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暑趣事 长夏同乐
2019-09-10薛珊
薛珊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写下此诗此景的苏轼估计也是赶上三伏天了,虽然盛夏难耐,却也有许多乐趣。恰如“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或是“星繁愁昼热,露重有荷香。”或是“何处堪避暑,林间背日楼。何处好追凉,池上随风舟。”或是做一山野隐士,闲时蹚蹚河水,席地而坐,望山川树木,听泉间流水,心静自然凉……这些美妙的古时消暑方式都被古人记录在诗画中。跨越时空,在这桑拿天里,我们依然可以感同身受古人心头的清凉夏日。
冰窖 “天然空调”
《说文》曰:“窖,地藏也。”冰窖,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贮藏冰块的场所。我国对天然冰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采冰贮藏的传统。《诗经·豳风·七月》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之句,诗中的“二之日”“三之日”相当于现在的腊月和正月,“凌阴”即冰窖,可见西周早期就有冬季藏冰之举。《周礼·天官·凌人》曰:“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凌人”即主管藏冰事务的官员。古代对采冰有多个叫法,如“斩冰”“伐冰”“起冰”“打冰”等,即用专门工具,把天然凝结的冰成块地开采出来。过去人们欲用冰消暑,必先得靠打冰人在寒冬时节从结冰的河湖里凿下天然冰块,之后运送到冰窖里贮藏,夏季再将窖中冰块取出使用。据《大清五朝会典》记载,康熙、雍正时期,冬至前开始采冰贮藏,“以供内廷及行幸、祭祀取用,并颁给八旗王、公、大臣、九卿、科道等官,按品支领”;乾隆时,“岁以冬至后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嘉庆时,“每年冬至三九后伐冰”“自冬至六九以后窖”。
在以前,冰窖有官办、民办之分。官办即由皇家、王室设立的冰窖(王府所属的冰窖称府窖),其一般只服务于帝室宗亲、王公大臣,很少惠及百姓;民办则是商人和一些大户人家建立的冰窖,普罗大众皆可来此买冰。明、清两朝,冰窖多为官办。《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提到了三处明代冰窖:雪池胡同里冰窖,正阳门外冰窖和德胜门外冰窖。
冰窖虽然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在2019年夏季,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冰窖餐厅成为了旅游热点。冰窖餐厅根据冰窖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还研发具有故宫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
浮瓜沉李 吃个冰
虽然在古代已有冰窖,但是古代的冰块只有贵族和富裕人家可以享受,普通老百姓可用不上。所以古时百姓们就想出了“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的办法,就是把西瓜和李子放到冷水中浸泡后再吃。于是,成语有了“浮瓜沉李”这个词。现在,这个词常用来代指暑天的消夏生活。水井与西瓜有着亲密的联系,过去人们会在家里凿几口深井,然后用些中间带有洞的板盖起来,把这个洞的盖子打开,会令房间冬暖夏凉。人们还将水井当成天然冰箱,把食物放到井里保鲜。
《吃在北平》的作者唐鲁孙是一位资深吃货,他在文中提到了“冰碗儿”——“冰碗里除了鲜莲、鲜藕、鲜菱角、鲜鸡头米之外,还得配上鲜核桃仁、鲜杏仁、鲜榛子,最后配上几粒蜜饯温卜,底下用嫩荷叶一托,红是红,白是白,绿是绿。”听着都让人口舌生津。
林荫消夏
在武汉市博物馆藏明代仇英的《竹梧消夏图》中,整幅画面设色古雅,格调清新。此画近处绘亭台池塘,远处为隐隐青山,中间为葱翠竹林和梧桐,这些植物的出现,既可以用来表示消暑纳凉的环境,也是画家文人心境的表达。以竹林、梧桐等入画写消夏之意,这是历来“消夏图”的常见手法。
对于消暑之意而言,崇山林荫之中,方为绝妙之地。在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中,董邦达就记录下清代乾隆皇帝的松荫消暑之处。值得说明的是,此画轴包首处曾贴有黄签,题为“澄观斋殿内东阁东墙面西挂”,点明了此图曾被挂于避暑山庄的澄观斋殿内,消暑之意尽现。
在没有空调电扇、冰箱的古代,炎炎夏日如何安度,确是一件颇费思量的难事。正如清代诗人袁枚在《消暑诗》中所述,“闲心对定水,尚有未尽丝。”消暑时最为关键的是心境的平和,心态的放松,精神状态的闲适。“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自然的凉风,既是造物者无尽的宝藏,也是造物者丰厚的馈赠,每个人都可以披襟享受。寻一片幽静的竹林,听风吹过竹叶唰唰的声音,是消暑纳凉的绝妙体验。
“老字号”冷饮冰酪
冰淇淋的萌芽是在1000多年前的大唐时期,那时候它的名字叫做“酥山”,酥山的底层是冰,上面覆盖着奶油、酥油,还要插上花等装饰物,是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饮食相结合的产物。
到了宋朝,冰淇淋演变成了“冰酪”,人们把果汁、药茶、冰块等食材进行混合调制,如北宋汴京的“砂糖冰雪冷元子”,南宋临安的“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此时的冰饮种类繁多,不再只是局限于贵族之间,开始流入民间百姓。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便提到“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等多种冷饮。“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说的就是此时兴盛一时的冰酪。
相传,马可·波罗来中国游历时,忽必烈赏了他一支冰奶酪,马可·波罗回国后凭记忆,将“冰淇淋”带到了欧洲。
扇子 引风颂雅之物
扇子是夏季里不可缺少的物件。最早的扇子是古代仪仗中使用的一种彰显阶级地位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团扇和折扇。扇子不仅是消暑取凉的工具,还是文人墨客的把玩之物,贡献了一大批以山水、人物、花鸟为题材的扇画,还留下许多诗句。相传,一年夏天,唐伯虎与祝枝山两人手持折扇来到一乡村,看到农夫引车水,祝枝山吟道:“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凝神沉思,脱口续得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扇联琅琅押韵,脍炙人口;哲言俗语,变化多姿。小小扇联尽显生活哲学,充满人生智慧。
宋代王镃《水阁纳凉》写道“云碧纱厨水阁中,鸳鸯花冷枕玲珑。描金团扇无人用,一阵荷香一阵风。”人间炎热的夏季,有凉风吹来便是清凉世界,所以描金团扇无所施用。旧时民间,常用干燥的葵叶作扇,农人最爱其“形宽厚而神仁慈”。于是有人撰联云:“干葵作扇,谁知死叶又生风;老柏为香,孰想枯枝能引火。”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扇子的功用正不断地由电风扇和空调设备来完成,然而人们始终没有、也许永远不会丢弃和忘却扇子。
心理中暑
科学显示,在炎热的夏季,普通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容易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的异常,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这就是“心理中暑”。“心理中暑”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夏季心理综合征,与夏季高温、光照、湿度、噪声等因素都有关。一到夏季,睡眠时间有所减少,体内钙、镁等电解质随之降低,引发大脑神经紊乱,生理上的波动诱发心理问题,而心态失衡又进一步引起内分泌失调,加重情绪不稳定。
缓解“心理中暑”,首先要养成早睡早起的習惯,晚上睡觉前不做剧烈运动,心情平静,避免情绪大起大落,睡前可洗脚揉揉脚心涌泉穴。中午应午休半小时,使得精力充沛。避免刺激性饮品,少喝咖啡、酒、浓茶等;适当食用消暑食品,如绿豆汤、菊花茶、玫瑰花茶等,平时吃菜宜清淡,少吃肉,多吃苦瓜、黄瓜、丝瓜、番茄、西瓜等。经常听听舒缓的音乐,或是静坐沉思,远离嘈杂环境,打造一个“心理空调机”,为自己的心灵吹风纳凉。专家建议,遇到不顺心不如意的事,切忌暴跳如雷,最好是冷静下来,暂时回避,待心情好一点再处理棘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