌声。”“虫”,甲骨文字形像蛇形,本读huì,即虺,是一种毒蛇。“蛮”的本义是南方的一种蛇类。远古南方沼泽密布,草木丰茂,气候湿润,蛇虫遍野。因为蛇性凶狠残暴,是草泽中的强者,故有的部族就以蛇作为图腾形象,如福建的“闽族”,就认为自己是蛇的后代,蛇是其祖先。“蛮”本是南方的蛇种,中原华夏民族就以之称呼南方部族为“蛮”,这种称呼,带有一定的蔑视性,是中原人对周围民族存在歧视心理的体现。
先秦时期,居住在中原的华夏民族文化先进,物产丰盛,农业发达,礼仪完备,较之周围部族文明先进很多,于是就有了一种相对优越自大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也表现在对周围民族的称呼上,他们把与中原地区相比的远方部族称之为“夷”“蛮”“戎”“狄”,其区域划分大致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除了前面说的“蛮”字,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几个称谓的形义。
“夷”,《说文解字》释为:“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这是一个会意字,意即背着弓箭以狩猎为生的东方人。当时中原华夏民族,已经以农业生产为主,以五谷为食,东方部族的人还在以打猎为主,以兽食为生,因此,中原人以“夷”称呼他们,带有一定的歧视意味,后“夷”成了中原以外各族人的泛称和蔑称。
“戎”,会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由“戈”与“十”两个字组合而成,“戈”是进攻武器,“十”是相当于盾牌类的防卫武器。《说文解字》:“戎,兵也”,本义是古代兵器的总称。既是兵器,为什么成了西部民族的称呼呢?《风俗通义》:“戎者,凶也”。当时西部民族,常常与中原发生战争,其性好斗,作战时凶猛残忍,为中原人所厌。战争即凶事,加之西部贫穷,常常骚扰抢掠中原人财物,王国维《观堂集林》:“凡持兵器以侵盗者,亦谓为之‘戎’”。中原人以“戎”称呼西部民族,表达对其厌恶之意,并还常常冠之以“犬”“鬼”,而称为“犬戎”“鬼戎”,进一步加深蔑视憎恶之情。
“狄”,《说文解字》:“狄,本犬种。狄之为言,淫辟也,从犬亦省声。”古代北方民族有“蒸报”婚制。父亲死后,儿子可以娶庶母,叫作“蒸”;兄、叔死后,弟弟或侄儿可以娶寡嫂或婶母,叫做“报”。这种“父妻子继”“兄妻弟继”的风俗习惯,完全异于华夏民族的道德观,不为华夏民族接受,认为他们行为淫邪,有违伦理道德,加之长年与中原战争不断,其凶残性格为中原民族所厌。以“狄”字这个形体称呼北方部族,把他们归入“犬”类,就带有贬义。还有一个“胡”字,古代称我国北方和西北民族为“胡”,“胡”的本义是野兽颈子下的赘肉,代指野兽。称为“胡”,也是把他们归入动物类。“狄”“胡”都表现了中原人对他们的强烈蔑视憎恶之情。
从以上对华夏民族以外的主要部族称谓分析可以看出,当时中原人对自己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比较自信甚至自负,瞧不起周围相对偏僻落后未开化的民族,而冠之以一些蔑称,把周围民族或归入虫蛇野兽类,或以恶义之词称呼。这些歧视性的称呼表现了中原人优越的甚至自高自大的心理状态。后来,“蛮”“夷”“胡”等词被赋予了偏僻落后、鄙陋无知、粗暴野蛮的意义,如胡搅蛮缠,蛮横无理,鄙夷等。
2 “巴”“蜀”名称的含义
“巴”是西南地区古部落民族,后为“巴”国的国名,现四川东部及重庆一带。关于“巴”的得名,有许多种说法。童恩正在《古代的巴蜀》一书中列举了五种说法:一是得名于曲折如“巴”的河流形状(汉代谯周),二是得名于盛产于此地的植物笆茅(唐代司马贞),三是得名于动物虫蛇(许慎),四是得名于平坝地形,“巴”即“坝”(徐中舒)。五是得名于居住环境,是“石”或者“石穴”的意思(童恩正)。柏贵喜《“巴”义新解》认为“巴”即老虎,“巴”源于虎图腾之名。杨华在《巴族之“巴”字涵义》中认为“巴”即“巴蛇”,还可以称“魚”,“巴”是崇蛇的民族。李恕豪《试论“巴”人名称的由来》认为,巴族是古代氐羌系民族的一支,以虎为图腾,崇尚白色,“巴”就是“白”的意思。张文的《巴蜀符号琐谈》认为“巴”是“蚕”。
“从考古资料可知,最早见于著录的“巴”字首推殷墟甲骨文”,“研究甲骨学的专家们普遍认为:‘巴’,从虫”①。古代“虫”即蛇。再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巴”的解释:“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象形。”《说文解字》中篆文“巴”,作蛇张口之形,能食象,可见非一般小蛇,而是大蛇。另外据《山海经·海外南经》记载,“巴为蛇”,“南山在其东南,至此山来,虫为蛇”;对蛇的记载,仅《山海经》就有修蛇、黑蛇,长蛇,玄蛇,青蛇、赤蛇等,对此,史学家认为以上几种蛇皆通称之为“巴蛇”。邓少琴先生曾说过:凡在巴山北山南,均为巴称,巴应即蛇之称也。
再来看“巴”人的生活区域与蛇的联系。“巴”的历史,应当很久远,先秦史籍中有不少关于巴人活动的记载。据考证,巴人发源于长江中上游族,根据学者们的研究,早期巴人分布地大致在陕南、湘鄂西、川东、重庆、黔东北等地域。《山海经·大荒北经》“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蛇,食象”,《淮南子·本经训》记载“(羿)断修蛇于洞庭”,《浔江记》中“羿屠巴蛇于洞庭”,说明长江流域及四川东部一带,江河密布,气候潮湿,高山峻岭,草木丰茂,适合于蛇类生存,多产大蛇。在长江中上游及川渝地区,有许多地方以“巴”为地名,湖南岳阳称“巴陵”,湖南有“巴蛇洞”,“巴蛇冢”,川陕间有“大巴山”,四川有“巴中”等,这也可以印证这些地区与“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因为大蛇的凶狠好斗,攻击性强,是自然界中的强者,被崇尚武力的巴人崇拜,因此远古时期巴族,当是崇蛇的民族。在湖南洞庭湖曾出土一件商代铜卣,其饰纹中人手有蛇,大腿到臀部纹一对蛇。《山海经·中山经》中记载:洞庭山,多怪神出现,形状像人而头上顶着蛇,左手和右手也都握着蛇。《次十二山》又记,洞庭怪神,状如人而载蛇,左右手操蛇。早期巴人曾在洞庭湖一带活动,其记载的操蛇怪神,也许正是巴人信奉的神灵,蛇是他们图腾崇拜的形象,又是巴族的象征。由以上分析可知,“巴”就是蛇,巴地巴人与蛇有紧密的联系。
再来看“蜀”的含义。“蜀”最早也是西南地区的古部族,生活在现四川西部成都一带。春秋战国时期有“蜀”国,后有“蜀”郡,今为四川简称。“蜀”的名称,来源也很早,最初见于商代甲骨文。“蜀”的含义,自古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野蚕”说,《说文解字》:“葵中蠶也。从虫,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认为“蜀”就是“蚕”,蜀国之得名就是由于最初养蚕的缘故。但也有学者不同意的此种说法,认为古代本有“蚕”字,对“蚕”,不太可能另造一个意义完全相同的字来表示。而且古代“蚕”与“蜀(蠋)”常作对比而出现,如《韩非子·说林下》有文:“鳝似蛇,蚕似蠋。人见蛇则惊骇,见蠋则毛起。”《淮南子·说林训》:“今鳝之与蛇,蚕之与蠋,状相类而爱憎异。”汉代高诱注:“人爱鳝与蚕,畏蛇与蜀”,由以上可知,蜀不是蚕,只是一种像蚕的动物而已,据此有人提出“毒虫”说,认为蜀是一种形状似蚕但螯人的让人害怕的毒虫,但这种说法也未得到普遍认可。还有“叟族”说,《尚书牧誓》《伪孔传》:“蜀,叟。”《后汉书·董卓传》“吕布军有叟兵内反”,注:“叟兵即蜀兵也”。汉代谓“蜀”为“叟”。在古音中,“叟”“蜀”读音相近,“叟”是古代氐族的一支,“蜀”就是叟人的一种称呼。但这种说法,也被许多学者否定,因为前说汉代谓“蜀”为“叟”,而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注明“蜀”读为“叟”是“晋人语也”,说明“蜀”读为“叟”比较晚,与“蜀”人称呼在时间上相距甚远,就是持此说的作者,对此也持谨慎态度,认为“蜀”的最初含义“由于资料的短缺已不得而知”。对“蜀”的解释,另外还有得名于白蜡虫、大鸡、大象、湖泽、祭器等说法,至今亦无定论。
我们认为“蜀”得名应该与蝮蛇有关。先来看看蝮蛇是怎样的一种蛇。 蝮蛇亦称“ 土骨蛇”“土脚蛇”“土虺”。《尔雅·释鱼》“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清郝懿行义疏:“《尔雅》所释,乃是土虺,今山中人多有见者。……长一尺许,头尾相等,状类土色。人误践之,跃起中人。”《康熙字典》注曰“蝮蛇,形不長,頭扁口尖,身赤文斑,亦有靑黑色者。人犯之,頭足貼著。” 蝮蛇常栖于平原、丘陵、低山区或田野溪沟有乱石堆下或草丛中,弯曲成盘状或波状。蝮蛇是我国最常见的毒蛇,是我国十大毒蛇之一,蝮蛇身体短小,在地面上如果不注意还不容易发现。我们认为“蜀”应得名于蝮蛇,理由如下:
1、从字形分析,“蜀”甲骨文,金文,其下面的和像一条细长弯曲柔软的长形动物,头呈三角形或扁平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虫形写成,突出其头扁口尖,身体弯曲成波状。我们再来看“虫”的字形,甲骨文,金文,篆文。无论是甲骨文、金文还是篆文,“蜀”字形中的都与“虫”的字形完全一致。《説文解字》:“虫,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章炳麟《新方言·释动物》:“‘虫,一名蝮。’《尔雅》作虺。今自淮汉以南称土虺蛇,亦云土骨蛇。”说明“蜀”字形中的就是蝮蛇。而“蜀”字形中蛇的尖头都是对着人体,呈攻击状。“蜀”字形中像一个人瞪大眼睛,注视着地上的弯曲长形动物,篆文更形象的把地上长形动物画成弯曲波状形,这说明这种动物是需要人小心警惕的,要随时睁大眼睛,注意脚下是否会出现这种带有攻击性与危险性的动物。而蝮蛇的特点,头尖身短,状类土色,不易发现,需要人们时时警惕,避免其突然攻击带来危害。所以,“蜀”字的造形正符合蝮蛇这种动物的特性。
2、从出土文物看,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内,陈列着一件三星堆器物坑出土的祭祀重器青铜蛇,其蛇头尖平,向上昂立,身弯尾曲。还有一件“蛇鹰阴阳形器”,该器呈S形,三角形的尖状头部伸出器外,器身盘绕做弯曲状。2001年初,在成都金沙遗址的祭祀性遗存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有10余件立体圆雕石蛇,蛇头呈三角形,身躯盘曲,头部微昂,眼睛圆瞪,造型栩栩如生。在中原地区,殷墟曾出土大量石雕动物形象,但独不见蛇的造型。而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出土如此多的石雕蛇形,反映出蛇和古蜀先民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3、从地理环境看,根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初为国时其地域已是“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南奄峨幡”,可见当时蜀人的中心在今成都地区一带,多为平原和丘陵,其地势比川东“巴”地平坦,气候湿润,水泽多,草木盛,也是适宜蛇类生存。但因地势较平坦,大蛇不容易隐藏,故大蛇不多,更有利于小型蛇类的生长。蝮蛇“长一尺许”“状类土色,人误践之,跃起中人”,正是这种体型小、攻击性强的蛇类,所以人们出门要时时注意脚下,提防突然出现这种极具危险性的小蛇,“蜀”字字形含义正好表现了这种状态。
4、从大地域来看,“蜀”居南方,中原人称南方民族为“蛮”,即蛇类。前面已论述,“巴”为蛇, 而“蜀”地也属于“蛮”地。以当地产的蛇类称呼当地,这种称谓法与称“蛮”“巴”有共同之处。
3 “蛮”与“巴”“蜀”之共同点
从字形看,“蛮”,下面是,是南方的蛇类;“巴”,是川东及重庆一带的大蛇,“蜀”,是川西一带的小蛇,共同点都是蛇类。
从地域看,“蛮”处在南方,“巴”“蜀”处于西南方,也属南方区域,属于“蛮”的范围之内。据《中国古代文化史1》:“南蛮民族集团,商时有荆蛮、庸、濮、蜀、髳、微、越等,周时有荆蛮、越、闽、庸、濮(百濮)、巴、蜀、僬侥等族体。”说明巴蜀都是属于古南蛮民族集团。
从称呼看,“蛮”是中原华夏人对所有南方民族的称呼,“巴”是川东及重庆一带的称谓,“蜀”是川西成都平原一带的称谓。“蛮”是一个总的称呼,“巴”“蜀”是其分支部族,或者是其中的小类。从前面的分析可知,以南方蛇类“蛮”来称呼,是中原人对南方民族的贬称,那么偏居西南的“巴”“蜀”同属“蛮”地,在中原人眼中也应是荒僻落后的,所以也不会带有褒义,即使最初“巴”“蜀”仅指当地所生长的蛇类,但在中原人的稱呼中,与“蛮”一样,就已含有蔑视性的意义了。
综上所述,“蛮”的形义,本来是指南方蛇类,后来成为中原人对南方部族蔑视性的称谓;“巴”“蜀”本是当地蛇的种类,后来指当地及当地人,是属于“蛮”的小部族,也是中原人对西南一带“巴”“蜀”两个部落民族的蔑视性的称呼。
【课题】 四川省南充市社科联2018年人文社科重点课题,编号NC2018A009
参考文献:
[1] 黄巽斋.汉字文化丛谈[M].岳麓书社,1998.
[2]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M],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3] 刘志基.无意的辉煌[M],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4] 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5] 杨华.在巴族之“巴”字涵义[J],四川文物,1994.
[6] 杨正苞.“蜀”名及“蜀”人的来源[J],成都大学学报,2016.
[7] 石苗子.“巴”“蜀”及四川之名的由来[J],文史知识,2015.
[8] 李恕豪.试论“巴”的得名之由[J] 天府新论,1986.
[9] 许慎.东汉《说文解字》,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