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发展理念中探寻中学思政教育的新路径

2019-09-10富新泉

高考·中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有效结合思政教育

摘 要:在人类发展过程当中,人类的行为大多以自身的理念作为先到,所有的实践大多是通过相应的发展理念进而延伸出来的。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强调,必须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全面改革。在中学生的政治课程当中做全面的贯彻党教育方针与政策,不断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改革进行到底,探寻一条既符合社会发展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新道路。

关键词:思政教育;思政课程;有效结合;

一、目前中学思政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发展落后

在传统的中学思政课程教学当中,许多老师依旧通过考试的分数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分数高的是好学生,而分数较低的则被看做是差生。在这样的一种课程教学当中,注重读书而轻视育人,注重授业而轻视传到。“教—记——考”成为当时中学思政课程教学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教学方式所衍生出来的则是一种死记硬背,紧紧对考试重点的掌握,而难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难以对后面知识进行延伸,为后期的课程教学埋下隐患。

1.2家庭教育难以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

家庭可以说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初始地,而且父母才应当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以及品行的养成,父母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一种特殊的血缘关系,许多家长在针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往往是带有一种浓厚的感情色彩,进而导致孩子在家庭当中不仅不能够成为中学思政教育的协调者和促进者,反而成为一种无形的绊脚石。

1.3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价值教育

对于中学生而言,其身心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其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一阶段当中,如果中学思政教育不能够均衡发展,仅仅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价值教育的话,会对学生后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在中国,“传道受业解惑”一直都是人民教师最为神圣的职责。而再现当代,有许多教育教学者,仅仅是“授业”,而难以去做到“传道”以及“解惑”。在课程教育教学的活动当中,也仅仅只是针对书本当中的一些重点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且强调这是本节课当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识记,很少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让学生懂得应当怎样去进行运用,这就很难实现对实践与生活的结合。

二、新发展理念中探寻中学思政教育的新路径

2.1运用创新与发展的理念促进中学思政教育的创新

创新作为对发展进行引领的重要推动力。在课程教学当中,树立起创新发展这一理念,就必须要将创新真正贯彻到中学的思政课程教学当中,要想做到这些:首先,要对课程教学的理念以及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进而转变传统课程教学当中以“分数第一”的课程教学理念以及“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整个学习当中真正实现“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要挣脱传统教育当中的应试教育模式,让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體,懂得去进行学习;然后,重点对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行培养,对于中学生这一阶段,最缺乏的并不是知识和分数,而是理想、担当与信念,由此,要对学生不断的进行补“钙”,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价值。

2.2创建绿色课堂引领学生生命教育

绿色作为一种永续、持续的发展状态,是人类针对美好生活予以追求的重压体现。从中学思政教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就是需要积极的对生命教育,并且创建良好的绿色课堂。在课程教学当中真正形成以人为本、重视生命,进而教会学生树立良好的信念,珍惜自身与他人的生命。除此之外,创建绿色课堂也就是转变传统课堂当中的“一言堂”,进而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人,并且融入到课程学习当中。

2.3将知识传授与价值教育协同发展

协调可以说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内容。协调也就是运用发展的手段去实现最终的发展目标,同时还是针对评价发展所表现的最终标准与尺度。在进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育教学者需要在针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传授的过程当中,开展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价值教育,让学生明白自身的人生价值,懂得辨别是非。并且,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需要结合生活当中的社会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引导学生在真实案例的条件之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后期走向社会和更深一步的提升、塑造完善的人生性格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结论:综上所述,针对现当代的中学思政教育而言,需要课程教学者不写的努力,进而对中学思政道德素质进行更有效的提升,促进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形成较强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进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情感教育能力的提高研究[D].孙黎黎.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政治认同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孙玥萌.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胜任力调查研究[D].江伟.广西师范大学 2018

[4]农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D].宋琼瑶.渤海大学 2018

[5]新媒体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马园园.辽宁师范大学 2017

[6]三大改造时期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D].刘泽芬.湖南师范大学 2016

[7]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研究[D].张芳.淮北师范大学 2016

作者简介:富新泉,男,籍贯:新疆伊犁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单位:重庆市第八中学校。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有效结合思政教育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实务工作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有效结合的途径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